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8-24 22:07:47| 人氣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作的理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想這是大多數創作者會想到的問題,在面對資訊如洪流般地沖刷,究竟要以什麼樣的面貌去立足在這競爭的社會。很諷刺的,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說畢業生的失業率以藝術學院及文學院為最高,反而是電子電機這類熱門產業的前景較為看好。這對一個正面臨經濟轉型的國家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致力於文化素養的提升,究竟有沒有反映在工作的需求上呢?

於是許多本來懷抱理想的莘莘學子屈就於不是所學所愛的工作,鎮日哀聲嘆氣,以往的理想抱負無法實現,就慢慢地被日復一日的規律工作給侵蝕了。

可是,供需之間的就是這樣的不平衡,每年數以千計的學生畢業,四年來在藝術人文上的修養真的有造就他們成為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人嗎?我不得不承認現今的大學教育對於學生在「社會上」的訓練過于缺乏,以往人們的任勞任怨,現代的六七年級生裡面已經很少具備了。

電腦化的社會有其存在的重要性,但是當從小就經驗到只有電腦的生活,這樣的成長過程其實會有問題的。沒有錯,這是一個時代的趨勢潮流,但是如果沒有經歷過傳統的洗禮,Z世代使用電腦頂多就只是應用在網路遊戲上了。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因為他們開始不會懂的用應有的人文素養去看待這世界,前陣子不是有人要廢除掉聯考作文嗎,就連最基本的表達意見想法的訓練都要失去,我不禁要對台灣的未來開始擔憂。

回到藝術工作者的議題,對於這樣有熱情有能力的行業,社會沒有能力去養活他們的生計,沒有需求這一切都是枉然。譬如攝影工作,記得當我畢業前,一位讓我成長甚多的學長就常常告誡我說興趣不能當飯吃,想要認真拍照開展覽,等到五十歲後再實現也不遲,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累積自己的財富,讓所愛的家人得到安心的生活。當然啦,現今的我是沒有遵照學長的建議去作,但是對於這樣每日拍照的生活我還是感到十分快樂的。我想就算我沒有從事攝影相關工作,也一定像現在朝九晚五的學長一樣,還是會每天持續拍照。因為這是讓我,這樣一個渺小的人類,彰顯存在價值一種方法。

當作品只是深藏在作者的抽屜裡,除非它重見天日,否則它就只是作者一種精神上的自慰產物。所以如果能將自己的作品當成一個價值,別人也樂意花時間(或者用以生計的金錢)去換取作者心靈上的分享,這樣的一個工作是多麼地美好呀!

拜網路之賜,現今越來越的的人文藝術工作者藉此來傳遞他們無時無刻的謬思,不論是反省、批判、無病呻吟、生活分享,當讀者每日一打開電腦所想的就是:嗯趕快去某某的網站看看今天又有什麼樣的作品要與我們分享。我想這樣的動機才是社會上所要去深植的,它代表著這世界還是有許多事情是可被期待的。而這樣每日的舉動是不會因為一個創作者的消亡而一併失去,我想到了一個詞可去形容日益壯大的創作群像:前仆後繼。

你正在找尋創作的理由嗎?找不到並不用擔憂些什麼,值得慶幸的是,你正想著「我必須去找尋」。

2002/8 新竹智邦





台長: 若望
人氣(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