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24 11:36:34| 人氣2,027|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書:西洋住居史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久前為這本書寫了推薦文。


這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歷史推論書,內容非常有趣而實在,雖然少了點彩色圖畫書的甜美,但滿滿的歷史配圖,還真前所未見。之所以會推薦這本書,最關鍵的是,世面上從未出現過這般大規模的『西方住居』研究。對於學建築的人,以往看到的史,都是以那代建築表現最佳者為主軸,卻往往忽略了真正建築用以『安頓個人身心』之意義的場所。

所以能看到這樣的書,當然是一種福氣囉~


以下:




一場歷經辯證後的建築文明

 

 

這真是一本包山包海的書。

一本談居住歷史的書,怎會形成如此壯觀景象?

 

 

建築是一種全景

 

十九世紀英國建築師兼理論家August Pugin曾說:「建築的歷史就是世界的歷史。」這個所謂的『世界』除了可以看成是我們眼前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更可以將其認知為一個包含一切存在的世界---那可能同時是物質的,也同時是精神的。

 

這種包羅萬物萬象的『世界』指涉,最容易從『建築』的角度尋穫這事實。

 

這大概也是『建築』的某種魅力吧~

 

因為建築涉及的人為空間環境的創造,絕不僅止於把那『硬殼』劃定出來、建設出來而已。那干及人類基本的活動行為、社會交互接觸的關係、時代思想價值的標準、地方環境的自然資源、科學藝術的領域展拓、甚至天文地理上山下海等等等,涵蓋的範圍可以說幾乎無所不包!一種無所不包的學問特質,當然是內容精彩豐富,而且趣味無限橫生。

 

追遡一下architecture這個字的字根,源是由archi(總括、總和之意)tech(技術)所組成,所以建築的原意就是指『各類技藝之總和』。從人類流傳下來最早的建築專書《建築十書》裡Vitruvius提到關於建築的訓練:「需包含多種不同的學識,除了其服務項目涵蓋手藝和科學技術,同時需要文化導向的配合。他應該是為文學家、優秀的繪圖師、數學家,熟稔歷史,勤習哲學,通曉音樂,對醫學不致愚昧無知,他是法學家,通天文和天文計算。」

 

文藝復興時期的幾位『全人』大師如達文西、米開藍基羅、拉菲爾都同時也是建築設計師。他們在象徵人類文化前進之下,都必然全面地觸及到『建築』這領域。這說明『建築』之於人類文明的高度代表性。

 

 

住居是幸福感的重點

 

不過有趣的是,西洋人在對『建築』付出的心力上,早期並不包括處理自己的生活。

 

『住居』這事,應是建築領域在民主個人時代後才有的『新重點』。意思是:建築的歷來努力,並不是為了我們『人的生活』。既然建築是人為的東西,怎說不是為人呢?這聽來確實有點矛盾,但人本來就很矛盾。從建築史的角度看,一直要到『近世』(也就是文藝復興)之後才開始有所謂『人』的概念,也才開始注意到身為人的價值,也才願意花下心思給自己創造個幸福舒適的『窩』。

 

那不然『近世』之前呢?

 

在人的價值還沒有被真正強調之前,人很奇怪地都被某種集體的意識型態給掌控著,於是這集合著時代各種技術先端成果的建築,其實是獻給更高於人、又不一定看得見的『神』、『精神』、『宇宙』、『神秘力量』等。因此,在近世之前對於服務人的生活空間,並沒有太大的著墨,而相關的建築文獻也在各朝不受重視之下被輕易地忽略了。

 

對於人的生活這麼有趣的事,竟然一直為歷史所忽略著,特別是從建築史的角度看,更是不可思議地被擺在一旁。對住宅的討論事實上是進入現代主義之後才真正開始的,好像只有到了現代主義建築才有對民居、對集合住宅的理論出現。就算從帕拉底歐(十七世紀)開始對私宅有一番用心的鋪陳,但那還是僅留在少數有錢階級的王宮貴族身上,並不涉及普羅們。

 

可見『居住』這事,是到了現代才真正被看見的。那為何以前都沒在注意呢?這是不是說明著,其實居住這件事的某些可有可無呢?那些一年到頭遊蕩在公園路邊的流浪漢,不就是連住都沒有,但也活了下來

 

『住』不是那種沒有就會死的東西。它涉及的事實上是人活著的『舒適度』的問題,是我們這時代最愛用的那個字眼~~『幸福感』的問題。是『住』所牽涉的品質問題,是生存環境所帶來的影響,才讓我們能夠談論所謂的『幸福感』。顯然我們身上的感官要先被服伺後,才能繼續探討FIU的問題,不是嗎?

 


 

『家』,無可取代

 

住居的重點,指的就是『家』。

 

『家』的概念並不一定完全等同於我們的房子,也許自己的家人還更是重點,家人在哪裡,家才是在那裡。但如果要你畫一個家的形狀,你大概直覺的印象就會繪出:一個兩邊斜斜的屋頂下有個方盒,上面有個門還有個窗,甚至屋頂還會加上煙囪,順便給他冒個煙……雖然現在我們大部分人住的房子,早已不是那個樣子了,但這就是一種『家』的公認圖騰。這圖騰是一種象徵,象徵我們所謂的『家』是一處避風避雨的小城堡,靜靜地安守著我們,等候著我們容身的母體。

 

關於這個守候身靈的母體,法國現象學哲學家Gaston Bachelard巴舍拉曾有段精闢的見解:「家屋是人類思維技藝與夢想的最偉大整合力量之一。如果沒有家屋,人就如同失根浮萍。家屋為人抵禦天上的風暴和人生的風暴。它既是身體,又是靈魂。在我們日夢中,家屋永遠是個大搖籃。」

 

『家』除了是孕育我們成長的一切,也同時是記憶所延展的一切,我們帶著『家』的記憶生存著、闖蕩在世間。特別是兒時對家的記憶,更是帶領著我們,影響著我們對後來人生的許多願景。其實仔細想想,那許多人生的夢想,大都是源自兒時某些片刻的深切印記。我們依循著這些朦朧但美好的感覺,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一又把它們找了回來。那些記憶,那些保護我們安頓的溫床,就是『家』最無可取代的價值。

 


 

從歷史發現恩情

 

居住的問題涵蓋面甚廣,那關於時代的、社會的、經濟的、人文的、地方氣候的、民族習性的等,絕對不只是單一想法能夠解決的事,更不只是建築硬體建設就可以交代完結的事。雖然在二十世紀初,一群理想之士企圖超越地方性而創造了所謂的『國際風格』,以機能、經濟、大量生產來造福全民生活,可是很快的,這種『統一』處理『住』的手段,就又走入歷史了。

 

『住』的問題,真的不簡單!

 

既然如此,那要全面性的討論『居住』的過往歷史,更不是一蹴可及。也許是難度太高,也許是問題與價值都太分歧,以致歷來就不是『知識專家』們想認真面對的議題,所以我們幾乎找不到以『居住硬體』為主角的歷史。

 

這本書很清楚也很認真地面對了這個建築史一直以來的缺憾,補足了這完全是另一種面對『更真實』建築的角度與態度~~~知識,在來到了全民網路的年代,不再是一種價值取向,而是一種享受走向。果然,這是個知識分享的年代,是個不必因無知而難過的年代,是個因知識能彼此交換而繁衍樂趣的年代。

 

因此可以肯定:最原始的智慧,就是最高的智慧。

 

也許當我們從歷史中尋找過往人類的智慧時,特別是這種需要全體認同才肯願意努力合作的事業(建築從來都是一種合作),更能清楚感受到身而為人的存在意義。深讀歷史,總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感恩』起那前人的一切奮鬥呀!

 


 

歷經辯證的建築文明

 

作者在處理如此浩瀚龐大的西洋住居歷史,給出一個簡單而清楚的定調,那就是:石文化與木文化。石文化指的是以希臘羅馬為宗的『古典文明』,木文化指的是以西伯來為宗的『基督教文明』,這兩股文明的交錯競爭到最後的合流,遂成為今日西方文明的基底。

 

『古典文明』與『基督教文明』基本上是兩種相當對立且價值思想相差甚遠的文化型態,但在歷經兩千年的彼此謀合之後,反而生成一股更為紮實有力的強勢文化。就一般建築史的角度看,古希臘與古羅馬所形成的建築形式,一般稱為『古典風格』,也就是書中強調的以『石』為基礎的建築文化,而自東來的基督教在日耳曼民族裡所形成的『哥德風格』,便是以『木』為基礎的建築文化。當然這兩者的發展並不只依賴某特定建材在施做,而是指這種建築型態的發展源頭所造就之成果。『石』與『木』的指涉不光是解釋最原初的材料與其特性,還包含著一種文化的性格與其象徵。

 

石是:實在的、堅固的、恆久的~

木是:聰明的、方便的、迅速的~

 

難得這兩者在遠早之時,便開始彼此交流互通、辯證相補,以致形成今日全世界都以他們所生之形式為圭皋。不容否認,西洋建築確實是此世的主流。

 

如果把當前世人對『建築』的普遍瞭解視為一種『概念』,那我認為這是非常西洋人的東西,這並不是說其他文化就沒有『建築』,或就不值得一提。但將『建築』視為一種社會長期性的文化在經營,是非常西方的概念,也就是說一直以來西洋人都是如此慎重地將『建築』視為自己族國『文化力』的表現,而且幾乎形成某些『共識』。(這共識可能來自早期古希臘古羅馬人就建立出對『建築』的高智慧表現,而影響了西方文化的整體價值。)這點,從『歐元』紙鈔上的圖案,竟選了『建築』當主題,可以清楚印證這跨越族國間的共同語言與共同價值。

 

 

 

 

這書,日本人寫的,寫的是西洋人的事,跟我們住在台灣的有什麼關係?

 

喔,你可知這事有多重要嗎?

只有『看見』別人,才會『認出』自己呀!






台長: river old
人氣(2,027) | 回應(6)|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玩建築 |
此分類下一篇:不該放棄當一個『精神人』的機會。
此分類上一篇:香港紅包與建築錢

無名
只有看見別人 才能認出自己
真有意思的一句話
2009-03-24 12:43:17
版主回應
你立刻看見關鍵句了!
這話,我可是想了非常非常久呢~

THX.
2009-03-24 17:13:22
失溫魚
當閱讀到「家」的段落時...
似乎有如挖掘出深埋心靈之處的「家屋遺跡」...
那種親切、和藹與包容的感覺...
逐漸的喚醒自身該付出的社會責任
「家」給我的領悟
沒想到是如此深刻呀~~~

只是建築文化中的「石」與「木」...
兩者散發的文化性格...
或許與西歐童話的「三隻小豬」流傳有關連
故事中的建築材質的演進
是否隱喻了民族的對立呢?還是科學的比較呢?
稻草是否真的比不過木材...
而木材是否真的比不過石材呢?

話說回來...
現階段
我不會想住稻草屋...
2009-03-29 17:14:34
版主回應
建築與「家」的概念最原始、也最接近。每次我們建築系一年級新生在談到建築時,他們都忍不住地用了「家」來表達,可見那是我們對建築最早最初的一種空間認同。還有一次在社大上課,一堆大人們談起「理想中的家」時,竟然每個人都滔滔不絕地說出自己的想像。如果談論建築有點難,那談「家」可一點也不會沒概念了。

「三隻小豬」是難得在童話中出現『建材』概念的,很有意思。不過以這本書的角度,只是讓石與木二者平行辯證,並沒有從演進的角度切入。

其實我真住過稻草屋呢!
很舒服,還有陣陣的草香哦~~
2009-03-30 16:07:30
失溫魚
異常「土」的東京計画2101
http://www.operacity.jp/ag/exh82/j/exhibition/02.html
2009-03-29 19:44:57
版主回應
哇~這個有意思!這個果然讚!!

多謝分享。
(原來你也走日系風...)
2009-04-03 12:10:45
可樂
謝謝老師也在部落格裡幫忙推薦這本書.
博雅書屋現在也新開了部落格,所以來連結一下網頁.
不過還是忍不住想問一下....那個....ㄟ....嗯...您的書稿....小編我們非常的期待說.....
感謝您啦!
2009-04-24 14:50:07
版主回應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很多人來看看。
另外,
謝謝你們的邀稿,
應該很快就會有眉目了。謝謝!!
2009-04-26 16:56:50
ARFU |築豐設計實業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推薦
2009-05-18 14:56:45
義佬
對於市面上的建築書,有一點我總難理解
為什麼插圖照片常常都是黑白的啊?

建築的顏色也代表建築的個性、表情不是嗎?
別說為了節省印刷成本而如此啊~
2009-05-24 15:55:35
版主回應
這是本日本書翻譯的,
原版本就採黑白印刷,
也許國情不同,畫面效果也有各自的考量,
當初我也曾建議他們應該讓圖的地位更鮮明一些,
但畢竟這書是轉手過的,
台灣編輯掌控權有限。

不過,不過,
好事就靠你了,
相信你未來的書,肯定是多采多姿的!
2009-06-01 14:16: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