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廿世紀末全球景氣衰退,世界經濟的發展重心逐漸移轉,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市場開放,頓時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而各類媒體產品的銷售由以往歐美西方國家為重心,也隨之以華文市場主導。綜觀華文媒體市場的主要地區,以兩岸三地中、港(澳)、台為主要製作和發行重鎮,而台灣地區自民國八十五年廢除出版法後,相關之出版規定放寬只要公司登記項目內含出版業務即可進行新聞、雜誌等出版品之製作和發行。使得市場上媒體事業的發展朝向多元化且更為競爭性,除了傳統媒體的市場外,網際網路所帶動的新興電子媒體更強勢的跨入瓜分業務。台灣地區由於市場規模和先進技術的引進,使台灣充分掌握華文媒體市場,以利電子化生活及商業資訊取得。由於香港地區原就以英文和中文媒體各佔有一片天,自回歸大陸後,除文字仍延用繁體中文字外,媒體內容已逐漸趨於內地。雖然台灣產業進入大陸地區發展以行之有年,中國大陸對文化出版也一直非常嚴格的管制,本文討論的重點將以中國大陸和台灣之華文出版為主軸,並引用各相關統計數據,深入介紹兩岸出版業的互動情況。
華文媒體市場包括平面媒體、有聲媒體及電子媒體,華文出版一般指以漢語為出版物內容,包括簡體和繁體字兩大類,除中、港(澳)、台三地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是重要的出版地區,亞洲以外地區則以北美為主。由於各地出版法規不同,列入管理的出版品種類不同,本文將以印刷出版品為主要的討論重點。以亞洲週刊2001年4月2日開拓華文新世紀出版未來一文的統計數字(參見表一),語文的閱讀人口數以華文最多。1999年中國大陸的統計華文圖書新書出版數量(不包括教科書及參考書)約為10.3萬種,中國大陸出版為75,555種,台灣地區25,000,香港約2,500種。綜觀三地出版競爭優勢,中國大陸以出版資源、作者和編輯的人才較多。香港業者在出版資訊之廣泛和國際化,印刷品質也是三地最佳者。台灣則有獨特的出版策劃人才和市場經營銷售的經驗。
雜誌圖書出版
至九十年五月底止雜誌計有7145家,此一數據比照總人口數,成為雜誌業密度最高的地區,但實際上在書店公開陳列發行,商業雜誌則約有六百餘種。除經營朝向公司化外,另有多家雜誌業更趨向集團化與跨業結盟。由於出版法取消後以往平面媒體與電子媒體明顯的分野,現在則已漸融合為一,連帶的影響到雜誌的行銷方式,雜誌出版業不再是小本事業了,從新創刊的數本雜誌來看,其內容及印刷效果,物超所值超低的售價不敷成本,更花費數百萬到千萬元的廣告促銷,使傳統的雜誌業面臨了資本額的挑戰。
圖書出版事業發達,至民國九十年五月止,計有圖書出版社7110家(與雜誌社有部分重疊,年發行量達三萬多種,以人口比例換算,此數字超越美國及日本,如此巨量的新書必須由更多的圖書消費來支撐,也因為閱讀習慣的改變,圖書消費不升反降,據非正式統計雜誌圖書市場較去年減少三分之一。於今年底部分雜誌圖書出版業例如極具代表性的新學友和誠品書店已呈現經營上的困難,也連帶使得上、下游的公司發生動搖,出版業面臨了整體產業的危機。
文章定位: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