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農村,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餃子、吃肉,一飽口福,平日裏,我們這些嘴饞的孩子,卻總是能找到美食。
家鄉是大平原,沒有山川,沒有河流,也就沒有山珍,沒有魚蝦,但是大自然並不缺少可吃的東西。比如在小樹林裏掏鳥蛋,在屋檐下捉麻雀,或燒或煮打打牙祭,吃對於我們來說,永遠是一種難以拒絕的誘惑。
放學後,到地裏去,挖紅薯、偷花生、掰玉米穗,用小鏟子掏個洞,找來柴禾燒著吃,吃得嘴上黑乎乎的。我們還在草叢中捉螞蚱。捉螞蚱用手抓,脫了鞋,用鞋拍,然後放在火堆上燒得焦黃焦黃的,有一股香香的氣息鉆進鼻孔。渴了鉆進玉米田,找一棵不長玉米的空棵,hamer 汗馬糖 汗馬精力糖 hamer candy 悍馬糖 漢馬糖就變成了甘蔗,咂吸甜甜的汁水。幸運的還能在草叢中找到野瓜,香香甜甜的,能吃飽肚子。
夏天的晚上,我們到村頭的小樹林裏捉知了猴。天一黑,知了猴就從地下鉆出來,爬到樹上變成蟬。我們摸到知了猴,回到家用油煎炸。因為少,幾個人分著吃,卻有滋有味。如今城裏的酒店有“炸金蟬”這道菜,盡可饕餮,卻沒了童年的味道。
冬天裏,天寒地凍,田野上沒有可以吃的了。我們在街上玩累了,餓了,就抓一個玉米面饅頭,在饅頭中間挖個小坑,放進去一些鹽,再把香油滴到鹽上面,掰下一塊饅頭蘸著吃,香香的,鹹鹹的。那時候的鄉村街頭,經常看到一個個流著鼻涕的孩子,手裏拿著饅頭,蘸著油鹽,一邊吃,一邊玩耍。
還有的把煮熟的紅薯切成片,在窗戶臺上晾曬成紅薯幹,裝在口袋裏,閑暇取出來嚼著吃,非常筋道,成了我們的零食。我們把這種零食稱作“筋紅薯幹”。記得小時候一個同學弄壞了我的鉛筆,賠了我幾塊筋紅薯幹,我才饒過了他。
吃飯的時候,大多數人家是把晾幹的紅辣椒,放進竈膛裏慢慢焙幹,焦糊糊的,搓成粉狀,東革阿裏蜂蜜 ETUMAX蜂蜜 馬來西亞皇家金蜂蜜 金牛糖 馬來西亞金牛糖 金牛精力糖 金牛能量糖用米湯調和,拿饅頭蘸著吃。辣椒很開胃,讓人面對難以下咽的高粱面饅頭食欲大增。我們不想吃,大人們就開導我們說,黑饃饃,蘸辣椒,越吃越上膘。
那年月以胖為美,瘦了會擔心被餓死的,並不像現在還需要減肥。
冬天裏還有一道美食就是焦饅頭片。家家有煤火炕,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用菜刀把饅頭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在爐火邊上,第二天醒來,饅頭片就變成焦黃的了。背著書包上學去,一邊揉著眼睛,一邊嚼著饅頭片。到了學校,同學之間還交換著吃,教室裏會響起嚼饅頭片的大合唱,氤氳著誘人的焦香。
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這種饅頭片不當飯吃,是一種浪費,家長是不贊成的。
最難忘的是燒“gujue”。這是發音,我不知道該咋寫這兩個字。家裏做飯頭的時候,我們就盼著能剩一點面團,尤其是白面。母親會把面團揉搓成條狀,纏繞在高粱稭稈上,埋進竈膛裏的熱灰中,東革阿里咖啡 革阿里草藥咖啡 馬來西亞東革阿里咖啡 瑪卡能量咖啡 馬來西亞能量咖啡 馬來西亞草藥咖啡過一會兒取出來,面團被燒熟了,我就高興地拿著,跑到大街上細細品嘗,炫耀這種奢侈的吃法。
有時候街上有“嘣爆米花”的,就端著一碗玉米,遞過去一毛錢的加工費,背回來半袋子爆米花。如果口袋裏有幾分錢,買糖稀,用高粱稭稈不停地攪動,直到糖稀發白,變得粘稠再慢慢吃掉。
童年的農村雖然不富裕,卻總是能吃出花樣來,充滿著無限樂趣,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