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0-27 18:43:19| 人氣6,7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Movie】啃馬鈴薯求生的火星男__《The Martian》(絕地救援/火星任務/火星救援)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年77歲的Ridley Scott,是許多影迷崇拜的大導,縱觀其眾多作品中,個人最鍾愛1982年經典黑色科幻片《Blade Runner》,這部帶寓言色彩的影片,藉著複製人題材與陰暗氛圍,探討人類的存在價值,Ridley Scott以極強又細膩的美學風格,精準詮釋出讓人難忘的影像構圖。近年來,其作品水準時高時低,話題之作《Prometheus》毀譽參半,大咖熱情參演的《The Counselor》與史詩片《Exodus: Gods and Kings》皆慘遭狠批。
不帶任何期待入場觀賞《The Martian》,電影竟出奇地好看,驚喜地好笑,可說是他久違佳作。
本片改編自美國作家Andy Weir於2011年出版的同名暢銷科幻小說,據悉,相當忠於原著。故事講述一班宇航員到火星執行任務時,因強烈風暴來襲,被迫即時撤返地球,結果途中出了意外,男主角Mark Watney與同伴們失去聯繫,更被判定死亡。奇跡生還沒丟命的他,試圖以微薄物資和機智使自己存活下來,包括將不可能的火星種植成真,還成功發出訊號至地球,然而,這並不代表他能夠成功回家......
網絡近期流傳著這段話:“2013年看《Gravity》,2014年看《Interstellar》,2015年要看《The Martian》!”無疑,三部片子均有演員獨角戲及科幻太空題材,但相較之下,《The Martian》沒有《Gravity》一氣呵成的絕望浩瀚星際,亦無宏大壯觀《Interstellar》的艱深難懂(或自圓其說),Ridley Scott樸實呈獻出獨自在火星絕地求生的男人故事,那遼闊荒蕪的火星觀景,依舊顯現出他是經營畫面的視覺大師。
而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並不是一部加深孤獨無助,並坐以待斃的寂寞火星男故事,Watney是個極富幽默的自信樂觀男,不是不痛,而是忙著救自己,無暇傷感。Matt Damon的角色扮演,完全撐起全片,演技恰到好處不過火,很快就帶領觀眾進入影像世界中,我們隨著種植成功而喜悅、爆破而擔憂、升空那刻失控釋放淚水而陪著哭,還有後面驚險拯救“鋼鐵人”等等,情緒因他起波動。電影不刻意渲染沮喪的悲傷氣氛,娛樂性高,笑點不少,觀影過程絕對比上述兩部類似影片來得輕鬆。
電影三線交錯進行,有身在火星的殖民者、NASA太空總署與JPL實驗室上下全員,以及Hermes號太空船上5名宇航員,劇情環環相扣。故事推展不意外,前面高層開官腔不施救援到後面群策群力,惟過程頗令人動容,電影節奏掌握得宜。
Matt Damon占戲多,難得其他角色仍有戲可演,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女指揮官,有責任感且果斷可信賴,她耿耿於懷當時拋下隊員,當再次與Watney通訊,選擇匿在電腦熒幕旁不敢直視,仿佛對方就在眼前,再對應結尾緊張的“一個都不能少”豁出去決心,在缺乏內心戲交代的情況下,仍能立體角色,導演應記一功。
其他如Jeff Daniels、Chiwetel Ejiofor、Donald Glover、Kristen Wiig、Sean Bean等各有表現,而Michael Peña扮演的角色理應可施展其擅長搞笑一面卻沒有,略為可惜。
不得不提,電影充斥著懷舊曲目,那些被Watney嘲笑的老派迪士可歌曲,輕鬆緩和了電影氣氛。選曲或許不比去年爽片《Guardians of the Galaxy》來得有趣味,但終曲一首《I Will Survive》,完全扳回一城。
簡單來說,這是一部接地氣的作品,宛若是《火星自救手冊》,即使觀眾對有關知識感到陌生,仍能輕易消化。雖金句有言:“地球很危險,快回火星去吧!”然而,在這寸草不生的外太空,除非您像Watney是植物學家,勉強可能救得了自己,天天啃馬鈴薯,否則根本活不了,還是乖乖留在地球,哈!
評分:★★★☆(五★為滿)
四字評語:寂寞不痛
刊登於[快樂星期天]週刊@《星洲日報》
『放映室』之【費林影室】專欄
2015年10月11日(周日)
現年77歲的Ridley Scott,是許多影迷崇拜的大導,縱觀其眾多作品中,個人最鍾愛1982年經典黑色科幻片《Blade Runner》,這部帶寓言色彩的影片,藉著複製人題材與陰暗氛圍,探討人類的存在價值,Ridley Scott以極強又細膩的美學風格,精準詮釋出讓人難忘的影像構圖。近年來,其作品水準時高時低,話題之作《Prometheus》毀譽參半,大咖熱情參演的《The Counselor》與史詩片《Exodus: Gods and Kings》皆慘遭狠批。

不帶任何期待入場觀賞《The Martian》,電影竟出奇地好看,驚喜地好笑,可說是他久違佳作。


(右為導演Ridley Scott

本片改編自美國作家Andy Weir於2011年出版的同名暢銷科幻小說,據悉,相當忠於原著。故事講述一班宇航員到火星執行任務時,因強烈風暴來襲,被迫即時撤返地球,結果途中出了意外,男主角Mark Watney與同伴們失去聯繫,更被判定死亡。奇跡生還沒丟命的他,試圖以微薄物資和機智使自己存活下來,包括將不可能的火星種植成真,還成功發出訊號至地球,然而,這並不代表他能夠成功回家......




網絡近期流傳著這段話:“2013年看《Gravity》,2014年看《Interstellar》,2015年要看《The Martian》!”無疑,三部片子均有演員獨角戲及科幻太空題材,但相較之下,《The Martian》沒有《Gravity》一氣呵成的絕望浩瀚星際,亦無宏大壯觀《Interstellar》的艱深難懂(或自圓其說),Ridley Scott樸實呈獻出獨自在火星絕地求生的男人故事,那遼闊荒蕪的火星觀景,依舊顯現出他是經營畫面的視覺大師。

而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並不是一部加深孤獨無助,並坐以待斃的寂寞火星男故事,Watney是個極富幽默的自信樂觀男,不是不痛,而是忙著救自己,無暇傷感。Matt Damon的角色扮演,完全撐起全片,演技恰到好處不過火,很快就帶領觀眾進入影像世界中,我們隨著種植成功而喜悅、爆破而擔憂、升空那刻失控釋放淚水而陪著哭,還有後面驚險拯救“鋼鐵人”等等,情緒因他起波動。電影不刻意渲染沮喪的悲傷氣氛,娛樂性高,笑點不少,觀影過程絕對比上述兩部類似影片來得輕鬆。





電影三線交錯進行,有身在火星的殖民者、NASA太空總署與JPL實驗室上下全員,以及Hermes號太空船上5名宇航員,劇情環環相扣。故事推展不意外,前面高層開官腔不施救援到後面群策群力,惟過程頗令人動容,電影節奏掌握得宜。

Matt Damon占戲多,難得其他角色仍有戲可演,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女指揮官,有責任感且果斷可信賴,她耿耿於懷當時拋下隊員,當再次與Watney通訊,選擇匿在電腦熒幕旁不敢直視,仿佛對方就在眼前,再對應結尾緊張的“一個都不能少”豁出去決心,在缺乏內心戲交代的情況下,仍能立體角色,導演應記一功。

其他如Jeff Daniels、Chiwetel Ejiofor、Donald GloverKristen WiigSean Bean等各有表現,而Michael Peña扮演的角色理應可施展其擅長搞笑一面卻沒有,略為可惜。

不得不提,電影充斥著懷舊曲目,那些被Watney嘲笑的老派迪士可舞曲,輕鬆緩和了電影氣氛。選曲或許不比去年爽片《Guardians of the Galaxy》來得有趣味,但終曲一首《I Will Survive》,完全扳回一城。



簡單來說,這是一部接地氣的作品,宛若是《火星自救手冊》,即使觀眾對有關知識感到陌生,仍能輕易消化。雖金句有言:“地球很危險,快回火星去吧!”然而,在這寸草不生的外太空,除非您像Watney是植物學家,勉強可能救得了自己,天天啃馬鈴薯,否則根本活不了,還是乖乖留在地球,哈!

評分:★★★☆(五★為滿)
四字評語:寂寞不痛



刊登於[快樂星期天]週刊@《星洲日報》
『放映室』之【費林影室】專欄
2015年10月11日(周日)




 

台長: 費比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