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28 20:36:04| 人氣1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華民國書法教學研究學會篆書研習 篆書的起源和發展----吳世彥講師 102.6.2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華民國書法教學研究學會篆書研習  篆書的起源和發展----吳世彥講師 102.6.23
一、             前言::在中國的書法中,常見的書體有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其中篆書最早形成,故常被稱為古文字。它無論在形體、結構,還是在書寫上,都與當今通用文字不同,所以不經過認字、識字的過程,是無法把它書寫正確的。
再說篆書的領域很廣,自夏、商、周三代,經秦、漢,降至魏、晉,幾經衍變,因時期、朝代、地域的不同,而有各自的面貌,沒有專門學過篆文的人,是很難分辨出它們的不同處。如果,硬要把同屬於篆文系統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混雜在同一蝠作品中,就會鬧出笑話了。
 
二、六書的法則:學習篆書,就是要懂得篆書的來源和分類,明確的瞭解它們各自的字義、字形和結構。因此就必須先學習說文解字,以明瞭六書的法則。「六書」之名見于『周禮』,東漢許慎說:「周禮,八歲入小學,教以六書。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會意、四曰形聲、五曰轉注、六曰假借。」故知六書即構成文字的六種法則。
 
<一>象形:許慎說文解字敘裡說:「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洁曲,、月是也。「日」篆作「」,「月」篆作「」,「山」篆作「」。
<二>指示:許慎說「指示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古文「上」篆作「」,「下」篆作「」,這類文字和象形字,都是表現文字,不過象形是寫實的,而指事是象徵的。」
<三>會意:許慎說:「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就是說:合兩個字或兩個以上的字(文)成為一個字,而聯屬那幾個字的意義,指示一個新的意義;會意字就不再創造新的符號,而是利用原有的字來合併在一起,表示新的意義,如「止戈為武」篆作「」,人持戈,用以表示武。「武」下的止,篆作「」,是趾形,原意是動。
<四>形聲:許慎說:「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是事物,「名」當「字」講,形聲字也是合體字,一半表形(意義),一半表音。「以是為名」是指表義的一邊;「江」、「河」二字以水為名,譬其聲為「工」,「可」,因取「工」,「可」之聲而成其名。直到現在,還在不斷的利用此法創造新字。
<五>轉注:許慎說:「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所謂「建類一首」是指同一部首,聲音相近;「同意相受」是指意義相同,可以互相注釋。轉注字的發生,是因為語言隨著空間和時間的不同而變化,不得不創造許多同義的轉注字。例如「老」和「考」就是一對轉注字,「考」可以解釋為「老」,「老」也可以解釋為「考」。「老」「考」同屬老部,聲音相近。
<六>假借:許慎說:「本無其字,依聲托事。」記錄語言的時候,碰到語言中已經有代表這種事物的聲音,可是沒有適當的字可寫,於是就按照它的聲音,找一個聲音相同的字來表明這件事。以「令」「長」為例:「令」的本義字是號令,「縣令」是施令發號的人。
三、篆書的起源:篆書一般被分為大篆和小篆兩大類,秦統一六國以前的所有文字統稱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及戰國時代使用的籀文、石鼓文等。小篆一般指秦統一六國後的官體篆書,因形如玉箸、鐵線,故歷史上又稱「玉篆」「鐵線篆」。
文字學家一般認為漢字大約形成于夏代,、商之際形成了較完整的文字體系。現存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及21世紀初,在山西襄汾縣陶寺城址出土的一件陶扁壺上的毛筆朱書字符。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正是從它們起步的。
四、篆書的發展:篆書是由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秦篆、漢篆等一路演進和發展下來的。
<一>甲骨文:清光緒25年(西元1899年)在河南安陽縣小屯村,首次出土,因當地是古代殷商的遺址,所以甲骨文又稱「殷墟文字」和「殷墟書契」,距今有三千年的歷史。它是用刀或其他利器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刻在龜甲上的稱做「甲文」(圖一);刻在獸骨上的稱做「骨文」(圖二)一般合稱「甲骨文」。
甲骨文是原始宗教活動中,人與神溝通的一種實用性書面語言,在契刻中不斷簡化、重複和抽象,逐漸產生筆順,演化為最初的書體,因用刀契刻的,故而產生了「刀味」。。
<二>金文:進入周代,因政治形態和社會制度的變革,甲骨文漸衰退,取而代之的是銅器。古人稱銅為「金」,因而把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商周時代,鐘為禮樂之器,鼎為權力的象徵,以鐘和鼎在各種銘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這種文字又稱「鐘鼎文」。
金文用在宗廟祭祀的禮器銘中,原帶有裝飾性的符號,後來不斷修飾、美化和規範,因而在字形上有圖案化的特徵,筆畫上又有鮮明的抽象性。西周金文較具代表性的有「虢季子白盤」、「散氏盤」(圖三)、「毛公鼎」(圖四)、「盂鼎」「克鼎」等。
<三>籀文:傳說周宣王太史籀曾經整理過文字,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名「籀文」。可惜的是這些極重要意義的十五篇籀文早已遺失,無從得見了。
<四>石鼓文(圖五):一向被認為是我國最古的文字,是秦統一中國以前,鐫刻在石頭上的,它被視為大篆的正宗,法則的第一。石鼓文體態雍容大度,厚實凝重,筆法遒麗壯美,古樸典雅,結構嚴謹工整,平正中有錯落,参差中有變化,是書法上重要的楷模。
自古至今,學習篆書者莫不把石鼓文奉為至寶,潛心研習。因為石鼓文上追金文,下承小篆,通過對它的學習,於規矩方圓中,方能百發百中,萬無一失。再者這些大篆已經具備了書法美的諸多因素,如刻畫的筆畫美,單字造形的對稱美、變化美,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排列組合美、章法美,且通過鑄鑿,產生了豐富的「金石氣」。
 
<五>小篆:小篆是相對於大篆而言的。相傳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發現各地文字很不統一,造成政令不易通達,於是接受丞相李斯「書同文」的建議,令李斯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將各國大量的文字整理規範,寫成了「倉頡篇」七章,開啟小篆文字的先河,然而「倉頡篇」七章, 史無留傳,目前所能見到的秦小篆文字,有以下三類:
1.秦刻石:秦始皇在位期間,常巡視全國,每到一處,樂於刻石,以頌其德政。這些刻石文字,據說是李斯所書。「史記」記載,這些刻石有「嶧山刻石」(圖六)、「泰山刻石」(圖七)、「之羅刻石」、「琅玡刻石」、「碣山刻石」、「會稽刻石」等,現傳世的僅有「泰山刻石」、「琅玡刻石」殘體,「碣山刻石」、「會稽刻石」、「碣山刻石」的複刻本,它們的特點是全文分行分格,字體端正,大小均等,筆畫圓轉沉重,上束下疏,是正宗的標準小篆書體。
2.權量、詔版文字:秦統一六國後,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令,鐫刻在銅版上,稱為「詔版」(圖八),刻在秤、秤錘上的稱「權」(圖九),刻在斗、升等量具的稱「量」,這些文字是直接刻在金屬器上,全篇文字有大有小,不甚勻整,但結體仍不越秦篆法度,筆畫方折勁健,遒麗樸實,別有一番趣味。
3.瓦當、刻符、泉幣上的文字:瓦當是覆於屋頂簷際的瓦件,是半規或圓形之瓦頭,上面有文字或圖案,古拙生動,甚受書畫家青睞。刻符和泉幣(錢幣)上的文字,隨形布字,圓轉自然,書法家和篆刻家也十分喜愛,從中汲取材料,以豐富自己的創作。
五、篆書的復興:小篆自秦代創始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但由於這種字體法度森巖,盤繞曲折,書寫十分緩慢,一般人不易掌握,所以自漢代起就逐漸退出實用書寫的舞台,被以後興起的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所取代。但作為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產,它仍在一些場合發揮作用,如在一些碑額上仍然採用篆書,但書風稍異,顯得蕭散、流動,別具一格,漢篆刻石有漢碑篆額及袁安碑(圖十)、袁敬碑。唐代篆書有李陽冰為代表(圖十一)、,宋代有徐鉉、徐鍇,元代有趙孟頫、,明代有李東陽等。
到了清代文字考據學盛行,篆文成為學者們潛心研究的對象,加上興修水利、建造鐵路等因素,大量刻碑、古代器具相繼出土,使一些文字學家、書法家、畫家、篆刻家大開眼界,如饑似渴地臨摩創作,使得衰落的篆書迅速興盛起來,出現了大批的有成就的篆書書法家,超越歷代的成就。
這些傑出書法家中,首推乾隆年間安徽人鄧石如(圖十二),他原名*,又字頑伯,一作完伯,別號完白山人,笈游道人。他首先對小篆進行創造性的變革,他改變平直均稱、粗細一致、四平八穩的傳統寫法,憑著他對各類字體的深入研究,和扎實的書法基礎,縱筆揮洒,使人一看便耳目一新,精神振奮,影響同時代和下一代的書法家,如趙之*、吳讓之、楊沂孫、徐三庚(圖十三)、趙之謙(圖十四)、吳大徵(圖十五)、吳昌碩(圖十六)等人。清末民初有齊白石、黃賓虹分別從漢篆、大篆中汲取營養,形成了外拓和內斂兩種不同書風,更有專寫甲骨文和金文的羅振玉、章炳麟等人,充分利用新出土的上古文字材料,發揮藝術創造力,形成形式多樣、變化豐富的篆書新風貌。
 
六、結語:我們在學習篆書,如能多方面加以探討和研究,吸收各方面的優點,自能縱筆揮洒,取神取貌,由生趨熟而得心應手,再由熟返生,「學古人而能自出胸臆」寫出自己的面貌,這才是學習的真諦。


台長: 長樂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