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25 09:40:05| 人氣1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祖御風 東莒 2010-05-2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祖御風 東莒踏浪 2010-05-22

 

 

 

 

 

 有個廢棄的養雞場

 

 

 

 

 

 

 

 

 

 

 

 

大埔原名「大浦」,福州語彙「浦」為小港灣之意。東莒早先盛產黃魚、鯧魚與帶魚,大埔是島上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聚落區,澳口開口向南,為一個天然港灣,景色秀麗;聚落區朝向的「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以阻擋冬季北風的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採取合宜的漁作澳口,故有「夏福正,冬大埔」慣例與習性。

 大埔澳口外面不遠處,有一座林坳嶼立於海上,島嶼蒼翠,富有天然資源,但目前並無交通工具可以前往,只能遠眺美景,拍照留念。

 

 

 

 

 

 

 

 

 

 

 

 

 

 

 

 

 

 

 

 

 

 

 

 

 

 

 

 位在福正村南面的神秘小海灣,是最近這幾年才被命名的新景點,道路崎嶇難行,但地景優美。從某個角度望去,海蝕柱與海蝕洞,令人有無限想像的空間,因此流傳了呂洞賓與何仙姑在此得道的民間故事,因此又名「呂何崖」。

 走近神秘小海灣,站在沙灘望海上兩邊沿岸岩石奇景,尤其令人讚嘆不已。海灣東上方有一坑洞,當地居民稱之為「燕巢」,是鳥類聚集處,洞內雜草叢生,乏人清理,曾經有電視台探險節目,冒險進入拍攝洞內景觀,該洞穴可以通往海邊,也是採蚵者的捷徑。

 

 

 

 

 

 

 

 

 

 

 

 

 月見草

 

 

 

 

 

 

 

 

 

 

 

東莒燈塔又名東犬燈塔,創建於清同治11年,於民國77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
 

東莒燈塔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築有一道長達30公尺的白色矮牆,一般遊客都不明白這道白色矮牆的功能,據燈塔守塔員表示,由於燈塔所在位置的地勢較高、風力強勁,這道防風牆可以讓工作人員在強風吹襲時,低身快速通過,工作人員手上的煤油燈才不會被吹熄。


 

 

 

 

 

 

 

 

 

 

 

 

 

 

 福正村曾經是東莒最大、人口最多的繁榮漁村,民國60年代左右,由於馬祖海域漁源枯竭,人口大量遷移到台灣,至今只剩下約十戶人家居住於此,島上最熱鬧的聚落也移轉到了大坪村。不過在縣政府的規劃下,福正與大埔兩村原有的閩東傳統石屋,徵求屋主同意後,開始進行修復工作,遊走在階梯巷弄間,海風呼嘯吹來,彷彿回到昔日漁村情景。

 當地人常說:「夏福正,冬大埔」,是指過去的居民隨著季節不同而往返遷移於這兩個村落之間。這兩個村落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冬季時吹東北風,東莒島南邊的大埔村可抵擋寒風侵襲,夏季時吹西南風,居住在北邊的福正村最適合。

 福正村澳口有寬廣的潮間帶,傍晚適合戲水與挖蛤,晚間可前往「踩星沙」,入夜後的沙灘,只要經過踩踏,就會出現星光閃閃的微生物,常令遊客興奮不已。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東莒遊客服務中心就設在本村,福正漁村風光已經成為馬祖發展觀光的重要資產,而國家二級古蹟東莒燈塔,就坐落山頂,也是遊客不會錯過的景點。

 

 

 

 

 

 

 

 

 

 

 

 

 

 

 

 

 

 

 

 

 

 

 

 

 

 

 

 

 

 

 

 

 

 

 

 

 

 

 

 

 

 

 

 

 

 

 

 

 

 

 

 

 

 

 

 

 

 

 

 

 

 

 

 

 

 

 

 

 

 

 

 

 

午餐 - 楓樹林 - 猴頭菇燴飯 & 洋蔥豬排飯 - 各90元/份

 

 

 

 

 晚餐 - 楓樹林 海鮮炒麵 80 牛腩飯 90 青菜豆腐蛋花湯 60 (加了2顆朋友在海邊採的螺)

還叫了1份燕窩奶茶 40

p.s.  

熾坪隴遺址文物 證實馬祖史前文明存在

(中央社記者于浩馬祖25日電)馬祖到底從何時開始有人居住?以往無史可查。當東莒熾坪隴遺址大批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片陸續出土,證實6000年前馬祖即有先民居住,「馬祖不再是無史之地」。

  熾坪隴遺址位在馬祖東莒島的西側海邊,行政區上隸屬於連江縣莒光鄉大坪村管轄,遺址則位置在大坪村聚落的西南角,離海岸線直線距離約500公尺,是一處緩坡的海階平台地。

  2001年,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專家陳仲玉和劉益昌共同主持的「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畫,於8月間在熾坪隴遺址首次進行探坑試掘時,就已經發現有史前遺址。

  2004年夏天,再由陳仲玉主持,以在地的馬祖藝文協會成員為主,組成熾坪隴發掘與研究的考古工作團隊,於當年7月9日至24日,在東莒熾坪隴遺址試掘,出土更多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片之後,掀開馬祖考古的序幕。

  之後,從2004年到2005年間,在陳仲玉領軍下,馬祖考古隊3度前往熾坪隴遺址挖掘,挖出近1萬餘片的陶土、4百多件石器和數量甚多的貝器、貝殼以及動物骨骼。此外,在島上的另一處蔡園裡遺址也挖掘出500 餘片唐末五代、宋、元各朝代的陶瓷片以及數量甚多的貝殼、魚骨、獸骨等。

  當時擔任馬祖藝文協會理事長,也是考古隊成員的游桂香表示,馬祖出土的陶器器形與福建各史前遺址的陶器比較起來,並無特殊之處,在中國大陸各遺址均有出現。這些陶器相似度極高的遺址,從北到南、從沿海到內陸都有,可見得熾坪隴遺址與鄰近地區的關係非常密切。

  陳仲玉表示,這些石器、陶片在送往國外及台灣大學作碳十四年代測定,最早的年代數據為距今5570±80年,在與鄰近遺址比對後,證實在6000年前,莒光鄉的東莒島已經是有人居住的聚落,他們與閩江口的史前文化有很密切的關係。

  根據兩岸連江縣縣誌記載,馬祖最早有史可考約為宋朝年間,再加上早期馬祖民眾經常挖掘到宋代錢幣。因此,多數人都認為馬祖應該是宋以後才有先民居住。隨著熾坪隴遺址文物的出土,馬祖的歷史不僅要重新改寫,更上推至6000年前。

  為了讓大家重新認識馬祖的歷史,建構屬於馬祖的史前文明,馬祖民俗文物館特別在館內精心規劃一處「馬祖考古展示區」,將歷年挖掘到的石器、陶片、貝器、貝殼、魚骨、獸骨等陳列展示,除了用以豐富民俗文物館的內涵,也藉此證明連江縣長陳雪生所說「馬祖不再是無史之地」。

  發掘熾坪隴遺址的關鍵人物陳仲玉,在考古展示區開幕時表示,考古團隊成果展出不僅讓他非常感動,在如此短促期間就能獲得這樣的成果,更證明馬祖是考古的寶地,未來更應該做進一步的挖掘與考據。980125

 

台長: 長樂
人氣(1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寶島出遊 travel Taiwan |
此分類下一篇:馬祖御風 南竿卡蹓 2010-05-23 part 3 八八坑道 鐡板 津沙 牛角
此分類上一篇:馬祖御風 西莒 2010-05-21~22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