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紀曉嵐故居】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李芳蕾)
http://www.bj.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10-20/1/12481.html
北京的秋日風和日麗,珠市口西大街車水馬龍,馬路兩側間或可以
看到青磚灰瓦的古代建築。不經意間,走過一扇朱漆圓弧形門洞,
“紀曉嵐故居”幾個大字,赫然在目。
浮沉宦海生死書叢
“紀曉嵐故居”為一座紅柱綠梁的四合院建築,精緻典雅,南北
正對著兩間屋子。這所宅院始建於清雍正年間,當時為一高官府邸,
後為紀昀居京住所。現在南屋是“紀曉嵐紀念館”,陳列著
紀曉嵐用過的文房四寶、旱煙袋鍋之類的物件;北屋則是聞名遐邇
的“閱微草堂”,歷經人間滄桑。這裡已難尋當年舊貌,
展現眼前的只是一間倣清的古典書房。
南屋中兩幅紀曉嵐像引人注目。一幅是石膏製作的半身像,另一幅
則是畫在宣紙上的全身像。畫像中的紀曉嵐面容清秀,雙目狹長。
故居中隨處可見奇思妙想的對聯。“濃似春山淡似煙,參差綠到
大江邊,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描寫的是
紀曉嵐遊富春江、嚴子陵釣臺時的愉悅心情。分立南北屋門口四根
朱紅色抱柱子題著『和風朗日愜天懷,虛竹幽蘭生靜契。』和
『歲月舒長景,光華浩蕩春。』的詞句,筆墨端直灑脫,據說是拓自
紀曉嵐的墨跡。這些都向人們展示了一位淡定從容、風流倜儻的
才子形象。
電視劇中的紀曉嵐性格坦率,學識淵博,才思敏捷,深得
乾隆皇帝恩寵。其實則不然。據史書記載,紀曉嵐“貌寢短視”,
其貌不揚,眼睛近視,還有點口吃。這恐怕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紀曉嵐生活的年代,正是大清朝的鼎盛時期,也是最為專制的時代,
官員的升遷禍福,全憑皇帝個人的好惡,偏偏乾隆又是一位用人
“頗以貌取”的風流皇帝(清史專家鄧之誠語)。
這樣,“貌寢短視”的紀曉嵐自然不為“純帝(即乾隆)”所喜了。
真正讓紀曉嵐無法成為乾隆的寵臣、近臣的原因,還在於他的恃才
傲物。與紀曉嵐世交的內閣學士尹壯圖因“指陳弊”而獲罪,
紀曉嵐為之求情,乾隆竟然當即罵道:“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
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在皇帝眼裏,
紀曉嵐只不過是一個被蓄養起來供取樂用的“優人”。
紀曉嵐鬱鬱不得志。正因如此,他才會將如此多的心力投入到
《四庫全書》、《閱微草堂筆記》等書的編著中,也因此而成為
乾嘉時代學術界的“泰山北斗”。縱然是“譽蓋滿京華”,
但在內心深處,他還是“伊人獨憔悴”。69歲那年,
他寫了一首自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深刻刻畫了其一生的無奈。
前輩風流芬芳依然
自紀曉嵐之後,200多年間,故居幾易其主,也因此見證了不少名人、
學者及愛國人士的活動脈絡。
1931年,京劇大師梅蘭芳買下故居,與餘叔岩、齊如山等創辦了
國劇學會,下設國劇傳習所,並在院內搭建了戲臺,專門招收學員
傳授京劇。短短4年間,培養了眾多京劇人才,並出版了風行一時的
《戲劇叢刊》和《國劇畫報》等刊物。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京劇
被稱為國劇。1935年,隨著梅蘭芳南下、餘叔岩臥病,國劇學會
遂無形解散。此後,京劇科班富連成也在此紮營。
故居北屋門口立著一塊白色大理石,碑文上題“中共地下黨組織秘密
聯絡點劉公館舊址”。上個世紀30年代,愛國人士劉少白曾居於此,
並利用自己的社會關係掩護和幫助了不少共產黨員,使故居成為當時
中共河北省委與中共中央的秘密聯絡點。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曾作為
民主建國會會址。
故居深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吸引了一批著名作家前來賦詩、
賞景。老舍先生興之所至留下了:
『駝峰熊掌豈堪誇,貓耳撥魚實且華,
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
的詩句。斯人已逝,只有院內由紀昀親手所植的紫藤花,春暖時節
依舊開放,留得滿院芬芳。
補缺積德閱微見大
從嘉慶十年(1805年)紀曉嵐病逝於此,故居經過屢換屋主
和風吹雨蝕,當年“三進三齣、100多間屋子”的規模早已不在。
紀曉嵐活著的時候,院中那座高七八尺的太湖石(他曾據此
自封為“孤石老人”),便被移到了兔兒山。在經歷了
“半賃他人,屢易主人”的變遷後,1959年,山西晉陽飯莊分店
遷入,從此格局才算固定下來。但此時除了一些深知其來歷掌故的
文化界人士之外,於廣大民眾而言,故居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2000年,是故居命運激變的一年。這一年,北京市開始修建
“兩廣”路,故居由於居於線路內,其存留成了一大問題。經過
文物專家的詳細考察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呼籲,市政府做出了保留
故居的決定,將原來預定的直線路線做了彎曲,並斥資整修故居。
2002年冬,整飭一新的“紀曉嵐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現在故居的日常維護和運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據晉陽飯莊負責人
介紹,故居裏的一草一木都深受重視,每年的春分時節,園林專家
都會給門口的紫藤樹和院內的海棠樹把脈,“都是幾百年的古樹了,
當然得對症下藥才行”。
“補缺積德興國運,閱微見大昭文達。”告別閱微草堂時,突然
記起了這句話。是的,文化遺產作為國家和民族歷史的見證,
保存得完好與否,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這個國家的興衰,表現出
這個民族的歷史責任感。走出正門,回首望去,只見故居門前
巨株國槐承天,綠陰如蓋。一代先人,遺風猶存。
人物小傳
紀昀(1724-1805年)字曉嵐、春帆,號石雲,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
清代著名文學家、學者。他是乾隆十九年的進士,一生仕途順利,
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他曾經擔任四庫全書館總纂官10多年,
對我國古籍的整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部叢書計有79337卷,
分經、史、子、集四部,被稱為“千古巨制、文化淵藪”。
紀昀在文學上的成就主要是短篇小說集《閱微草堂筆記》。
在這部作品中,紀昀借狐鬼神怪抒發己見,文章敘事簡要,充滿雋思
妙語,與蒲松齡“描寫委曲”的風格形成對峙。小說出現後,改變了
文壇上《聊齋志異》式的文言小說獨步的局面,後世的文言小說
大多在《聊齋志異》和《閱微草堂筆記》的風格之間。不過,作品中
大量出現宣揚忠孝節義的思想和因果報應的觀念,使得作品的思想
和藝術水準比《聊齋志異》遜了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