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27 00:04:03| 人氣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紀錄自己的味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歐陽應霽 紀錄自己的味道

每次去香港,非得吃撐肚皮才甘心,即便信步隨便找家店亂吃,也很難吃到食之無味的東西,因為香港人的嘴實在太饞、也太刁了,廚藝不佳的店肯定乏人問津,難逃關門大吉的命運。不過,若非這份喜好和堅持,香港絕不會成為全世界都認同的美食天堂。 歐陽應霽寫《香港味道》,除了介紹絕對值得一試的香江美食之外,更多了文化傳承的責任感。

分享美味經驗

「食物是個很大的題目」歐陽應霽說,「所以我從最熟悉、最有親切感的香港在地美食開始寫起,呈現一個比較完整的香港味道。」對愛吃的他而言,過程當然是開心的,卻也超乎意料的辛苦──他自掏腰包請親朋好友試了七、八百家店,然後從中選出大家最滿意的進行採訪、拍照,最後才集結成書。

書裡介紹的都是他記憶中的香港味道,但是和懷舊、或者台灣人喜歡掛嘴邊的「古早味」一點兒關係也沒有,歐陽應霽只是純粹地紀錄下他認為好吃的在地佳餚。「食物的口味會隨時間演化,而且驅動力一定是非常務實的商業性因素;」他說,「這一點,也是一種特殊的『香港味道』。」單是翻閱,就已令人直流口水;無論粥粉麵飯或各色燒臘滷味,都是香港最庶民化的美食。「以叉燒為例,街邊麻雀大的小舖、或者高檔酒店都可以烤出最美味的叉燒,而且價錢並不會相去太遠。」他表示,「這在其他地方並不多見。」

傳承美食文化

除了你我,歐陽應霽更希望他的讀者還包括中、小學生,讓他們也認識屬於自己的味道。「大約三十歲以上的香港人都有一個核心概念:媽媽燒的菜最好吃。」他解釋,「但年輕一代的孩子幾乎是吃速食長大的,雖然在香港土生土長,卻不懂如何欣賞一碟燒鴨飯或一碗餛飩麵。除了要求一雙新球鞋,他們也可以要求一頓好吃的飯。」

對於想按圖索驥的台灣讀者,歐陽應霽只有一個建議:「我的味道不見得是讀者的味道,所以,憑自己的直覺最不容易失望。先從粵菜系的料理吃起,然後試試結合了西方烹調手法和概念的港式料理。用餐的時候,不妨打開其他的感官,因為這些東西全部加起來,就是屬於你個人的香港味道。」下一回,別忘了帶著這本書飛香港,吃遍歐陽應霽的推薦,大快朵頤之餘,用「味道」記憶你心目中的香港。

台長: 古及
人氣(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