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去抱孩子?要不要幫孩子寫功課?要不要幫孩子送忘記帶的東西?比找到唯一正確的教養策略,諮商師陳志恆提醒:重要的是家長本身的自我覺察;有足夠的覺察,就有能力做出相對正確或合宜的教養決定服務式公寓。教養,常常沒有標準答案。孩子哭鬧不睡覺,要不要去抱孩子、哄孩子?孩子功課做不出來,要不要直接指導孩子?孩子作業忘了帶,要不要幫孩子送去學校?這些日常生活中不斷碰到的小事,每一件,都沒有唯一標準的答案,但每一件,卻都考驗著家長的判斷。許多來找我討論的家長,都是來核對自己對孩子做的,是否是「對」的。然而,我始終覺得,比找到唯一正確的教養策略更重要的事,是家長本身的自我覺察;有足夠的覺察,就有能力做出相對正確或合宜的教養決定。--有一回,有個母親來找我,一開始談的是孩子的事情。她說家裡有個快升上國中的男孩,是家中老大,最近一年來,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生氣;遇到一點挫折,或者一著急,就大哭。也常為一些小事和父母或弟妹起口角,但有時候又很撒嬌,像個還沒有長大的幼童一樣。她很擔心,我則是很好奇,當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時,她會怎麼做?「我會盡量給孩子愛和溫暖!也就是,我總會去安慰孩子、同理孩子,抱抱孩子,給他加油打氣。」我點點頭,表示同意眼霜用法。只是,她卻眉頭一皺說:「可是,我不知道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我的先生與公婆常常看不下去,說我太溺愛孩子了,不能這麼放縱孩子耍任性。」我再度點點頭,也是有道理。但見她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猶豫了一會兒終於開口了:「唉!不瞞你說,其實,我小時候曾經受過家暴,我知道箇中辛酸,到現在都還有陰影。所以,當我成為母親後,我告訴自己,千萬不要複製上一代的教養方式,我會竭盡所能地給孩子更多的愛。我不可以讓我的孩子再像我一樣,受到同樣的傷害了!」我笑著說:「我明白了。我看到妳相當有自覺,所以,我相信,妳的孩子一定會在滿滿的愛中長大。但是溫暖關愛,不代表凡事都要順著孩子,堅守原則與規範,也是需要的喔!」「這就是我擔心的地方。我也知道不能當過度討好孩子的媽媽,但是,每當我要嚴肅一點,說說孩子的不是時,我就會一直提醒我自己,要忍住,要忍住,因為,我好害怕自己會失控,然後對孩子做出家暴的行為。」「老師,你不是說,家暴很容易複製,『壞掉的大人』會造成『受傷的孩子』,我是壞掉的大人,我就很怕我孩子因此受傷呀!」「所以,我真的很怕有一天,我會失控,出手打孩子衣原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