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14 00:00:00| 人氣6,05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說文軒(161).辵為何意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為何意  

    「辵」字,俗稱為「走之旁」,是一個不能單獨使用的部首字,很多人可能只知其意而不知其音。「辵」字 (音綽) ,最早出現在甲骨文,圖形為
;其金文字形是,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行從止(在甲骨文中,行和彳每無差別) ,意為出行;金文與甲骨文相類,篆文則為從彳從止。據《說文解字》所載,「辵」部共有漢字131個,屬近代常用字為72個,計有:迂、迆、迅、迄…… (詳見附註1)。在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辵」部字則有88個,新增加的字有16個,就是:迦、迴、這、逕…… (詳見附註2) ,該等新增加的漢字絶大多數為成字期較晚的形聲字。

    「辵」部雖是漢字中的一個大家庭,但其中的表音字寥寥無幾,分列如下:
    (1).「連」字。「連」最早見於金文,字形為
;其篆文字形。該金、篆文從辵從車(金文中的辵是由右至左,較為特別),會人輓車而行之義。「連,員連也。」以「連」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漣、蓮、鰱和鏈。
    (2).「達」字。「達」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大從辵或彳,金、篆文改從羍從辵;大或羍均為聲符,本義為道路無阻。「達,行不相遇,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达,達或从大。」「達」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韃、躂和撻。
    (3).「遣」字。「遣」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𠂤、𦥑或加從口,或象雙手持官符之狀,會派遣之義;金文或加從辵,篆文訛作從辵從𠂤從臾。「遣,緃也。从辵𠳋聲。」以「遣」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譴。

(4).」字。「」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該文從辵𠨧𠨧𢍱卩:升高也从舁囟聲。其義同」。「登也。从辵𠨧。」以「作為表音部件的字


    「辵」部中也有一些獨體字,分述如下:
    1).「退」字。「退」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內從止,或會向內行動之義;金文從辵從日從各,篆文則從彳從日從夊,或表示落日之意。「退,卻也。一曰行遲也。从辵从日从夊。」「退」在《說文解字》中屬「彳」部,後撥歸「辵」部。
    2).「逸」字。「逸」最早源於金文,圖形是
;其篆文字形是。該金文從兔從辵或彳,會兔逃跑之義。「逸,失也。从辵兔。兔謾訑善逃也。」「逸」在《說文解字》中屬「兔」部,後撥歸「辵」部。
    3).「送」字。「送」最早見諸金文,圖形是
;其篆文字形是。該金、篆文均為從辵灷聲,漢字隸變後,「灷」寫成「关」。「送,遣也。从辵,㑞省。」
    4).「進」字。「進」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篆文字形則。該甲骨文從隹從止,會鳥類動作之義,因鳥的跳動只能向前,故為「進」;金、篆文改從隹從辵,其義均同。「進,登也。」
    5).「邊」字。「邊」最早見諸金文,圖形是
;其篆文字形則是。該金文是從彳或辵臱聲的形聲字,篆文改為從辵從𦤝,楷書再改回從辵從臱。「𨘢,行垂崖也。从辵𦤝聲。」
    6).「迺」字。「迺」原字形為「𠧟」,最早見諸金文,圖形是
;其篆文字形是。該金文從凵從鹵,象鹽鹵盛於器皿中;篆文變作從乚從鹵,楷書再改從辵從西,原義遂湮。「𠧟,驚聲也。从乃省,西聲。籀文𠧟不省。或曰𠧟,往也。讀若仍。」


    「辵」部漢字基本為形聲字,其表音部件的出處,可參閱各關部首解釋。這裡只對一些歷史較長或特別的形聲字略作說明:
    1.「逆」字。「逆」最早出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篆文字形則。該甲、金、篆文從屰加從止或彳或辵;屰象倒人之形,加從止或彳或辵會動作之意。「逆,迎也。从辵屰聲。關東曰逆,關西曰迎。」
    2.「遘」字。「遘」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篆文字形。該甲、金文從冓從止或彳或辵,冓象兩魚相遇之形,以會遘遇之意,從止或彳或辵表示行為;篆文為從辵從冓,其義同。「遘,遇也。从辵冓聲。」
    3.「通」字。「通」最早見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篆文字形。該甲、金文從甬從彳或辵,甬象鐘有甬可以懸系之形,在此用作聲符;篆文則為從辵從甬。「通,達也。从辵甬聲。」
    4.「追」字。「追」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篆文字形。該甲骨文從𠂤從止,原義應為奉命追擊的軍事行動,引申作追逐之意;金文從𠂤從辵或彳,篆文則從𠂤從辵。「追,逐也。从辵𠂤聲。」
    5.「逐」字。「逐」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篆文字形。該甲骨文從止從豕或犬或兔或鹿,會野獸追逐之義;金、篆文改從辵從豕,其義相同。「逐,追也。从辵,从豚省。」徐鍇加注:「豚走而豕追之,會意。」
    6.「遍」字。「遍」古字為「徧」,在《說文解字》中屬「彳」部,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
,本義是環繞。「徧,帀也。从彳扁聲。」


    「辵」字多與行走活動含義有關,許慎對其評曰:「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用粤語來說,意思就是「行行企企」吧?




附註1.《說文解字》中「辵」部首內已有之近代常用漢字:
迂、迆、迅、迄、巡、迎、返、近、述、迢、迪、迭、迫、送、逆、迷、逃、追、逅、迸、逍、通、逗、連、速、逝、逐、逞、造、透、逢、逋、逖、逮、進、運、道、遂、達、逼、違、遐、遇、遏、過、遑、逾、遁、遠、遘、遜、遣、遞、適、遮、遭、遷、遵、遴、選、遲、遼、遺、避、遽、還、邁、邂、邇、邊、邐、邏。



附註2.近代字典中「辵」部首內新增之常用漢字:

    迦、迴、這、逕、逛、途、逵、週、逸、遊、遙、遨、邀、退、迺、遍。

台長: 兩果
人氣(6,056)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xyz軟體補給站
讚~~~
2016-07-05 16:19:09
版主回應
謝謝.
2016-07-06 22:55: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