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寫這則遊記之前,首先先介紹噶陀黃金五法台的持有者,分別是信雄活佛、莫札仁波切、夏察仁波切、格則仁波切、寧貢仁波切(現為第五世的蔣巴聽列仁波切)。
今天在拜見完莫札仁波切,隨後轉往住在附近的蔣巴聽列仁波切,上師今年才二十歲,也是目前噶陀的活佛之中,普通話講的最清楚的一位囉,所以聽上師的開示,是得到最多最直接,不必透過翻譯就能領受的。
只是為什麼,每次在拜見上師時,凱兄總是都當眾指名,要我發問問題呢?難道他不知道我不學無術嗎,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勉強提出一些笨拙的事情問囉。
別看仁波切年紀輕輕的,可是他的開示也是一樣寶貴不已,而且真的令人受益無窮,茲將當時所提之問,與各位分享,為免個人錯會了上師之意,而誤導大家,在此還是請各位仁者,能不吝提指教讓森能改進,並能親自問自己的上師藉以釐清真相為荷。
問一、在台灣的中心,大部份都以長期辦法會灌頂為主,少有辦理開示等教學課程,請問仁波切對此的看法為何?
師答:其實依個人的見解,是較喜歡做開示,因為這樣才能讓弟子得到更多的了解及學習,例如:目前噶陀學院的喇嘛們,也常如此對上師反應,希望哪位上師對某本尊有專修者,能針對該本尊修法,來多做開示講解課程等。
再來,像五明佛學院也很不錯,雖然我本身沒有接觸過,也沒聽他們的課程,可是他們的教學方式,也能利益許多層面的人。
問二、許多弟子都很喜歡「加持」一事,可否請上師針對此事開示。
師答:其實「加持」,是上師將平日的修持功德,與弟子分享,希望弟子能明白,所謂的「加持」也是希望弟子能夠更了解法教為主,而這也只是一個善巧方便法。
因為上師會針對,每位遇到不同煩惱的眾生,給予不同的加持或修法,而這都是一種慈悲心的行為,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弟子,能夠因此對法教更具信心,進而更加認真學習之。
問三、其他傳承上師都有預言轉幾世,請問噶陀的黃金五法台也會如此嗎?
師答:基本上黃金五法台的上師,是否繼續轉世,皆要看當時代的因緣,而上師們將視因緣是否具足,來決定是否轉世。
問四、今早曾問莫札仁波切,仁波切累世都以帶領閉關房為主,以後也將繼續為此努力著,請問仁波切您個人最主要的佛行事業為何呢?
師答:其實莫札仁波切他是自謙的說詞,他不只對閉關房的付出心力而已,其實他對於噶陀傳承有很大的貢獻,不管在各方面,許多噶陀大大小小的事,莫札仁波切無不一直盡心盡力的護持著。(聽到此內心很感動,感動著上師們彼此間的和諧及圓融)
問五、請問上師,其他傳承的仁波切都有一主要的法王,而其傳承上的轉世活佛也分散各地,也有各自的寺廟要照顧,那噶陀的黃金五法台都如何處理呢?
師答:基本上黃金五法台的上師,都是共同來護持著噶陀傳承,許多事都互相討論並學習著,因此彼此間並沒有任何分別。
問六、面對「現代」一事,仁波切的看法?是否會對法教有任何影響呢?
(可能我的問題有點拙,所以上師再次復誦問我,是否想問,法教是否會因為現在社會變遷的結果,而有所不好的影響呢?我連忙答:是的)
師答:其實現代化並沒有不好,而且我們也可以學習新的事物,以更方便且符合眾生的方式來利益大家,而妳所問的是,怕的外在的雜染太多,會影響行者們的心性吧。
事實上,對於一位已在法上,有一定功夫程度者,這些都不會對他產生影響,只有那種根機不穩者,才會因外在的種種誘惑,而對其修行產生不良後果。
後來,因為在蔣巴聽列仁波切的房門外,有著一批批等著拜見仁波切的殷切弟子,因此我們就匆匆告別上師,並預約再次拜訪,隨即打道回府囉。(仁波切很慈悲,我們實在佔用太多時間了)
※黃金五法台分別是:(感謝凱兄提供資訊)
1.信雄活佛
2.莫札仁波切
3.夏察仁波切﹝扎拉寺主數年前已經圓寂,尚未找到轉世﹞
4.格則仁波切﹝多在印度、尼泊爾、馬來西亞弘法﹞
5.寧貢仁波切﹝現在為第五世,名字為蔣巴聽列仁波切﹞
※問事情時,最好能針對佛法而問,最好不要站在以論是非或者話家常的方式,以免擔誤上師寶貴時間,因為藏傳佛法的仁波切都是身兼數職,負擔全寺的開銷及解決生活種種問題等。
※其實親近上師都很好,只是身為弟子的我們,應當要自知分寸,及不宜打擾上師太多時間,並多體諒其他師兄亦是難得上山一趟,因此要能看狀況,適時的拜見及離開。
※此照是尊貴的 第五蔣巴聽列仁波切,是黃金五法台之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