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學獎公布,今年諾貝爾獎名單已經確定。美國總統歐巴瑪獲頒和平獎,最令世人跌破眼鏡,爭議最甚。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高錕,是物理學獎三位得獎人之一,由於他同時擔任我國中央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人世界不但新聞報導篇幅遠大於其他科學獎項,還做起華人得諾貝爾獎的種種文章。
高錕生於中國上海,後移居台灣、香港,再前往英國深造,同時有英美國籍。有關高錕的華文報導,較平實的提到他是「華裔」;稱他「華人」,也不算太離譜;把他當做「中國人」,或有如台北一家報紙為他冠上「上海人高錕」,就屬明顯誤導。
類似狀況,發生於去年諾貝爾化學獎。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教授錢永健是化學獎三位得獎人之一。這位在紐約出生的華裔科學家,面對中國記者「你是中國人嗎?」「會不會說中文?」「你的成就對中國科學家有什麼意義?」等提問,以英語回答:「不會說」,「我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我不是中國科學家!」據報導,錢永健的答話讓一些中國記者頗為感冒。
民族、霸權主義作祟
連續兩年諾貝爾獎與中國人的相關新聞,凸顯不論台灣、中國,尤其政媒兩界,都存在一種心態,亟欲把世界上榮耀的事,與中國人拉上關係。這種心態,如果僅出自與有榮焉的感覺,屬於「牽親引戚」的虛榮,雖然不合現實,招致自討沒趣,尚不足為患。這種心態,如果不理性地與民族主義、霸權主義結合,即不免導致強迫他人當中國人,既常為極權統治幫凶幫閑,絕非「和諧社會」的正辦,也會帶來災難。
選擇當什麼人,基本上屬於個人權利,應由公民自由決定。根據普世價值與國際公約,個人有進出本國的自由,進而得以有居住外國、選擇改變國籍的可能。有如與高錕同時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柏伊爾(Willard Boyle),也同時持有美國與加拿大國籍。通常,即使現實上有許多限制,人們總是從落後社會移往先進地區;特別是自由、民主、富裕的國家,歷來最受移民青睞,反映人類上進的基本特質。
這種人民自由選擇的本性與特質,對於國家當局往往形成莫大的考驗。主政者善待人民,造就自由、民主、繁榮的生活環境,是其基本道理。例如美國,相對符合理想,近兩百多年來,乃能吸引全球各地人民,前往開拓移居,尋求美國之夢,形成共同價值與認同;甚至還有許多非法移民,為了當美國人而千方百計闖關。
相形之下,當代中國,總是強迫他人當中國人。事實上,儘管孔老夫子曾經提出「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道理,但「說一套、做一套」一向是中國文化特色,孔子相對「王道」的說法,不但絕少落實,強迫他人當中國人的霸道,還根深柢固表現於中國文化社會政治之中。
領土血緣說 國際不安
強迫他人當中國人,論調與手法林林總總。領土說最常見,宣稱當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其憑據,甚至可以上綱到只因古籍曾經提及某地,就把它列入「神聖領土」;居住其上,不管意願,都是中國人。血緣說也很流行,只要略具漢人血統,莫不盡歸中國人,「炎黃子孫」是此說的神話之一。如有不從,則以「數典忘祖」攻之;有如評論家金恆煒所指出:水不濃於血,殺無赦。
這些論調,既不合事實,也不文明。從常識說,領土血緣說如果成立,如今美國人還是英國子民,世界上兩百多個國家,當初都不該脫離帝國或殖民母國獨立,全球只應有人類始祖阿荻(Ardi)所生活的非洲衣索比亞一國人。事實上,近代國家形成的普遍基礎,是人民共同體意識,以共同意志建立自己的國家。正如美國政治學者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強調,美國人的國家認同,主要在於政治理念與體制。
中國崛起 更惡名昭彰
中國近三十年雖然崛起,改走資本主義路線,讓一部分人富起來,也使更多人以當中國人為榮。但是,中國人民再不濟,再具「中國特色」,也不致只有向錢看,認同並長期接受一黨專政的極權體制。
不妨看看中國人如何看待自己。作家鍾祖康兩年前在《來生不做中國人》一書,引據中國網路民調,高達三分之二人民「來生不願做中國人」,主要原因包括:中國沒有自由,中國人缺乏人的尊嚴,在中國上不起學、得不起病、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做中國人感覺活著很憋屈,甚至連死都死不起。最根本的,不做中國人,因為「不願意被奴役是人的本性」。正因如此,連中國標榜建國六十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濟濟大牌明星也經爆料,有二十一人持有外國國籍。
除了升斗小民及明星,年輕時曾加入人民解放軍的作家倪匡,九月底接受香港電台專訪,重申他「今生不做中國人,徹底失望」。倪匡認為,共產黨近年有改變,不過是變得更壞,變成最壞的資本主義。同時,中國儘管出現有錢階級,卻不像西方社會的中產階級,要求民主、自由,「反而更加投靠極權,冀望得到更多利益」。
這些今生來世不當中國人的心聲,癥結當然是中國主政者未能善待中國人。不論政治民主、公民權利、新聞自由,中國在國際排名都屬末段班;迫害異議及維權人士、法輪功成員、圖博人、維吾爾族,堪稱惡名昭彰。尤其去年北京奧運及本月國慶,戒備森嚴,把中國人民當成大敵,正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寫照。
戰前在台灣出生、現今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都曾是日本人。民主化之前的台灣,主政者同樣強迫台灣人當中國人,且經由政治壓制、教育及媒體的文化思想「去台灣化」洗腦,台灣人無以自由選擇當台灣人,不少人反而「我們中國人」琅琅上口。儘管如此,蔣經國晚年「我也是台灣人」宣之於口,顯然已有揚棄大中國沙文主義、融入台灣之心。類似蔣經國這樣醒悟,且經過民主化演變,如今認同台灣、自視台灣人已成絕對多數。
威逼台藏疆 大國自損
民主台灣,包容仍自認中國人的少數,但應以加強鞏固共同意識與認同為要務,捍衛當台灣人的自由權利,抗拒強迫他人當中國人的各種勢力。相形之下,崛起的中國,只有如美國對待波多黎各、加拿大看待魁北克、丹麥善待格陵蘭,以民主之道處理圖博及維吾爾問題,不強迫他人當中國人,方可能造就和諧社會,成為文明而受尊重的大國,並有效說服今生來世不當中國人的人民。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