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課時別人幫我拍的照片
都過了一個多月才貼上課講義內容 ^^(實在是太忙了)
對印度的文化
我比較著重於1.舞蹈2.衣服3.音樂
電影跟風土民情則在其次
不貼不看
貼了就會看
當然也是給一些喜歡跳印度舞的水水們大家一起研習與精進囉
資料來自拉納傳奇的老闆娘
~~~~~~~~~~~~~~~~~~~~~~~~~~~~~~~~~
從印度舞蹈認識印度歷史文化 講師:台北印度音樂文化中心 吳德朗
開場:由深靈舞窟 Sonia 老師表演印度舞
第一章:遠古人類不謀而合的儀式
印度最早的舞蹈可追述到史前時代在印度比姆貝特卡Bhimbetka的岩洞,這比姆貝特卡石窟是指分佈於600公尺高地上500餘座的洞穴。洞穴內部發現古早人類從3萬年到3千年不同世代的壁畫,並己於2003年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遺產。在澳洲、法國都被發現近似的岩洞壁畫中,有非常多舞蹈儀式的石刻畫。古早人類對自然環境週遭不理解,無法阻檔洪水猛獸,由害怕、敬畏,逐漸發展出萬物皆有神的泛靈信仰,由信仰演變的儀式舞蹈,如西伯利亞、朝鮮半島、日本、美洲印第安人、非洲、到中國少數民族薩滿信仰Shamanism,非洲人的巫毒儀式舞蹈不謀而合。儀式舞蹈並非出於審美觀點和娛樂的需求,而是借由舞蹈,表達宗教情懷,對神靈的敬意。舞蹈或是在神的力量的感召下起舞,愉悅神明而舞。至於逐水而居及畜牧時代,慶豐收的豐年祭,聚落的爭戰的戰舞,印度舞蹈的進化,相信和其他族群皆有相似之處和可循的脈絡。
第二章:印度河文明到吠陀時代歷史軌跡
1922 年,英國考古學家汹馬歇爾的助手胝印度考古學家班納吉纡在”摩享佐達羅”發現約5千年前,”摩罕達”為人類最具規模,足可可容納20萬人口之城市文明,當時挖出了印章、碼瑙、象牙、銅及有鼓的雕像,其中出土的青銅像舞者清析可辧,震古鑠今。
“在梵的夜晚,自然是無生命的,它不能跳舞,除非濕婆要它跳”
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身披甲胄,駕印度次大陸前所未見的戰馬,穿越過興都庫什山脈,建立了吠陀時代,逐漸取代了印度河文明。原本以太陽、雷雨、風暴、水、火等自然崇拜的對象,由因陀羅(Indra)雷雨神,又逐漸和印度本土的文化結合,變成婆羅門教,即為印度教的前身。崇拜大梵天、毗濕奴、濕婆神。毗濕奴神十大分身,奎師那神(Krsna)和拉瑪(Rama)成為印度舞蹈最受歡迎的舞碼。破壞神濕婆之開天壁地的宇宙之舞,成為印度的舞神。
第三章:印度舞蹈基石:第五吠陀《樂舞論》
西元前1500年的《吠陀經》中的飛天神(Apsaras),為追求永生只能不斷的舞蹈 和以跳舞、唱歌為生的種姓”,見證舞蹈是天界地界不可缺少的地位。
相傳古時侯,文字書籍,為少數婆羅門的特權,於是諸神向造物天神大梵天(Braham)請求補救,於是創作這本《樂舞論》又稱第五吠陀。《樂舞論》成書年代約在西元紀年前後。《樂舞論》開宗明義闡述舞蹈與戲劇不分家。《樂舞論》是人類有關表演藝術,最完備的論述。作者婆羅多,中認為舞蹈是神創造,為神服務的。全書共分37章,書中有關劇場、舞蹈、情境、詩律、語言、修辭、分類、結構、體裁、風格、化裝、表演、角色,音樂。其中對印度舞蹈中,如何在不同角色,將內心的感受的情緒變化稱為Rasa拉沙,這拉沙(Rasa意指『美感經驗』)分別為特徵(Shringara Love 愛 Hasya - Mirth 歡喜 Veera - Heroism 英雄氣概 Roudra - Anger 憤怒 Bhayanaka - Terror 恐懼 Bheebatsa - Disgust 厭惡 Adbhuta - Wonder 猶疑 Karuna - Compassion 慈愛 Shanta - Tranquility 寧靜心)
成為後代印度古典舞蹈、音樂和戲劇的典範,直到今天亦然如此。
第四章:神話史詩的傳奇
印度舞蹈和印度神話史詩密不可分,諾貝爾詩人泰戈爾驕傲的說:「幾個世紀,幾個世紀不斷地過去了,但是《羅摩衍那》(作者蟻垤Valmiki)仍然是印度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的泉源。每天每一節慶,從鄉村到城市,從城市到皇宮,均離不開《羅摩衍那》的影響。印度古典舞蹈如”卡塔卡利”等舞蹈和地方舞蹈、民間慶典、戲劇最常見的劇碼。
《羅摩衍那》是有關印度毗濕奴神化身羅摩(Rama)與 妻子息坦 Sita悲歡離合的故事為主,書中貫穿古代宮廷和列國之間的鬥爭。 藉故事的發展,彰顯人性的善與惡、人、神與惡 魔、背叛與忠誠、貪念與無私、情慾與貞潔,而華麗的宮殿、美麗的山川景色,涵蓋所有戲劇的原素,令人百看不厭。
西元前後,透過印度教婆羅門、佛教僧侶的東傳和南亞和中亞諸國,對當地文化產生莫大的影響。古代中國的佛經,也曾多次提及此書,在雲南、西藏、蒙古、新疆地區也都有不同版本出現。此外《羅摩衍那》也深深影響泰國的寺廟、吳哥窟石刻,印尼的皮影戲到東南亞的戲 劇舞蹈,從民間到宮庭共通的劇碼。
《羅摩衍那》己於2005年為聯合國指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深受《羅摩衍那》影響,12世紀來自奧利剎邦的甲亞地瓦(Jayadeva)所寫的”牧羊女之歌”(The Gita Govinda) 詩歌集,這本以以奎師那(Krsna)與 牧羊女拉達(Radha) 風流韻事浪漫戀情為主題的劇情詩,搭配印度工筆畫,亦然膾炙人口,成為印度舞蹈不可少的舞碼;特別是奧地西、卡塔克、酷奇普地等舞蹈,決對不能沒有”牧羊女之歌” 的表演。此外和《摩訶婆羅多》並列為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有74,000 頌,為世界上最長的史詩(相當《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總合的10 倍)亦是印度戲劇”卡塔卡利”、梵文劇”苦力雅坦”的劇本之原。世人熟知的《薄伽梵歌》只是其中第六章而已。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己將《薄伽梵歌》列入必修課。
總之,印度舞蹈、史詩是一體兩面,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我!如果你要瞭解印度舞蹈藝術,你不瞭解史詩和舞蹈的關係,你是很難體會印度舞蹈及文化藝術精髓,更別說進入印度人的心靈世界!
第五章:宗廟之舞
“迪娃達西”(Devadasi)在印度的原意指”神的僕人”專指在印度寺廟跳舞給神的女性舞者;女性舞者不僅跳舞,也可唱歌及彈奏樂器;一如日本的藝妓;多才多藝,”迪娃達西”可說是印度最早的專職藝人。
約在公元時期,很多梵文的古籍己有不少有關”迪娃達西”的表演生涯的點點滴滴;特別在南印度;”迪娃達西”享有很高的地位。當時印度南方的焦爾王國國力強盛,一連幾個世代熱衷建寺蓋廟;在鼎盛時期,她們是接受國王供養的文化菁英,
各種儀式祭典,慶典莫不仰賴”迪娃達西”獻舞。
第六章:伊斯蘭的變革
迪娃達西的傳統,走到十世紀後,來自中亞的伊斯蘭教的相續入侵及到了16世紀來自中亞信仰穆斯林教的”巴布爾” (Bâbur 1526-1530)在德里建立蒙兀兒王朝,印度寺廟不容於穆斯林教徒,於是”迪娃達西”逐漸式微;此時,有些印度幸存的寺廟舞者,只好以男扮女裝來跳舞;如在奧地西舞,如今仍保有男扮女裝的遺風,就是礙於當時形式所迫的傳統。
第七章:異文化的淬變
印度蘇非舞又稱迴旋舞(Sufi Whirling),是源自於阿拉伯半島在西元7世紀到八世紀中興起之伊斯蘭教的神祕主義的道團。西元11世紀初,由入侵印度的伊斯蘭的阿富汘和突厥人帶到印度次大陸。
伊斯蘭教徒入侵到印度,蘇非也隨之帶到了印度,當時在德里統冶階級獎勵印度人信伊斯蘭教,摧毀印度教的廟,造成衝突不斷,令印度教徒,陷入國破教亡的痛苦深淵。
蒙兀兒王朝第三世”阿克巴”皇帝(Akbar 1556-1605),娶印度教徒為妾,在朝重用印度教徒,力主族羣融合。阿克巴是遜尼派信徒,他更愛進蘇非修道院,分享蘇非音樂舞蹈的喜悅。深謀遠慮的”阿克巴”支持和蘇非舞(Sufi Whirling),,延攬了印度教和蘇非的伊斯蘭的樂師,其中最有名的樂師”彈仙”主導皇室音樂,從中亞阿拉伯的音樂、舞蹈、將13世紀的蘇非詩人魯米(Mawlana Jalaluddin Rumi 1207-1273)詩歌,從新整理,成為北印度興都斯坦的濫觴。蘇非舞也適時融入印度卡塔克古典舞蹈,成為最受歡迎的宮廷舞。
卡塔克古典舞者,從小被送到宮中,唱歌、習舞,禮儀和如何款待王公貴族,這為《舞姬》稱為Tawaif神似日本的藝妓。這原來是印度教的宗廟之舞的卡塔克舞蹈,以Gitagovinda奎師那和牧羊女的戀情為主軸,以嘻戲人間(lila)之世俗戀情,注入蘇非的廻旋舞,終虜獲主人的芳心,但從廟堂之舞的迪娃達西,轉變成宮廷舞,成為印度人的美麗與哀愁。
第七章:可敬的大師
由於印度宗廟之舞的”迪娃達西”傳統,隨印度教的迫害,搗毀了寺廟,蹂躪了”迪娃達西”,於是”迪娃達西”逐漸未落。卡塔克舞蹈因”阿克巴”大帝的懷柔政策轉變成宮廷舞得以安身立命。不幸到了他的玄孫,”阿朗扎布”,是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登基後將宮廷舞及樂師全部逐出皇宮,和南方的”迪娃達西”一樣流落街頭。為了生計不得不眉俗,成了慶典或私人宴會的花瓶,向下沈淪,數百年,是印度古典舞蹈最黑暗時代。直到20世紀前後,印度很多有志之士,發起了印度文化復興運動,從新從《樂舞論》及舊書卷,寺廟的刻畫,碩果僅存的大師的田野調查考證,對古典舞蹈重整改造,找回印度古典舞蹈的新生命。歷經百年,印度政府和公私機構,和數不清絡繹不絕的大師的共同投入,印度古典舞蹈,終於有今天典雅的樣貌,不僅在印度,也倍受世人的敬重和囑目。
第八章:歷久彌新的印度舞蹈:舞蹈形式和風格
印度舞蹈、音樂、戲劇是不分家的,統稱為’山吉他’(Sangita)。印度古典舞蹈有卡塔克舞(Kathak)、曼尼普利舞(Manipuri)、酷奇普地舞(Kuchipudi)、奧地西舞(Odissi)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摩希尼亞坦(Mohiniyttam)、卡塔卡利(Kathakali)這些不同的舞蹈各有其特色,相同的是依循《樂舞論》的規範,結和在地民間的舞蹈中發展出來的。印度舞蹈和印度教的各地信仰也影响舞蹈的取向,如婆羅多舞是以濕婆神(Shaivite tradition)為主,奧地西舞、卡薩克舞、酷地普里舞則以維希奴(Vaishnavite tradition)及其分身之奎師那神為主。至於摩希尼亞坦舞亦以維希奴故事居多。
第九章:放諸四海皆歡迎的寶萊塢舞蹈
到了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時代,印度電影中的載歌載舞,即是源自蒙兀兒王朝之宮庭舞蹈的概念或民族舞蹈,結合西方好萊塢的舞台表演和編曲和電影手法編導而成。從黑白到彩色,到了90年代,豪華大卡司的載歌載舞的場景,配合更先進的拍片攝影器材,電腦合成,令觀眾眼睛為之一亮,到了2002年的寶萊塢生死戀(Devdas),風靡世界,除了如”梁祝”悲不可抑的悲劇感人肺腑外,歌舞場面功不可末。從此奠定”印度寶萊塢舞蹈”的風格和地位。
在舞蹈的表演通常是有一羣舞團,為男女主角伴舞,在變化上比西方多彩多姿,曲風-音樂原素仍然是非常印度,但在編曲有很豐富的西方調式,讓年青人或西方人更容易接受。百年的印度電影,蓬勃的發展,如今印度電影工業名列世界的前矛,載歌載舞的印度舞蹈,成為印度電影最重要的賣點,令世人為之驚艶!透過精緻編舞和高科技設備”如今”寶萊塢舞蹈”已風靡世界!
第十章:從印度舞蹈認識印度歷史文化
印度舞蹈的歷史遠源流長,從遠古祭祀儀式到吠陀時代,印度廟的迪娃達西,走過塔外夫《舞姬》,到浪跡天涯掉入紅塵的宗廟之舞。終於在20世紀的復興文藝運動中重生,不僅回到廟堂,也登上舞台,走向全世界。印度舞蹈和印度人的信仰息息攸關。印度舞蹈和音樂戲劇,活化了印度的史詩文學,更充份反應了印度民族文化的獨特性。
不同地域及歷史時空的演進,產生不同風格的舞蹈,每一種舞蹈,又代表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有淨化人心的功能,亦是印度人世俗生活最重要的寄託。随著永不停歇的宗教節慶,不僅表示對神明的崇敬,憮慰人心,也帶給人民的歡樂。印度舞蹈充分展現民間草根之生生不息的力量。世人從印度音樂、舞蹈、戲劇,認識印度文化是最愉悅的體驗。
印度舞蹈透過宗教,它深深地影響了古代的中國和印度文化圈的南亞諸國。從印尼巴里島、高棉、泰國、雲南,整個南亞,至今仍然看見印度舞蹈的烙印。印度舞蹈,不僅是印度文化遺產,亦是人類古文明的一環,將印度舞蹈放在更寬廣的視野,更突顯印度舞蹈的普世價值,欣賞之餘,值得我們探其究竟。
詳細上網:http://blog.roodo.com/india_porta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