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眠花床樹海間,一灑永離人間苦……
選擇一棵自己喜歡的大樹,讓屍骨如落花一般化為春泥回歸大地。或者,更瀟灑地將骨灰灑在特定區域內追隨日月,化為塵土不留一點痕跡……
一紙文宣,凝思間,「阿蘭若」式的曠達,在心地裏犁出了愛愛心語……
○ 人生中只要做對一件事
2010年1月3日,參與黃筱芸在法鼓山完成植存儀式,感受箇中清靜單純之美後;深切認同的種子,隨緣地在彭仲達心田裏悄悄萌起了初發嫩芽。行動力超強的他,從此,勤於在慈濟師兄師姊間宣說有關資訊。
「內湖區張師兄說,有一處樹葬規劃得比法鼓山的生命園區還完備……。」知道彭仲達很積極想把植存觀念推廣在慈濟法親,熱心的吳德河師兄一聽到相關訊息,馬上聯繫前往一探究竟。
「我一點二十分接妳上車。我們去福德垃圾坑附近看看……」12月9日中午,出外辦些事,正在路上就接到老爺子急如風的告知,遂匆匆趕回家換上馬靴準備上山。
「我媽說,你們生前就孝順我了;哪天,我走了,你們也不必太麻煩燒金紙、燒庫銀,簡單就好……當年我弟的喪葬費才花三萬元,若採用樹葬費用更少,尤其對負擔不起的人,真是簡單隆重沒壓力……」下午一點半上了車,吳德河滔滔地說。
「美蘭師姑,我是逸文,我回來了……」這時,手機突然響起,意料之外地接到剛從大陸返回台灣的逸小子來電問安,語言的擁抱,一時感覺挺窩心的嘛。
「本來就是嘛。其實『身後告別式』沒啥意義,只是累壞子孫而已;還不如在生命走到末境時,跟親人好友舉辦一場『生前告別式』,來得溫馨切實……」掛掉手機,繼續聆聽兩個男人間話題;一想起,作家曹又方曾是箇中實踐者,禁不住說了說自己認同的想法。
而腦海也浮出曾經看過的野史記載,武則天當了皇帝後,自創了一個「曌」字,象徵日月凌空,作為自己的名字;這或許跟她在感業寺為尼時法號就是「明空」有關。而這位無懼於衝破男尊女卑的傳統桎梏,勇於撕毀封建時代的羅網,一躍為史無前例的女皇帝,生前唯我獨尊;死後,卻為自己立下無字碑的做法,瀟灑豪放的風格,其實也頗耐人尋味。
上山場勘前,相約來到臥龍街一家殯葬公司會合。「這就是我太太她家礦區的綠蛇紋石,它的硬度是……」喝茶等待時,時而入內參觀骨灰罈,老爺子發現桌上一塊圓轉盤,發揮第二專業地解說。
異地詫見自家產物,心底小小震了一下,卻被三個老男人的話引子震了好大下:「張師兄以前在知名的殯葬業工作,賺錢多又快;但看多了那種對喪家大敲竹槓的缺德事,他萌生退意;現在他會盡量給喪家做最好最切實的建議,幫他們省下不必要開銷;雖然錢賺少了甚至沒賺,他卻覺得很歡喜、很踏實。」
因事耽擱稍候。走出戶外,但見附近一戶民宅門前水溝蓋竟是一塊塊墓碑,心想這戶養雞人家還真是曠達自在,就連雞籠也噴著「大德」兩字,一時讓我發現新大陸似地,拉著老爺子嘰嘰喳喳地猛說。
「護棺時,我揮手要那位師兄過來,他竟然嚇到站在原地重複直說,彭師兄你是叫我嗎?我不敢啦……」老爺子一講完,吳德河接著悄說:「師姊,我跟妳說,公司的員工都看過靈異事,剛開始毛毛的;但久了,習慣了,也都相安無事……」
其實,凡事心存正念,人鬼相遇,往生者感激你幫他都來不及了,怎還會相害?
○ 生前相遇地 寧靜優雅 期盼來生依此永續纏綿
民國92年啟用的全國首座樹葬灑葬區──詠愛園,位於文山區富德靈骨樓。據殯葬處第一課課長蕭賢明表示,殯葬處當初劃定「生命紀念園區」時,曾請風水師到現場察看風水,最後確定當地是「文昌穴」,有助於後人升官發財後,才動土興建。園區內樹葬區,植有羅漢松、榕樹、含笑、福木、梅花、桂花等樹種,每棵樹都有八個方位讓喪家得以根據往生親人的生辰八字,選擇最適當的穴位。但區內不立墓碑、不記往生者姓名,藉此得以讓土地以供永續循環使用。
殯葬處強調,實施樹、灑、海葬的骨灰都是經過一千五百度高溫消毒,而且還必須研磨成粉末;樹葬的骨灰必須裝入以玉米製成,能在半年內自然分解的骨灰罈中,再埋入超過四十五公分深的樹下洞穴裡,完全無毒無害,絕非外界想像的那樣恐怖。
人的生命有限,墓地的空間也有限,基於環保理由,台北市政府2003年開辦樹葬,民眾可免費申請。台北市處於福德坑復育公園,另闢面積四公頃容納樹葬穴位及大形樹灑葬區,以滿足未來十年需求。
到達目的地,在張師兄引領中走入生命紀念園區,左邊草地上的寵物區有著狗兒雕像。四人往右邊的步道直走不久,張師兄指著園內的導覽圖說明。進入「詠愛園」後,蘭香庭、櫻雪庭、桂花園、指柏園、問梅園……盡入眼底;一捧乾枯的鮮花、一枚鮮紅的鐵鉤,藏身在碎石間小草中,無言寫著一個個被親人憑弔下的思念印記。
返程往山下漫走,藍天白雲、遠山近水、涼亭扶欄、驕陽射眼、菩薩攝心、微風徐拂……,怡然清心的環境,靜得教人感受到濃濃的自在、放懷與舒暢……
區內,除栽植數十種植物,也有景觀池、木階平台、自然步道、洗手台,望之儼然是一座大城市中的森林花園。
「瞧,靈芝長出來了!」幾株用繩索綁在一起的枯木,竟然就在眼前綻放著盎然生機。
一趟樹葬區的生前相遇,讓我感覺寧靜優雅。哪天,大限到了,希望孩子們能知道老爺子和我也盼望能在這種模式中,攜手共眠……
○ 情多智多深情多的真心對待
死亡,是一場經過大睡眠後,迴旋化成不同形式因而繼續存在的能量轉化。死亡,恰似一張自然界中花葉辭枝的輕盈面貌;若能坦然看待,其實是一樁自然而唯美的安心情事。
人與人之間,今生因緣而能在塵世中相遇相聚,然一旦緣盡情了;你我可曾深思過,為了愛其所愛,安其所安,欲其所欲的真愛延續;「散場的擁抱」究竟該以何種方式或姿態,呈現出你對心愛的親友,有多疼惜、有多呵愛、有多懷念?
「不豁達不至此,有心、有願、有愛戀;不瀟灑不到此,擁山、擁樹、擁日月。」一直深深以為,人會選擇採取多元化回歸自然的環保葬法,無非懷藏著博愛心思與動人的心念。
當人生勢必要轉身而去,散場的告別擁抱終究得面對。當執淚送行之際,真愛與思念,正是生者在積極有愛的行動中,所能表達出對往生者真正多情多智且最深情的對待吧!
2010/12/11 初寫
2010/12/27 完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