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二字由於最常出現在成語「衣冠禽獸」的時候,所以人們在看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常常會自動補上那個負面的意涵-呃,至少於我而言如此,所以我才這麼使用這個標題做為這篇文章的名字。
在網路世界裡,最初始的溝通方式是文字,因為編碼及相關應用程式多半最為簡單,圖片或影像得隨著科技的進步方能七彩繽紛,而且文字仍然佔有極大的重要地位,或說總有其不可或缺的角色;文字是人類「文明世界」符碼中最直接溝通方式,當我們閱讀著文字時-有能力閱讀文字者,可在心中轉換為可閱讀的語言,也隨著文字所呈現的方式,視覺感受跟隨著有了許多不同的解讀方式。
說了這麼一大堆不那麼容易理解的、抽象的之後,簡單的比喻就是:在網路世界裡,文字的排版與形式,正如《小王子》中發現星球的天文學家,在兩次發表發現報告時身上穿的衣服的,以及所受到的重視的差別,也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所謂的衣裝打扮的意義,顯示你期望被看待的角色定位。
雖然在網路上,不那麼多人在意這個部份,但是運用網路純熟者,多半不能忽略此部分的重要性;單以新聞台來做比喻,為什麼即使我抱怨透了所有新聞台管理的罪大惡極,我仍然不改在此張貼最嘔心瀝血的感想呢?無非是我習慣在網路上「穿」新聞台這件衣服了(使用新聞台的形式介面)。
以下舉一段文字的三種形式做例:
※ ※ ※ ※ ※ ※ ※ ※ ※ ※ ※ ※ ※ ※ ※ ※ ※ ※
我喜歡九月勝過十月,因為生日在九月最後一天的緣故,整個九月都在等待那一天的到來,甚至是在九月的第一天開始,就有一種:「啊!我的月份到了!」的感覺,而期待美好事情的過程往往會比美好事情的本身更令人興奮,於是即使兒時起就不曾大張旗鼓地過生日,長大後也不怎麼樣,但生日「本身」的歡慶感,讓我對九月一直有相當喜好;但當然,那一天(生日)對自戀者而言,更有特別無可取代之處。
※ ※ ※ ※ ※ ※ ※ ※ ※ ※ ※ ※ ※ ※ ※ ※ ※ ※
嗯,看起來中規中矩的,全形的標點符號、適時恰當的標點、排版整齊、煞介其事,甚至有點壓迫感。
※ ※ ※ ※ ※ ※ ※ ※ ※ ※ ※ ※ ※ ※ ※ ※ ※ ※
我喜歡九月勝過十月 因為生日在九月最後一天ㄉ緣故 整個九月都在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甚至 在九月的第一天開始 就有一種"啊!我的月份到了!"ㄉ感覺
而且期待美好事情的過程往往會比美好事情的本身更令人興奮
於是即使兒時起就不曾大張旗鼓地過生日 長大後也不怎麼樣
但生日本身ㄉ歡慶感 讓我對九月一直有相當喜好
但當然 那一天(生日)對自戀者而言 更有特別無可取代之處
※ ※ ※ ※ ※ ※ ※ ※ ※ ※ ※ ※ ※ ※ ※ ※ ※ ※
唷?注音文吶!網路文字長期以來受到極大撻伐的文字,以及半形的標點、空格,給人凌亂的感覺;甚者有許多人看到注音文的剎那,就當下把整段文字畫上叉了。
※ ※ ※ ※ ※ ※ ※ ※ ※ ※ ※ ※ ※ ※ ※ ※ ※ ※
我喜歡九月勝過十月,因為生日在九月最後一天的緣故
整個九月都在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甚至是,在九月的第一天開始,就有一種
「啊!我的月份到了!」的感覺,
而,期待美好事情的過程往往會比美好事情的本身更令人興奮
於是即使兒時起就不曾大張旗鼓地過生日,長大後也不怎麼樣
但生日「本身」的歡慶感,讓我對九月一直有相當喜好
但當然,那一天(生日)對自戀者而言,更有特別無可取代之處
※ ※ ※ ※ ※ ※ ※ ※ ※ ※ ※ ※ ※ ※ ※ ※ ※ ※
這,感覺熟悉些了嗎?這段文字是新聞台曾出現在<村上春樹造句法>中的之一(標題起得好也能引來更多點閱數);我在原文使用這種形式,為求「詩感」,算是誇大模仿(賴明珠譯的)村上春樹特色。全形整齊的標點、一行空一格的方式,讓閱讀的人彷彿跟著段落換氣,或轉換情緒,這也是現代新詩作品的技巧之一。
以上三種形式,是我在事後刻意的安排,但以第二種算是比較白話、平民的網路文字最容易出現的方式;如果打字迅速、思想敏捷,正如講話不經大腦(人稱鄉下人,哈!)所思所言化為文字也如不斷氣的話語,一鼓作氣盡情紓發,因未經修飾,內容也因此經常衝動魯莽,或真誠坦白(僅是形容詞上的差異)。
有能力在形式上衣冠其文者,無論是表象或內在,總有其一希望自己的文字(意見)受到重視,縱使只是起始時不經意的習慣養成,但正如掩於其華麗堂皇衣冠之下,誰知道藏了什麼暗箭冷刀,腐壞敗絮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