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看著朋友的網頁上的資訊,當然又是看錯重點,人家討論的是別的事,但是我就停在這個字眼上了,人生到底有多"累"?!甚麼是"累"!?我很是疑惑古人到底會不會說:"我好累"這個詞字!?似乎只有到了現代才用來形容疲累!?這樣的轉變因素到底是甚麼!?人們總是隨口喊叫著,累死了,我好累,心好累...,到底累甚麼,其實要真的分析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心悶的那種無謂的情緒,如果累怎麼不找一個不累的方式去解決!?人就愛這樣喊叫著,然後又不去解決.
想著纍這個字眼,其實積聚的開始吧,只有抽絲成線成團,才有了纍的意義,這是一個艱困的工作,繁瑣而細密,而真的也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絲成線成團成布成衣,那是需要多麼冗長而不容易的一個過程,能成為一個可以被看見的作品又是多麼艱難的一個等待與積累,或許因為過去的人們耐得住寂寞與等待與精進,所以從來不說累,而他們也知道會纍出個甚麼成果,現在的人們要爭口飯吃都不容易了,更何況積累三方田,一方都有可能讓你累成不成人形的阿!!
簡單的生命因為時代的改變演進,所有的事物都變得更容易,但也更不容易,這就是一種平衡,也是一種弔詭,因為更容易,所以取得的簡單,所以就成了浪費之源,這是一種人性的張狂,這是一種人性的習慣性忽略,太容易得到的就成了無物,不懂得珍惜那最原生的一絲一物,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習性養成,但太容易就豢養了生命習性的惡阿,人們太習以為常的認為事物都來的如此簡單,如此理所當然,然後拼命的求取著自己得不到的,然後才覺得心很累,其實這個字眼中,沒有心啊,而且這個字也不是讓人拿來形容人生的阿,這樣想起來,或許就是一種假借用法,然後就是被束縛綑綁!?不知道到底何時出現了這個用法,這很需要去思考,但也沒有特別意義,只是知道了這個字的來源,想到那個演進,其實也衍生到我偏愛的領域中,那是一種巧合吧!!
繅絲,染線,織布,製衣,多麼盛大的一個過程及用心,有多大的能量才能從頭到尾的去堅持一件事情,分工細緻到只要佔有一方天地就可以維生,也就夠了,也就足以精深一門,那就是一種天生的祝福,但有幾人可以做到如此,累的其實都是因為沒有深刻的了解生命中所有的需求,那平衡的失去才會讓心困乏了,只要尋回心中的那最深的一點點,就會看見光,就知道其實還是很值得感恩,生在這麼一個美好的時代,凡是容易取得,也表示很多事情已經給了人們最方便的狀態,看看那過去的祖先,要花多大的能力才可以環遊世界,要花多久的時間才可以移動那一點點的位置,要多多大的心力才可以生養眾多,世界那時候進步的很慢,所有的事物都不方便,不是說要甚麼有甚麼,而在如今科技發達的現在,還能不珍惜這些資源與便利嘛!?其實就這樣的邏輯而已,看著那祖輩的辛勤,就應該要感恩的痛哭流涕了.
“畾”是“纍”的本字。畾,甲金篆隶字形资料暂缺,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