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8.5 2AM Queenstown
走在奧克蘭的街頭,冬夜,飄著細雨,轉角看見一群人忘情地唱歌跳舞,打著腰鼓,紅燈就停,綠燈就走,讓我想起奧運時街頭巴西人的熱情狂歡,也讓我想起開心時就會笑笑跳跳得忘了自己的阿國。
不知道多久沒有這樣的心情了,年紀增長,多的不是一分豁達,竟然是更多的猶豫和沉重,我倚著星巴克的落地窗,注視著對街的舞者,老人摟著小孩跳著,男人穿著布衫,頭巾在街燈下晃動著活力,女孩綁著絲帶,裙襬飄著吉普賽的韻味,隨口唱出的歡樂,是那麼的隨興,又那麼不真實,像似明天醒來,就將夢醒。眼底漸漸模糊,我竟然流下眼淚,一個人,在冬夜的皇后大街上。
流吧流吧,沒人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任何人的大街,這裡的陌生對我實在太親切了。我愣愣地看著那群遠揚的快樂舞者,歌聲漸行漸遠,回想著:上一次沒有負擔的大笑,是不是十年前在海邊看阿國跳水的時候?
生活總夾雜著無法預期的事件,當無能當下克服時,就成了累積,累積在心底,一層一層,直到再也無法承載。於是,「沒有負擔」變得很遙遠...
經過一年的混戰,換到新單位卻沒有雀躍,而是更多的壓力和恐懼,眼見八月已到,我卻還走不開去著手我該完成的報告,出國在即,這本不是一趟遊樂,背負的是責任。為了工作,我花了不少錢來延後出發時間,國外一直在等我,國內工作也沒取得諒解,加上家人住院,我夾在四方中游走,困難我也說不出口,我以為我可以把所有的事情一一解決,我以為我可以滿足每個人的期待,但是,自己能力真的太薄弱了,我什麼也沒做好,每個地方都有缺口。
感謝好友即時協助幫我補足,心底有無限感激...
雨還是斜斜地飄著,濕冷的空氣把淚水冰得涼涼地,和著雨水流了下來。轉過兩個街角,我看見落地窗裡透著篤實的亮光,一落落的書排了過去,是市立圖書館吧!附設咖啡館裡有人悠閒啜飲著咖啡讀著書,瞥見窗外落魄的我,多看了一眼,才把眼神移走,繼續沉浸在書的世界。
我被門口小黑板吸引住了,上面用黃色粉筆歪歪斜斜地寫著:「Don’t cry becasue it’s over, but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
擦乾眼淚,坐在街燈下,我掏出筆和親愛的日記本,翻到最後空白頁,一字一字紀錄了下來...
正闔上日記,手機響了清脆一聲,真巧,是一年不見的阿國傳來的簡訊:「謝謝你曾為我在漆黑孤單的低潮,用夢想的火柴點燃生命的燭光,小心奕奕不讓微光熄滅的我,偷偷期盼再見面時藉著各自持續追夢的火光,照亮彼此的臉龐。」
在燈光昏黃中,我突然想起聖誕夜那個賣火柴的女孩的故事。
阿國,我也很想念你的火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