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用 FB 生日密碼來測到底我適合哪個行業
沒想到一測出來竟然是..............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2/ouyanghsin/19/134764305541/)
就跟大家說我愛演戲不是浪得虛名
在朱銘美術館只能用 "演很爽" 來形容
嗯
不過下週末又要去爬山
對方是個比較嚴肅的宅男攝影師
能不能拍出好作品
就要看運氣了
Anyway
回到正題
在太極廣場
因為很空曠,遊客也不多
草皮也可以讓遊客在上面走動
這就是人不多的好處
下一站是人太多的野柳
人一多,照個相又要排隊,快排到時
看到有大陸客插隊
貴婦馬上變潑婦 ![](https://photox.pchome.com.tw/s08/forumdirect/3/124393033654/)
在野柳女王頭前面上演大罵不守規矩大陸客的戲碼
把攝影師都嚇到了
一直要我別激動
息怒息怒
Again
我又離題了 (快轉)
來看看太極廣場其他的創作
來點瑜珈招式
彌補我在汐止大尖山無法做瑜珈的遺憾
這招叫做舞蹈式
證明我的骨頭還算軟Q
下次可以考慮以下這些招式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2/ouyanghsin/19/134764249012/)
這個太高難度
動作也不太優雅
就算了吧
重點在
我也撐不起來啊!!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2/ouyanghsin/19/134764249699/)
來幾招印度舞老師教的舞步
這些都是最近在學的哦
幾位男大學生在這雕塑前比劃
貴婦一出馬
便知有沒有
但這招比較像是功夫
不算是太極
(話說我也沒學過太極)
這招本來想跟攝影師一起比
但天氣太熱
旁邊又沒有大樹納涼
只好放棄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2/ouyanghsin/95/134760137972/)
有一條小徑通往慈母碑
這裡很適合打坐
本人來親身示範一下
樹下涼風徐徐
連表情都變得溫柔起來
謝謝髮型師
每次都要想很多編頭髮的造型
休息片刻
在綠方塊茶屋前的雕塑
一般若是家庭出遊走到這個地方就已經累到像雕塑上這些人的模樣
所以呢
不想曬太陽的遊客
可以進去綠方塊茶屋喝杯茶
吹吹冷氣
很棒的解說志工
我只聽他講兩份創作
但他的解說都非常的詳細
大推 !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2/ouyanghsin/95/134760135845/)
又在演了
在雕塑上
朱銘都有貼上名字
沒記錯
這個女海軍貼的名字是 : 紀文惠
上網一查
發現是個女明星來的
也發現有一位女兵貼的是龍應台
降落傘這裡也有一排
2008 年在圍牆外面看到的就是這個大型創作
人間系列 - 三軍
這地方叫做
人間廣場
表情都好木然
這我就學不來啦
曬包包
發現 LV 包包有一個好處
就是一些很難配衣服顏色的如 (Tiffany 藍)
拿 LV 包包來配就對了
魚目混珠
石雕創作
大多是女性
這是朱銘在紐約創作的作品
人間系列
這群白白的人單腳站立
主題叫做
來跳舞吧!!
我沒有亂掰
解說志工告訴我們的
這些人的確是在跳舞哦
學舞蹈會讓人肢體語言豐富
以後我若是生了小孩
也會希望她來學跳舞
這創作叫做下班後的上班族
我去過紐約
街上與公園蠻多長的像這樣的上班族
一個人或坐或站或抽煙或放空
表情很疲憊
朱銘有抓到神韻
厲害
關於朱銘的生平可以參照維基百科
我這邊截取一段
朱銘(1938年-),出生於台灣苗栗縣,本名朱川泰。15歲初從李金川師傅學習傳統廟宇的雕刻與繪畫,30歲拜入台灣雕塑界大師楊英風門下,朱銘融合傳統木雕與現代雕塑的精神,逐漸發展出超越兩者的獨特風格。1976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首次個展,創作了〈同心協力〉等以台灣鄉土為題材且又富含生命力的木雕作品,當時正值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議題沸揚之時,因此受到了藝文界熱烈的迴響。其後,朱銘融合文化精神與太極招式的「太極系列」作品,更確立了朱銘在雕塑界的地位。以個體或群體為題材來表現人間百態的「人間系列」,則展現了高度的調和性,以及多元利用陶土、海綿、銅、不鏽鋼、保利龍等新媒材的嘗試與挑戰。
自1977年在日本的首次海外個展開始,朱銘積極地前往亞洲、歐美等國外舉辦展覽,加上1997年應邀至法國巴黎中心的梵登廣場以及在其他國家的公共空間的戶外展出,成就了朱銘在世界藝壇的地位。朱銘更在1999年於台北縣金山鄉創設了一座戶外雕刻美術館—「朱銘美術館」,讓他的作品與自然環境相互呼應。朱銘的作品表現中深藏東方之精神性,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獨特藝術表現,更對於創作不斷追求革新的旺盛企圖,為台灣美術界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生活即藝術
藝術即生活
在尚未去過朱銘美術館前
我對公司前面那尊銅雕一點感覺都沒有
到底是誰刻的,完全不想關心
只覺得舊舊
一點兒都不討喜
一直到最近我發現這天天見面的藝術品
似乎有點眼熟
好像在哪裡見過耶??
原來這是朱銘的作品
太極拱門
有分大隻跟小隻
大隻就是放在朱銘美術館的廣場上的石雕
(拍照時忽略要拍太極拱門,因為一直都有遊客在前面拍照,所以這張是網路找圖的)
放在公司前面這尊是銅雕 (這張也是網路找圖的)
來源 : http://www.leisureart.com.tw/traditionalchinese/public/artwork_detail.asp?ArtworkID=519
目前一尊要價 九百多萬的台幣
看來我真的很沒有藝術細胞
一千多萬的作品放在公司
天天看
完全不知道它的價值
而這尊銅雕甚至被國民黨連戰送給北京胡錦濤的見面禮呢!
http://ravenel.com/artwork.php?id=302&lan=tw
其實這是兩個人在打太極
最初的作品中間是有空隙的
到最後就連在一起了
大隻的石雕甚至連人都不雕刻了
直接呈現一道拱門的狀態
這是我上網研究的心得
很開心
只是去一個地方
事後的研究可以發掘這麼多
對我來說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其實本人平時生活很粗線條
只關心眼前的細瑣事情
藉由旅行
不管是國外或是國內
得到另外一種新的想法與看法
再藉由 BLOG 的分享去做更深入的自我探討
畢竟寫出來的東西不可以太隨便
這是我對自己的堅持
以上是太極拱門的分享
再回到美術館的室內展
體操
這個有意思
哈哈哈
出了館外
也有創作品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2/ouyanghsin/95/134760129639/)
我們準備回到入口搭車了
這是從朱銘美術館往金山萬里望去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2/ouyanghsin/95/134764281392/)
本來以為他是貝多芬
沒想到是科學家法拉第
這一區叫做科學園區
有很多科學家的雕塑
走廊也畫的很美
朱銘美術館佔地約11甲,目前開放8甲左右
先從山上往山下走
再從這個走廊往山上走
只要不是大熱天
其實都蠻好走的
一點都不累哦
蠻適合親子遊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