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24 10:00PM
時序進入溽暑 現在已晚上十點 天還微微亮
在陽光逐漸縮短過後 就該是離別的時刻
和室友大啖西瓜的日子 只能是倒數了
週末法國同學要離開 一起喝杯goodbye coffee
一年就這樣過去了 短得讓人不敢相信
三小時的談話中 有些有趣的東西 跟大家分享
常常耳聞去過巴黎的朋友 對於巴黎有截然相反的意見
尤其很多不懂法文的人 在巴黎講英文吃悶虧碰釘子所在多有
法國同學問我
坊間意見都說巴黎人冷漠 我是法國人不了解 你覺得呢
我慢慢回想今年春天的巴黎行...
對於法文 我根本就是文盲
降落巴黎 就像誤入迷宮
路牌的解釋 就像天書
背著15公斤大背包 抱著一本地圖
站在十字路口的陽光下 研究了一個小時
一輛摩托車閃過旁邊 只見大男生摘下安全帽
用法腔英文生硬地問我 Do you need any help?
我眼睛一亮 英文在此時像天使也像我親愛的光明燈
讓我邁開在巴黎的第一步
也許是比較幸運 遇到比較和善的人
但也許態度和方法也幫了我一點
我常常是先說 Bonjour 然後說 May I speak English? 最後再說 Merci
其實法文我只會這兩個字 掛著頭和尾的兩字闖關巴黎...
很多人說 法國人驕傲 他們不說英文 即使他們會說
我同學想解釋的是
法國人不喜歡一種態度認為 講英文是天經地義行遍天下的真理
似乎有許多人 也許美英更是 認為英語是世界語言
所以他們踏上法國的土地 也認為法國人應該都要懂英語
一開口就用英語直接問路買東西 這會引起很多反感
另外一點
很多法國人是真的不懂英文的 在面對你陌生的語言
也許會害怕 會選擇冷漠 不一定
有些時候 也許就真的是運氣吧
但我相信 態度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下次到法國時或許可以試試
我們也會希望踏上我們土地的外國人
尊重我們的生活 尊重我們的文化
親切的說聲 你好 即使很生硬 你一定也會微笑
不是嗎
ps1.到巴黎我興致較低的或許是艾菲爾鐵塔 總不想要那麼”觀光客” 但還是去了 照片發現 天空藍得乾淨得不太真實
ps2.我在法國機場時,向海關帥哥先講”Bonjour”,還沒說下一句,他就霹靂啪啦講一串法文,我傻傻地直笑,搖搖頭說我不懂,”May I speak English?” 他們就笑說 ”But..you just spoke FRENCH!” 雖然是這樣 我看得出來他們還是挺開心的,當然後來就講英文啦
ps3.我自己通常是講”May I speak English?” 而不是”Do you speak English?” 是我的習慣 因為我總覺得前者客氣一點 也比較不唐突
有一次我在拉丁區要問路 當我說”May I speak English?” 對方馬上說NO 嚇我一跳 想說遇到傳說中的”會講不講的巴黎人了” 結果當我說Merci轉身要走時 他笑說”I’m kidding.” 然後當然很認真地指路給我看了 呵呵
***
2003.07.02 英國的六月
六月 在台灣會是畢業離愁氤氳的夏天
在英國 六月是解放的日子
大學生考完最後期末考 悠游於長達十八小時的日照
碩士生忙著拼湊畢業論文 等待船公司把箱箱回憶漂回家鄉港口
很喜歡在陽光滿溢的午後 站在校園小小的階梯廣場
看畢業生享受最後的暑假
英國人喜歡啜飲酒品
常可見人手一瓶 三三兩兩在階梯開懷暢談
偶爾也有樂隊在舞台演奏 音符不一定精準
但是傳達很多青春的力量
這就是年輕吧
有個英國女孩告訴我
畢業後 她要背著背包到澳大利亞
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 一路打工一路旅遊 也許一年
在歐洲 中學和大學之間
他們常常為自己留一年空白 即gap year
我從聯考的壓力下成長 gap year 是多年遙不可及的夢想
當時多麼渴望可以瀟灑揮霍屬於自己的青春啊
放下書包 踏出文字的世界
人生 也許在這一年會找到另一個真實的開始
一個德國同學告訴我 近日他檢查出這年紀不應有的病痛
從醫院出來後 他每天的生活雖然沒有不同
仍是讀書 運動 但他心境已然轉變
人的生命不一定有道理可以解釋
遇上了 就無從逃避
剩下的 僅是珍惜而已
我很喜歡一句話
年輕 只有一次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