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15 14:05:22| 人氣6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雜記-誰的自我誰的原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個極度渴睡的傍晚之後,本想等待著看HBO的「六呎風雲」,可是好像換檔了!真可惡,當我想重新開始看這部影集時,就不見了。結果轉去緯來看「慾望城市」重播。這之間大部分是看「喜福會」和茱莉亞蘿勃茲演的「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兩部之前都有看過,偶爾看水災新聞。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演1953年左右的美國,戰後,衛斯理女子學院的藝術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其實我已經看過了,但還是看;裡面講到女性意識的部份,女主角帶著解放的新思潮來到這個傳統的新娘學校的衝擊,但對我而言真正好看的部份是反衝擊,主角女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之一申請到法科預校,但是她想要婚姻想要家庭,女老師非常不能接受,這個學生說:我不會因為我走入婚姻就變笨,這是我想要的,這是我的選擇。這是所謂女性主義的反思,在那樣一股腦要求解放平等的同時,如果有人選擇傳統,卻會被批以犧牲自己云云,但為什麼不能呢?不就是尊重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嗎?主角女老師雖某種程度尊重了學生的選擇,但打心底還是覺得學生糟蹋了自己的天份,或許片末也做到這種對女主角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表面上給女子學院帶來新思潮與解放,但實際上是在尋找她自己的自我,在我的解讀是,她也不過是以自己的意志想左右學生,而不真的是「帶來供學生自由選擇的選項」。

只是再換個角度想,如果沒有這樣深刻投入的熱忱,非常尊重地說:我尊重妳的選擇,妳想怎樣就怎樣吧!也難免會有一種冷漠的感覺,好像不管你死活似的。

之後的慾望城市我當然是看過了,裡面講的還是性別話題,說到性別話題,長期以來所謂的「性別話題」,全都是「女性話題」,或許女性就是比較喜歡思考這種感性的東西,因而以女性的角度,關懷的也以女性出發,所以裡面的另一性-男性,也僅出現在互動之間。今天看到的慾望城市也不知道第幾集,裡面講到女性該不該以性作為權力交換的籌碼,主角凱莉在一次陰錯陽差之下,在她以為的露水浪漫其實是不知情的情況下當了一回高級伴遊妓女,後來再有一次機會,她轉身離開的時候心裡的口白強調不想自己的人格也沉淪,這又是我不認同的另一個部份了。性究竟能不能作為權力交換的籌碼,與人格沉淪到底有沒有那麼簡單的因果關係。

雖然或許在秉持所謂自己的原則的時候,定然會對相悖的部份加以駁斥甚至貶低,這麼一想的話,我的不認同或不以為然,也就沒有立場了,因為我定也得尊重他人堅守自己原則的理由,不是嗎?

鄉愿如我,難道我真的看不得有任何人被貶低嗎?但,我也會貶低別人的吧!這也算是盲點。

台長: 秤子
人氣(6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