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0 15:07:58| 人氣97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未來從建築(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National Space Science Centre-Nicholas Grimshaw-Leicester2001


鈦金屬畢竟不是什麼新材料,新建築只是把它拿到非動態形體的身上,而產生流動的視覺效果。若要論最新的建材,還真是ETFE莫屬。這是一種薄膜構造,利用吹壓空氣充漲,而形成一層如墻壁如屋頂版的隔離層。

這種身輕如燕,薄透如昆蟲羽翼的新建材,已經有驚人的建築表現。英國高科技派建築師Nicholas Grimshaw在『伊甸園計畫(Eden Project)』的大溫室設計,就是採用這種材料。有如一顆顆泡泡圍包的空間,因為出除了自身的鋼架重外,吹氣的球體簡直無重,也因此更可以為大跨距的空間來服務。

建築的實驗顯然沒有盡頭,建築的遊戲卻因新玩具的加入,更顯多姿有味。

↑ Eden Project-N Grimshaw-St Austell-Cornwall 2001

Grimshaw在完成了伊甸園計畫後的隔年,又完成了這棟『太空科學博物館』,同樣都屬於英國千禧計畫(Millennium Projects),是由國家樂透盈餘所贊助。整個博物館陷在一個窪地上,那原是Lecester(位英國中部)當地廢棄不用抽水站的儲水槽,利用其完整的地平面,同時又可結合河岸風光。這種人工廢棄地的再利用,就如伊甸園計畫是覆蓋在已經沒使用價值又光禿禿的磁礦場上。

這個博物館最引人注目,也同時是整個建築群的焦點,就是裡面包裹了一支升空過的真實火箭的觀賞塔樓。這塔台的造型,可說是空前未見,像是一個吊立在空中的蟲蛹,等待羽化的神奇模樣。怎麼會長這樣?怎麼會這麼奇異?設計的人,其實沒有給任何浪漫的說法,只說這看似複雜的形體,其實只用了關鍵的七個點所勾勒出來的,就如畫一個弧,要關鍵的三個點,而立方體要五個點,這裡也不過比立方體多了兩點,所以設計應該還算簡潔。

是嗎?設計的人在解釋自己的創作時,總是喜歡把它說得很容易的樣子,其實私下不知花了多少功夫研究,而我們看到的只是最後的結論,那看似必然又容易理解的,卻是一堆努力、一堆實驗過後的珍貴成果!

不過,形體之所以可以這樣自由彎曲,完全是這新建材ETFE的可塑性使然。建築師將上次在伊甸園計畫用的一顆顆六角形泡泡變形,而成為一條高三米的長形泡泡,且圍著建築繞成一圈,又因為減光需要,還在ETFE上加印了反光金屬印層,讓建築物的外表看起來,呈現一種半透明,卻具金屬光澤的奇特質地。

就像『伊甸園計畫』一樣,這裡的泡泡一樣得隨時充氣,所以每一顆環形泡泡也都連接上小氣管,隨時透過幫浦補充氣壓。這種需透過不時吹氣來照顧的建築構造,到底是不是長久之計?到底符不符合經濟效益?沒有吹氣的時候,是不是建築就不成建築了?這種對建築對人造環境設計時的價值判斷,其實是各有利弊的。一棟建築再使用時本來就需要一定的耗能,不管是內部空調、人工照明或電梯等機器運作,一點幫浦的補壓其實無需太多能源。

再進一步討論,一棟要依賴其他能源才能運作的建築,是不是太不『恆久』了?建築不是本來就應該可以長久使用的嗎?這種對建築有恆久的觀點,其實在人們逐漸有環保概念後,就開始有所轉變。因為大家開始察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地表面不停地開墾利用,最後發現自然竟會反撲。土地的使用是有限度的,不能一而再地蔓延佔用,建築的使用也是有期限的,當它已經不再符合真正的需要,不再有使用價值,那也該是接受死亡,或必須面對再生的時候。這種價值觀是此時此刻,讓使用機能,讓觀美怡心達成,就彰顯出價值了,恆久的要求,豈不是就像人們在求長生不老藥般的無稽可笑嗎?

這種價值觀是很接近佛教常訓示人們要重視『當下』。而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不也說:「無限緊盈握,剎那即永恆。」

↑ National Space Science Centre-Nicholas Grimshaw-Leicester2001

Grimshaw在完成了伊甸園計畫後的隔年,又完成了這棟『太空科學博物館』,同樣都屬於英國千禧計畫(Millennium Projects),是由國家樂透盈餘所贊助。整個博物館陷在一個窪地上,那原是Lecester(位英國中部)當地廢棄不用抽水站的儲水槽,利用其完整的地平面,同時又可結合河岸風光。這種人工廢棄地的再利用,就如伊甸園計畫是覆蓋在已經沒使用價值又光禿禿的磁礦場上。

這個博物館最引人注目,也同時是整個建築群的焦點,就是裡面包裹了一支升空過的真實火箭的觀賞塔樓。這塔台的造型,可說是空前未見,像是一個吊立在空中的蟲蛹,等待羽化的神奇模樣。怎麼會長這樣?怎麼會這麼奇異?設計的人,其實沒有給任何浪漫的說法,只說這看似複雜的形體,其實只用了關鍵的七個點所勾勒出來的,就如畫一個弧,要關鍵的三個點,而立方體要五個點,這裡也不過比立方體多了兩點,所以設計應該還算簡潔。

是嗎?設計的人在解釋自己的創作時,總是喜歡把它說得很容易的樣子,其實私下不知花了多少功夫研究,而我們看到的只是最後的結論,那看似必然又容易理解的,卻是一堆努力、一堆實驗過後的珍貴成果!

不過,形體之所以可以這樣自由彎曲,完全是這新建材ETFE的可塑性使然。建築師將上次在伊甸園計畫用的一顆顆六角形泡泡變形,而成為一條高三米的長形泡泡,且圍著建築繞成一圈,又因為減光需要,還在ETFE上加印了反光金屬印層,讓建築物的外表看起來,呈現一種半透明,卻具金屬光澤的奇特質地。

就像『伊甸園計畫』一樣,這裡的泡泡一樣得隨時充氣,所以每一顆環形泡泡也都連接上小氣管,隨時透過幫浦補充氣壓。這種需透過不時吹氣來照顧的建築構造,到底是不是長久之計?到底符不符合經濟效益?沒有吹氣的時候,是不是建築就不成建築了?這種對建築對人造環境設計時的價值判斷,其實是各有利弊的。一棟建築再使用時本來就需要一定的耗能,不管是內部空調、人工照明或電梯等機器運作,一點幫浦的補壓其實無需太多能源。

再進一步討論,一棟要依賴其他能源才能運作的建築,是不是太不『恆久』了?建築不是本來就應該可以長久使用的嗎?這種對建築有恆久的觀點,其實在人們逐漸有環保概念後,就開始有所轉變。因為大家開始察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地表面不停地開墾利用,最後發現自然竟會反撲。土地的使用是有限度的,不能一而再地蔓延佔用,建築的使用也是有期限的,當它已經不再符合真正的需要,不再有使用價值,那也該是接受死亡,或必須面對再生的時候。這種價值觀是此時此刻,讓使用機能,讓觀美怡心達成,就彰顯出價值了,恆久的要求,豈不是就像人們在求長生不老藥般的無稽可笑嗎?

這種價值觀是很接近佛教常訓示人們要重視『當下』。而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不也說:「無限緊盈握,剎那即永恆。」

↑ National Space Science Centre-Nicholas Grimshaw-Leicester2001

建築師創造這奇形的建築,完全需要藉由新材料的結構特性才得成就。因為EFTE是具彈性的軟質材,對包裹空間自然可以游刃自如。相對的,如果用硬質的建材,反而會非常耗材耗工的去解決各種接面問題。光就比較前面提及Gehry設計的建築的複雜表面安裝,你也許就能瞭解,這種材料的使用是何等的清爽乾脆了。

同樣都是新時代的新建材,同樣都造就新建築的新樣貌,但顯而易見,後者更廉價,更易組裝,更省工時成本,又因它的可控制透明度,還更具視覺發展潛力。

羅馬人將砌石砌磚的技術發展到極致,蓋出像聖索非亞大教堂那般誇張的大尺度。而柯比意和安藤,竟將簡單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發展到不可思議的詩意境地。我們當然很難不期待,這些二十一世紀的新建材,又要把我們的建築帶向何方?

面對未來,你可能偶而會擔憂,但面對建築的未來,我可是難以抗拒地興奮呢!



↑ National Space Science Centre-Nicholas Grimshaw-Leicester2001

台長: river old
人氣(97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玩建築 |
此分類下一篇:問我吧,為何是兩個環? ~來到梧州「騎樓城」
此分類上一篇:看未來從建築(上)

smallhui
應當也是新材質的發明
才能完成 北京的水立方吧
不過 老師 它們的結構應當有所不同吧
2008-07-22 15:32:00
版主回應
是的,觀察力真好!

你終於仔細看我的文章了,嗎?

哈哈~~~

這種材料的結構方式都很接近,
都得要隨時吹氣,
因為這種材料只能拿來用表面建材,
所以是不受力的,
因此,造型也相對的千變萬化。


你,有進步喔...
2008-07-27 18:29: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