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24 00:00:00| 人氣1,5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說文軒(6).願者上亅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願者上

    「亅」字,俗稱為「鈎」,是一個不能單獨使用的部首字,人們往往只知其意而不知其音。「亅」字音決,最早出現在篆文,字形是,為楷書中常見的漢字基本筆劃。「亅,鈎逆者謂之亅,象形。」在 《說文解字》中,「亅」部裏只有兩個不能單獨使用的筆劃部件。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亅」部則有3個漢字,即是:了、予和事。

 

在近代漢字字典中,《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取消而併入了「亅」部的有:

    .「了」部。「了」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該篆文象裹著隻臂的嬰孩。「了,也,从子無臂。」該部有三個漢字,就是:了、孑和孓。該部首取消後,「了」併入「亅」部,「孑」和「孓」則併入「子」部。

    .「予」部。「予」最早出自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象引緯的梭子之形,是「杼」的本字;「杼」,即現在的梭子。「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該部有三個漢字,就是:予、舒和幻。該部首取消後,「予」併入「亅」部,「舒」併入「舌」部,「幻」則併入「幺」部。

 

「亅」部雖是漢字中一個非常微小的家庭,但其中也有1個表音字,就是「予」字。「予」出處如上述。「予」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抒、舒、野、墅、預、豫和序。

 

「亅」部的獨體字,除「了」之外,還有一個「事」字。「事」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形為。該甲、金文從又持,又是手,捕獵器具,會做事之義;篆文作從史之省聲。「事,職也,从史之省聲。」「事」字在《說文解字》中原屬「史」部。商周時代,「事」使同義,均源於史字,後因工作種類而有所區分。

 

「願者上鈎」的故事講的是商朝末年,姜子牙已年近八十,因懷才不遇而在渭水邊隱居。他天天釣魚,釣法卻與眾不同,桿短線長,鈎直無餌;同時一邊魚,一邊喃喃自語:太公魚,願者上當時,西伯姬昌聽聞姜子牙是位賢人,於是斋食三天,沐浴更衣,命人抬著禮品,親自請姜子牙襄助。最後姜子牙幫助文王、武王伐紂,創立了周朝。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傳為千古美談,這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難怪王安石也慨歎「伊呂兩衰翁。曆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台長: 兩果
人氣(1,51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