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
說到「丿」字,相信人們大都耳熟能詳。「丿」(音撇)是一個漢字筆劃,不能單獨使用,許多字中不會少見。「丿」最早出現是在《說文解字》,該篆文的字形為;是用來規範漢字的一個部首。 「丿,右戾也。象左引之形。」字義為由右向左之一撇。根據《說文解字》,「丿」部只有一個近代常用漢字,就是:弗。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丿」部卻有12個漢字,其中10個是由別的部首中併入,即:乃、久、之、么、乍、尹、乏、乎、乘和乖;餘下的乒和乓為近代漢字。而原有的「弗」字則被撥歸「弓」部。
在近代漢字字典中,《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取消而併入了「丿」部的有:
一.「乃」部。「乃」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圖象婦女乳房側面形,為「奶」之初文。該部有三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有一個,就是:乃。該部首取消後,「乃」併入「丿」部。
二.「久」部。「久」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該篆文象站在人背後灸灼治療之形,是「灸」的本字,後引伸作距離之義。「久,以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該部只有一個漢字,就是:久。該部首取消後,「久」併入「丿」部。
三.「之」部。「之」最早源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文從止從一,篆文訛作從屮從一。徐中舒對該甲骨文評曰:「從止在一上,止為人足,一為地,象人足於地上有所往也。」該部有兩個漢字,即:之和𡉚(「𡉚」是「往」的聲符,楷書寫成「主」) ;屬近代常用字只有:之。該部首取消後,「之」併入「丿」部。
四.「乇」部(原音摘) 。「乇」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該篆文象植物下垂之象。「乇,艸葉也。从垂穗,上貫一,下有根。象形。」該部只有一個不能單獨使用的表音部件字,就是:乇。該部首取消後,「乇」併入「丿」部。
五.「𠂇」部(音左) 。「𠂇」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象左手之形。「𠂇,左手也。象形。」該部有兩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有一個,就是:卑。該部首取消後,「卑」併入「十」部,「𠂇」併入「丿」部。
六.「乁」部(音移) 。「乁」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該篆文象水流之形。「乁,流也,从反厂。」該部有兩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有一個,就是:也。該部首取消後,「也」併入「乙」部,「乁」併入「丿」部。
七.「𠂹」部(音垂),「𠂹」最早見自篆,字形是。該篆文象草木花葉下垂之形。「𠂹,艸木華葉𠂹。象形。」「𠂹」是「垂」和「𠌶」(華)的構字部件。該部只有一個漢字,就是:𠂹。該部取消後,「𠂹」併入 「丿」部。
八.「㐆」部(音衣)。「㐆」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該篆文為「身」字的反寫。「㐆,歸也。从反身。」該部有兩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有一個,就是:殷。該部首取消後,「殷」併入「殳」部,「㐆」併入「丿」部。
九.「𠂤」部(音堆) 。「𠂤」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說文解字》中「𠂤」與「𨸏」(阜)似有所混淆。該甲骨文所象難明,學界論斷不一。從該甲骨文所牽涉的「官」、「師」、「追」和「遣」等字來推測,愚以為其可能是當時的兵符或官府印信,故甲骨文中「𠂤」與「師」本義相同,是耶非耶?有待專家的考証。該部有3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有一個,就是:官。「𠂤」亦是官字的會意部件。該部首取消後,「官」併入「宀」部,「𠂤」併入「丿」部。
十.「𠂢」部。「𠂢」最早源於金文,圖形是;其篆文字形為。該金、篆文為「永」字的相反形,會水的支流義。「𠂢,水之衺流,別也。从反永。」該部有3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為2個,就是:衇(脈)和𠂢 (𠂢現主要為表音字,無單獨使用)。該部首取消後,「脈」併入「肉」部,「𠂢」併入「丿」部。
十一.「𠂆」部(音易)。「𠂆」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𠂆,抴也。明也。象抴引之形。」需要留意的是:「𠂆」與「厂」(音罕)形似而義異) 。該部有兩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有一個,就是:弋。該部首取消後,「弋」自成為新的一部之首。
查近代漢字字典,「丿」部首內有不少表音字,列舉如下:
(1).「乃」字。「乃」出處如上述。「乃」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奶、氖、仍、扔和孕。
(2).「久」字。「久」出處如上述。以「久」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玖、灸、柩和疚。
(3).「之」字。「之」出處如上述。以「之」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芝。
(4).「乍」字。「乍」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甲、金文中,「乍」和「作」同形,該字象作衣之初僅成領襟之形,以會作衣之意,其亦為「作」之本字;篆文訛為從亡從一。「乍」在《說文解字》中原屬「亡」部,後才併歸「丿」部。「乍」為表音部件牽涉的字有:作、炸、舴、怎、窄、昨、祚、酢、拃和柞。
(5).「尹」字。「尹」最早源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從又持丨,丨象權杖,示握有權力以任事者。「尹,治也,從又、丿,握事者也(註:丿應為丨之誤)。」「尹」在《說文解字》中原屬「又」部,後才併歸「丿」部。以「尹」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伊、君、郡、窘、裙和群。
(6).「乏」字。「乏」最早見於金文,字形是;其篆文的字形是。該金文為傾斜的「正」字,篆文則為「正」字之反寫,本義為一種古代射禮唱靶者用以避箭像屏風類的器具。「乏,《春秋傳》曰:反正為乏。」「乏」在《說文解字》中原屬「正」部,後併歸「丿」部。「乏」作為表音部件牽涉的字有:貶、眨、砭和泛。
(7).「乎」字。「乎」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丂上三豎劃,金文於其上加一橫劃,篆文和楷書均有小量變化。「乎」本為助語詞,亦為「呼」字之初文。「乎,語之餘也。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乎」在《說文解字》中原屬「兮」部,後來併歸「丿」部。以「乎」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呼。
(8).「乘」字。「乘」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文象人在木上之形,會升、登之意;篆文從人、桀,楷書可從禾、北,已看不出其原貎了。「乘」在《說文解字》中原屬「桀」部,後才併歸「丿」部。「乘」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剩和嵊。
(9).「乇」字。「乇」出處如上述。以「乇」和「亳」省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宅、吒、詫、咤、亳、託、魠和托。
(10).「𠂤」字。「𠂤」出處如上述。「𠂤」作為表音部件牽涉的字有:追和歸。
(11).「𠂢」字。「𠂢」出處如上述。以「𠂢」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脈和派。
(12).「乂」字。「乂」為「刈」之初文,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金文中未見記錄,篆文字形則是。該甲、篆文象交叉的刀形,會割草之意。「乂,芟艸也。从丿从乀,相交。刈,乂或从刀。」「乂」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刈、艾和哎。
(13).「𠂔」字。「𠂔」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該篆文從𣎵從一,會茂盛的草木生長受阻之義。「𠂔,止也。从𣎵盛而一橫止之也。」「𠂔」在《說文解字》中原屬「𣎵」部(音孛),「𣎵」部取消後才併歸「丿」部。「乂」作為表音部件牽涉的字有:秭和姊。
「丿」部還有4個獨體字需要說明一下:
1).「乖」字。「乖」古字作「𦮃」,最早見自篆文,字形為。該篆文為會意字,從𦫳從兆。「𦮃:戾也。从𦫳而兆。兆,古文別。」楷書字形可從千從北。楷書字形可從千從北。
2).「么」字。「么」是「幺」的俗字,同時又是「麽」的簡化字,故是易於混淆。有關「幺」和「麽」的出處,請參閱「幺」部和「麻」部。
3).「乒」和「乓」字。該二字屬近代象聲漢字,楷書部件從丘和丿或丶。
「撇脫」是一由來已久的漢語詞彙,其意是灑脫果斷。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重大挫折時,有時候是需要撇脫地壯士斷臂,後退整固,說不定又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