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時代的台灣與國際社會
santafair
國民黨最近要慶祝蔣經國的百年冥誕,藉此來把馬英九與蔣經國做一個連結,以拉抬馬的聲勢。然而,蔣經國的統治究竟是什麼樣呢?
蔣經國在台灣的統治,有其不可抹滅的成就,但也有其嚴重的缺失.評論蔣經國的功過,不應媚俗地只談其功,忽略其過;反之亦然.
蔣經國時代起始於1972年6月1日,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結束於1988年1月13日蔣氏過世。1972年3月蔣介石、嚴家淦當選第五屆總統、副總統。嚴家淦堅辭行政院長兼職。6月1日,蔣介石任命長子蔣經國繼任行政院長。兩個月後,蔣介石在8月6日出車禍,從此健康情形迅速惡化,不在醫院治療,便在官邸療養,國家大事放手任由蔣經國全權處理。從此,台灣進入蔣經國時代。
在這段期間,「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的概念已經破滅,在國際上對蔣氏政權最支持的美國,於1978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從此進入被國際社會孤立、遺棄的年代。外交上的不斷挫敗,以及國內的日益壯大反彈力量,迫使蔣經國在台灣進行一連串重大改革,終於使得台灣的經貿成就有了突出的表現。晚年的蔣經國,在國內外的壓力下,也開始進行政治改革與開放,這個成果也奠定了日後李登輝時代的台灣民主化。
第一節 外交挫敗
蔣經國時代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外交最失敗、最孤立的時代。蔣介石時代「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的神話,在冷戰前期因為藉助「麥卡錫主義」的力量而為美國所接受,進一步有許多國家也願意買帳;這個榮景到了尼克森總統派季辛吉公開訪問北京後,乃不復存在.1968年(蔣介石還在位),世界上還有64個國家與台北有邦交;與北京有邦交者還只有45國.到了十年後的1978年(蔣經國擔任總統),情勢逆轉到只有24個國家願意跟台北維持邦交,與北京有邦交者已經高達112國.(最慘時台灣只剩22個邦交國,李登輝任內採取「彈性外交」,又多爭取了六個邦交國;即使是陳水扁任內,目前的邦交國也有25個,比蔣經國任內多)。
台灣外交挫敗,起始於1971年「被逐出聯合國」( 所謂「退出聯合國」其實只是蔣政權自欺欺人的說法,當時的真相是聯合國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蔣介石的代表團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驅逐出去」),而最大的震撼則為「台美斷交」。台北被逐出聯合國,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國總統尼克森拉攏北京對抗莫斯科。若非「水門案」爆發,迫使尼克森總統灰頭土臉地下台,而繼任的福特總統也負擔不起失去共和黨裡面對台灣友善的參眾議員的支持,「台美斷交」還會更早實現。「水門案」使這件事延遲了幾年福特,直到民主黨的卡特當上美國總統,才真的與北京建交。
蔣經國時代的外交政策,因死守「漢賊不兩立」的原則,長期處於「敵來我走」的窘境。(其實,北京早期爭取台灣邦交國時,並沒有要求對方先與台灣斷交;反倒是台灣自己傻傻地先跟對方斷交)。蔣介石時代一群比較有彈性思維的外交官如葉公超等,都已經在歷次的人事鬥爭中被迫去職,在蔣經國時代主導外交部的,是比較重視意識形態的沈昌煥(此工思想僵化的程度,可以從一事看出:到了冷戰結束,他還會拿《蘇俄在中國》反對跟俄羅斯來往,其事蹟詳http://zh.wikipedia.org/wiki/沈昌煥)。在美國等第一線的重要位置者,雖然在國內受到官邸的信任,到了駐在國卻未能掌握局勢變化。如駐美大使沈劍虹見到尼克森與季辛吉的次數,還遠比不上當時尚未建交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華盛頓代表黃鎮。等到台北方面發現苗頭不對,想換一個比較靈活的外交官去當駐美大使時,也遭美國國務院回拒。
在美國,卡特擊敗福特後,立即與新任國務卿范錫約見季辛吉,決定早日完成與北京的「關係正常化」。他對台灣的態度比先前兩任共和黨總統更嚴厲,拒絕接見當時還是駐美大使的沈劍虹,而國務卿范錫也不肯與沈劍虹見面。「沈劍虹以及國府其他官員只能透過『臺灣遊說團』等老套對美國政府施加壓力。卡特回憶錄記述,大選剛揭曉,國府即以免費豪華渡假旅遊招待卡特鄉親來臺,享受美酒佳餚,並贈送珍貴禮物。卡特素來自許清廉,且以道德訴求當選總統,自不許其家人邀接受招待,但因反對其親友赴臺接受國府款待,為此而與幾個朋友關係惡化。國府拿手的『款待外交』,至此反而弊竇叢生了。」(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第47章,p.455)
1977年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並於翌年4月扶持傀儡政權。華盛頓為此大感威脅,因此更積極拉攏北京。1978年12月16日,華盛頓與北京建交,與台北斷交。「為求彌補中美斷交所造成的嚴重衝擊,國府委託美國參議員高華德(Barry Goldwater)提出『臺灣關係法』,規定『任何試圖以和平手段以外之方式,包括經濟抵制或禁運,決定臺灣之未來,將被認為乃對西太平洋和平與安全的一項威脅,為美國所嚴重關切;(美國將)提供臺灣防禦性武器;維持美國之能力,以抵抗任何可能危及臺灣人民安全、或社會經濟制度之武力行使,或其他形式之強制行動。』三月二十八日,眾議院通過本案。三月二十九日,參議院也通過。面對國會的壓力,卡特也於四月十日簽署此案,而臺灣安全遂成為美國的國內法。」(許介鱗,ibid.: 458)
同樣的手法,在蔣介石時代可以奏效,是因為那一代的美國國務院裡面的中國通,都被「麥卡錫主義」清洗得差不多了;到了蔣介石晚年與蔣經國時代,新一批的中國通興起,而此際「麥卡錫主義」已經沒有什麼影響力了。在國府方面,蔣經國時代的外交掌舵者沈昌煥,與蔣介石時代的宋美齡相較之下有天壤之別;而在第一線執行任務的沈劍虹,也根本不能跟前輩外交家葉功超等人相提並論。大環境變得不利於台北,掌舵的和前鋒大將卻比較差,蔣經國時代的外交挫敗是有原因的。
第二節 內政的改革
蔣經國時代令人肯定之處,在於他的「勤政」、「親民」與大刀闊斧的改革。他以內政的成就,來挽回在外交上失去的民心。
蔣經國的執政風格與他的父親蔣介石迥然不同:蔣介石威嚴、莊重而神秘,蔣經國卻喜歡到處拜訪小老百姓、四處與人握手、面帶笑容。因此,蔣經國常被他父執輩的國民黨大老看不順眼,認為他是在「搞共產黨那一套」,而《美國新聞週刊》則評價他是一個「民粹式的領導者」(其實更早之前,孫文也有這樣的評價)。
「蔣經國首先在人事上採取『專業化』、『臺灣化』、『年輕化』政策因應,有人戲稱之為『崔苔菁』政策。所謂『崔』意指吹牛而有專業化知識者;『苔』指臺灣省籍;『菁』指青年才俊,這是蔣經國重用人才的條件。該項政策可以從蔣經國內閣成員窺見。新內閣平均年齡為六一‧八歲,大多並非久歷宦場的垂老之士,這是國府遷臺以來非常罕見的事。閣員中,副院長徐慶鐘、內政部長林金生、交通部長高玉樹、臺灣省主席謝東閔、臺北市長張豐緒、政務委員連震東、李連春、李登輝等人都是臺灣省籍,自從行憲以來,內閣中首次出現過這麼多臺灣省籍人士,也第一次出現臺籍副院長。」(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第44章,p.430)
觀察中國傳統「帝王術」時必須注意一點,就是帝王往往會耍弄兩手策略,一手黑臉、一手白臉。蔣經國也不例外,上述「崔苔菁」人員是光明的一面,帶頭的是李煥;黑暗的一面則是由王昇所領導的特務情治系統所把持。1980年代,情治系統出了許多紕漏,讓國民黨政府得罪美國,最後迫使蔣經國做了許多更重大的改革!
首先是1978年12月「台美斷交」,國民黨政府為了怕外交的挫敗轉化成選舉的挫敗,將原定於該年年底舉辦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額補選凍結,使當時的「黨外人士」參與政治的管道被封閉,乃轉向街頭運動,並辦了兩本雜誌:『八十年代』月刊主要是議會路線派的人士集結撰稿的刊物、『美麗島』雜誌則是主張街頭鬥爭路線的人士所創辦的。國民黨內鷹派人士乃創辦『疾風雜誌』來打對台,不止於文鬥,而是鬧場、踢館。1979年12月,「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舉辦「人權大會」,結果卻變成一場警民衝突的流血事件。在新聞局跟警總的控制下,所有媒體一面倒地指責參加這場運動的人士為暴民。然而,這件事卻馬上引起美國的關切,特別是國會中關心台灣事務的參眾議員。台灣在失去美國行政部門的友誼後,無法承受再失去美國國會支持的代價。不久,1980年2月28日,在情治機關的嚴密監控下,又發生林義雄先生的母親與三名幼女被人刺殺的慘案(僅長女林奐君大難不死),遂引起美國國會更嚴厲的警告。在國際壓力下,國民黨政府被迫將「美麗島事件」的當事人做公開透明的審判。其結果,大多數公民傾向同情這群「黨外人士」。這也是情治單位幫了國民黨政府的倒忙!
情治機關接下來又殺害了美國公民,更進一步讓國民黨政府蒙受美國更大的壓力。1981年,已經歸化美國的數學家陳文成被發現陳屍於台大研究生圖書館,死前他曾遭警總約談。雖然警總表示陳教授可能是壓力太大自殺的,可是美國政府並不相信!蔣經國乃於1983年放逐王昇。警總還是沒有學到教訓,1984年又派遣黑社會(竹聯幫)人士前往美國殺害已經歸化美國的「江南」(本名劉宜良,著有『蔣經國傳』,此際又正要出版蔣的死對頭吳國楨的傳記)。美國聯邦調查局很快查出兇手到底是誰,並確認背後有國民黨政府的情治系統操作。為了保命,殺人兇手在美國的朋友抖出「蔣孝武(蔣經國次子)就是謀殺江南的元兇」。這個結果當然震撼到台美雙方高層。特別是蔣經國長子蔣孝文久病,次子蔣孝武本來是被視為蔣家政權第三代接班人的。牽涉到了殺害美國公民的案子,不但讓國民黨政府火燒眉毛,也打破了蔣家家天下的傳統。蔣經國乃將蔣孝武外放新加坡,並且公開表示:蔣家的人「不能也不會」競選下一任總統。
1985年,「十信弊案」爆發,許多政府高官都有涉入。本案引起台灣金融大亂,許多商社因資金緊縮而倒閉,人心動盪不安。為了挽救政府形象並安定社會民心,蔣經國便進一步大刀闊斧改革。1986年,蔣經國指定李登輝等12名中常委組織「革新小組」,研議各種政策改革,包含檢討大陸政策、包容黨外運動、結束戒嚴、解除黨禁等等。有趣的是,在蔣經國進行這些改革的時候,國民黨不少「大老」跑去慈湖向蔣介石的遺體痛哭流涕,希望能壓迫蔣經國停止改革。後來這類「哭靈」的動作,不斷地出現在慈湖跟頭寮(蔣經國陵寢),成為國民黨的特殊文化!
不容否認,蔣經國任內作了許多的改革。但這些改革背後,有很強大的內外交迫等因素。對外,蔣經國時代是一個根本吃不開的年代;對內,越來越多人不怕情治系統的壓力,參加反對運動。蔣經國能夠實施改革,是國民黨政權沒有像菲律賓馬可仕政權那樣倒台的重要因素!
第三節 十項建設與經濟自由化
談到蔣經國時代的台灣經濟,馬上會引起注意的是他所推動的十項建設,其實台灣的經濟自由化也是在他的任內進行的。
蔣經國時代的開端也遭遇到嚴重的國際經濟危機。1971年8月,尼克森宣佈美元不再兌換黃金,二次大戰末期以來以美元為基軸的固定匯率制瓦解,改變為浮動匯率制。一時之間,國際金融秩序混亂,而導致全球性通貨膨脹。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更造成全球性經濟不景氣,臺灣自然也受到波及。
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後的第二年,便推動十大建設,內容包括:核能發電廠、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開發台中港、花蓮港、中鋼、中船、石化工業等。這些大規模的建設,吸收了當時台灣許多閒置的勞動力,對於降低失業率有很大的幫助,也帶動周邊工業的進步,但是成就卻並非每樣都很理想。其中,兩個港口的開挖最後並沒有達成預計的經濟效益。中船一開始就連年虧損、經營不善,連帶的拖累的中鋼。石化業則相當成功,帶動輕油裂解廠、化學纖維業、塑膠工業的迅速發展。
十大建設最成功的石化工業,對國民黨黨營事業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按照當時的規定,石化工業公司的成立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官股,其他則開放民營,因此一九七一年六月才成立的國民黨第一家控股公司─中央投資公司,遂以民營企業的身份,參與設立石化中游工廠。....隨著七○年代石油化學工業的產業體系整合,國民黨的黨資本大量擴張到石化業的中游。一九八○年代以後,石化中游產業乃成為政府經濟政策保護的對象,有時甚至犧牲上游國營事業中油的利益,來補貼中游的石化廠....相對於中小企業對黨外運動的支持,國民黨乃利用黨資結合民間的大企業,吸納一九五○年代興起,而在一九六○年代壯大的財團企業。水泥業的辜振甫、信託業的辜濂松、紡織業的徐有庠、以及塑膠業的王永慶、趙廷箴等都是國民黨的投資伙伴。藉由資本的連結,國民黨在臺灣的政商網絡,從七○年代開始乃伴隨著蔣經國的十大建設而逐漸成形。」(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第38章)
1970年代的台灣產業仍以勞力密集為主。自1980 年代開始,台灣經濟漸由管制與保護轉變為開放與自由化,產業結構也由勞力密集轉為技術密集及資本密集。
1980年代台灣經濟自由化,也是國際壓力所造成的結果。「一九八一年二月,雷根就任後不久,即迅速制訂了以貨幣理論與供給經濟學....一九八四年雷根尋求連任的當年,GNP的成長率是百分之六點八,創下美國自一九五一年以來的最高成長紀錄,成功地實現了無通貨膨脹的經濟成長,結果順利地再度把雷根送上總統的寶座。然而另一方面,卻也同時產生了負面效果。首先是財政赤字的擴大。....雷根政府只好再尋他途。而其方法就是要求貿易對手國開放市場,多進美國貨,以平衡對美國的貿易逆差。於是,隨著對內保護主義的興起而積極對外推動貿易自由化,首當其衝的就是和美國有著鉅額貿易逆差關係的日本與東亞新興工業國家。臺灣在一九八○年代以大幅度降低進口關稅為中心的自由化措施,即是在美國強大的貿易報復壓力下推動的。....八○年代中期以後,美國動輒以三○一法案威脅,要求臺灣推動貿易自由化。 」(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第53章)
臺灣戰後的經濟發展,被譽為「臺灣經濟奇蹟」。談到這項奇蹟,有一事實(fact)是不容許我們忽略的:「完成這奇蹟的重要功勞者是眾多的中小企業」(高明士主編『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2005],p.290),而不是享有龐大特權資源的國營事業或國民黨黨營事業!「臺灣民間所興起的中小企業,在政府重重限制與缺乏國家力量的幫助下,在全世界爭取訂單,以『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勤懇工作、自我剝削,促成了經濟的轉型,也迫使政府的政策由『計畫式自由經濟』轉為全面的自由化。」(高明士,ibid.: 290- 291)換言之,國民黨政府並沒有對中小企業做出什麼了不起的貢獻,反而是因為國營企業和國民黨黨營企業壟斷了臺灣的內銷市場,迫使中小企業非得「一口皮箱闖天下」,去國外打出一片天地來。在這種情況下,若要說「臺灣經濟奇蹟」是政府的成績,那可是非常無恥的說法!
如何公道地評價蔣經國的財經政策?已故中研院院士邢慕寰教授在1994年2月27日發表〈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正面和反面的教訓〉一文如此說道:「現在還有許多人留戀於『蔣經國時代』--1969到1987。稍知當時實情的人,應該還記得蔣氏擔任行政院長兼經合會主委期間,所採行的經濟政策大部份是指令式的。有一段很長期間,他還仿效南韓大統領朴正熙的獨斷作風,定期接見產業界的代表,親自聽取他們的意見;凡有所求,鮮不應允。這也就是他之所以能夠創造『經濟奇蹟』的主要原因。」
名政論家孫慶餘先生則認為「蔣經國的經濟成就運氣成分多」:「被視為蔣經國最大成就的經濟,其實蔣經國著力之處不多。台灣國民平均所得雖在他統治期間由一千多美元增至五千多美元,但奠定此一成就的出口導向經濟卻在五六十年代早已打下基礎,當時蔣經國還曾以蘇聯那套反對經濟自由化。七八十年代的台灣經濟大豐收是五六十年代政策的果,此時蔣經國開始手握財經大權,理應負工業升級之責,但技術密集及資本密集卻腳步緩慢,原因在於國民黨懼怕私人資本過度發達,脫出國民黨控制,舉凡開放銀行及外匯管制、健全股市、發展大商團及多國企業等皆未及早綢繆。其結果,工業未升級,游資無出路,投機炒作盛行,外匯出超又累積到七百多億美元。等到美國要求台灣經濟自由化及國際化的壓力紛至沓來,台灣也陷入手忙腳亂,新台幣被迫節節升值,工商界大多面臨了救亡圖存的窘境。 蔣經國經濟成就運氣成分多 因此,蔣經國統治期間台灣的經濟成就,與其歸功於他,不如歸功於幸運及客觀的成分,有如雷根任內美國的經濟好景一樣。其中象徵蔣經國最大成就的『十大建設』,雖然他曾說過『今日不做,以後就會後悔』,但事實證明,『十大建設』大多成為國庫的沈重負擔。這也是一黨控制下『國營事業』的必然現象。」
詳olddoc.tmu.edu.tw/chiaungo/he/history/台灣日報---蔣經國蓋棺論功過◎孫慶餘.ht
後記兼結語
此際,關於兩蔣的評價突然吵得沸沸揚揚,連「蔣介石值不值得紀念」這種問題都有人要打架!突然看到蔣家第四代蔣友柏出來講了幾句很有智慧的話,對照他們家族那些還想靠兩蔣光環吃飯的人,誰能說長了年紀的,就一定長了智慧?年輕人就對歷史比較沒有清楚的認識?
東森新聞報:「我的家人曾迫害台灣人! 周刊專訪 蔣友柏選擇面對歷史」
http://news.yam.com/ettoday/politics/200705/20070523296436.html
民視:「蔣友柏直言 國黨內部傷腦筋」
http://news.sina.com.tw/politics/ftv/tw/2007-05-23/211612517683.shtml
也可以參考以下幾篇有關蔣經國評價的文章。
[大陸]徐綏之「蔣經國:臺灣經濟振興的領導人」
http://blog.daqi.com/article/10047.html
吳乃德「平庸、不好讀、冷酷的蔣經國」
http://aw55.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336.html
維基百科:「蔣經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蔣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