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29 08:47:57| 人氣16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告 不是簡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論告 不是簡報

◎ 吳景欽

台北地院針對吳淑珍案進行最後辯論,檢方罕見的以媒體所採集的資料,來為論告基礎,並以「辜負人民所託」、「貪婪的最後界限是司法」等等感性的訴求,要求法院處以重刑。對於檢方如此深具表演性的論告,肯定成為媒體寵兒,但卻忽略了檢察官該有的論告責任。

在刑事程序的證據調查終了之後,必須由檢察官針對事實所必須適用的實體與程序法等為意見陳述,並必須因此表達求刑的內容,此即為所謂論告。而檢察官必須體認的是,檢方非僅是原告一方,而是具有公益代表人的角色,也因此不能只為入人於罪,而犧牲掉正當程序的要求,其必須站在公眾代表的地位訴追犯罪,卻不能因此犧牲被告權益。也因此,檢察官的論告內容,必須是立基於證據與事實,其所有論證,也必須有法律上的依據,不能是空泛且毫無依據的媒體傳聞,更不能是訴諸想當然耳的感性用語。

誠如辯方律師所言,司法的界限應在證據,不在捕風捉影的傳聞,惜在整個扁案過程中,檢方卻動輒以媒體是瞻,甚而在最後的論告,直接以媒體簡報成為主要內容,若果如此,我國法學教育恐可休矣。

這也更讓人想及日本剛施行的裁判員制度,由於是由市民參與審判,為了防止其受到媒體影響,所以在裁判員選任階段,即會經由書面、言詞的方式,來排除受到影響者參與,而在選任之後,雖無法限制裁判員觀看相關的媒體報導,同時基於報導自由,也無法禁止媒體報導,但卻在審理過程中,嚴格禁止媒體對於裁判員的接觸,同時在公開審理之前,裁判員也不得接觸來自於檢方與辯方的資料,裁判員本身亦不得對外發表或洩漏相關資訊,若有為違反不得接觸者,也有相應的刑事處罰。同時,藉由一個案件必須在三到五日集中審理與評議下,也可以避免長時間審理所造成的媒體效應,而可以使檢辯雙方是在一個公平法院內,進行最純粹的事實找尋與法律辯論,而非媒體審判。

貪婪確實不能沒有界限,司法也確實是最後的防線,但這道防線必須是建基在證據,而非訴諸感性的簡報上。(作者為真理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

台長: 嘟嘟
人氣(16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國內外政治時事與社會生活新聞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毛衣零關稅「本土廠穩死」
此分類上一篇:傲慢與歧視

小姵
您好
不好意思打擾了
我們這兒有一些有關雷射簡報器的新品,讓您在簡報會議中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若大大有興趣的話歡迎來參觀一下喔!!送人自用兩相宜^^
造成不便的地方敬請見諒囉~謝謝您!!
http://store.pchome.com.tw/optofocus/
2009-08-27 16:57: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