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找到人替我代班
真好呢!
和小娟去看畫展
又有人為我們一幅一幅的介紹
好幸運呢!
---------------------------
來看 礦工畫家的傳奇
-----------蔣瑞坑畫展
「裡面很熱,很悶,我們帶著頭燈工具、帶著一瓶水,就進去工作了,完全不知道外面的天氣怎樣,心裡一直都很緊張,很怕下一秒鐘,人就被永遠埋在裡面了......,人還未死就埋了,這句話大概就是形容我們的生活了。」
幽暗的地底下,微弱的頭燈與煤礦相混成紊亂浮動的色層光影,幾筆簡潔而力道強勁的黑色線條,大膽構成礦工正揮汗如雨挖鑿時的肢體動態,畫面看似抽象,充滿灰黯的色層變化......,「這個人很胖,很有力氣,可惜比較早死。」在「礦工畫家」蔣瑞坑的畫中,礦工的形象被單純化而融入背景之中,然而,每個或蹲或站,或者蜷曲於洞窟裡的人物形狀,對於蔣瑞坑而言,都是有濃厚情感的生命夥伴。
一九二二年生在台北縣的九份瑞芳鎮,二十歲進入礦場工作,到一九八二年退休為止,蔣瑞坑當了四十年的礦坑工人,使用鐵鍬挖了四十年的煤礦,同時,他也用他的素描本與畫筆,畫下了這四十年來與他共同搏命工作的礦友們。一九七五年,在歷史博物館當代名家展中,蔣瑞坑的作品《九份風景》被選為美國兩百週年紀念展覽,作品《古廟》也被收入杜邦美術館中,其後,他又陸續舉辦了幾次個展,他獨特而瀟灑無拘的創作方式,以及融合真實情感的藝術表現,讓蔣瑞坑成為台灣本土畫壇上獨樹一格的創作者。
融合真情 畫風獨樹一格
多年來,台灣第一代本土畫家蔣瑞坑並非是被獎項盛名所包圍的畫家,也不是站在礦區邊緣、超然的藝術觀察者,他的職業就是礦工,他所畫的礦坑礦友,就是幾乎佔據他一半生命的生活景象,礦友們也不會稱蔣瑞坑為藝術家或畫家,他就是「很喜歡畫畫工頭阿坑」,蔣瑞坑也不認為自己叫做「畫家」,老是調侃自己的畫帶有「臭尿酸味」或「隨便畫畫的」,他一邊說,一邊就露出樸實憨厚的笑容。
畫工,是蔣瑞坑對於自己的定義,因為無論是當礦工或畫畫,在他的生命裡,被畫上了不可抹滅的等號。
「因為出生在產煤的瑞芳,所以我的名字被取做瑞坑......,大概是因為這樣,註定我無論怎樣一定會回到瑞芳鎮,而一入礦坑工作,就是四十年的時間。」十六歲,蔣瑞坑揮別台北縣瑞芳鎮的故鄉,決心獨自前往日本繼續進修,家人都以為他是要去工程學校,在礦坑裡工作的父親,每個月勉強寄給他三十塊錢作為生活費。然而,從小就喜愛繪畫的蔣瑞坑到日本後,還是偷偷瞞著家人,選擇進入東京川端學校攻讀西畫。
要在東京大城裡租屋生活,再加上學習繪畫所需的昂貴材料,三十塊錢實在不夠,因此蔣瑞坑待在日本的四年中,在努力學畫之餘,還必須到處打零工賺錢支付學費﹔送報、搬貨、當服務生......,一得空閒,就拚命地練習繪畫技法,賺的錢也幾乎拿去買畫紙畫筆去了。回憶起那段年輕的過往,蔣瑞坑說,當時一點也不覺得苦,能畫畫,就已經很快樂了。
一九三九年回到台灣後,蔣瑞坑選擇回到瑞芳,其後於倪蔣懷所經營的懷山煤礦中工作,擔任煤礦場的工頭,和礦工們進入黝黑的礦坑中穿洞鑿煤。「吸鴉片的人是死未埋,而挖煤礦的人是埋未死。」蔣瑞坑說,在礦坑裡工作,每天都得面對死亡的恐懼,久而久之,這種恐懼就成了習慣。蔣瑞坑自己就曾經歷過三次驚險的遭遇,第一次是搭車入坑,他不小心掉了下去,幸好礦友們一個個跳下去救他,蔣瑞坑才撿回一條命﹔一次是瓦斯中毒,發現得早,又幸運地被醫治救回﹔第三次,礦坑崩塌,蔣瑞坑和許多礦友們被困在黑暗中好幾天,沒有食物,僅靠隨身水壺裡的水維生......。在礦工蔣瑞坑的眼中,礦友的生命並不悲情,擁有強韌的活動力,平日,一起喝喝小酒、唱歌聊天,就是最單純的快樂。
義無反顧 畫盡九份風情
不放棄繪畫興趣的蔣瑞坑,經常一到休息時間,仍然選擇留在礦坑裡,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素描本與碳筆,藉著頭燈弱的光線飛快地速寫礦友工昨時的樣貌,紀錄工作夥伴的真實生命,放假時,他也揹著畫架,四處尋找地點繪畫九份風光。當時,洪瑞麟、張萬傳都在同一個煤礦場工作,也都熱愛繪畫,蔣瑞坑雖然成名得較晚,對於藝術卻有著義無反顧的執迷與真誠,沒有太多雕琢匠氣的累贅。「妳看,在天空上加上這麼一塊紫色,整個畫面就活起來了啊,雲就是它自然原本的樣子,像是在跳舞一樣。」從日本的藝術學院出身,對於自己的創作,蔣瑞坑卻從不用高深的美術學理去解釋,也不在乎什麼鄉土情懷,繪畫對他而言,純粹就是釋放內心感受的過程。
六十歲從礦場退休,今年已近八十歲的蔣瑞坑依然活力十足,到處旅行,像是要彌補過去工作時佔據的時光般瘋狂作畫,而無論走到哪,他行李裡總少不了速寫本,遇到哪裡的風光與他的心情相呼應,就立刻描繪下來,甚至出國旅行時,臨時本子用完了,他抓起便籤紙條也畫。「畫畫,就是要專心、要有耐心,要放開心去畫,才能畫得好。」好幾次,蔣瑞坑在野外作完畫後,才發現自己的雙腿已經被蚊蟲叮咬得又紅又腫,繪畫時卻渾然不知,只是專注於感受抓取眼前的美麗,然後將內心的感動一筆一筆大膽地表達出來。
退休後和太太搬到台北市居住,蔣瑞坑仍然保留瑞芳的老家,不願出賣捨棄,想說一有空,就要回去個幾天,即使九份瑞芳的煤礦產業早已沒落,那小小的山城,還是他創作與生命情感的依歸,「九份,一世人都畫不完啦。」
展出地點
汐止市民眾活動中心
台北縣汐止市公園路6號2樓
展出時間
二00三年九月十九日至九月三十日止
開放時間
每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時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