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7 19:11:53| 人氣1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克己復禮:由自己開始做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克己復禮」由自己開始做起 ◎證嚴上人

「克己復禮」,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克己。

「克己」,應該要從我們自己做起,要好好淨化自己的身心,
想想自己有沒有迷失在現在紛紛擾擾的生活中?
自己待人處事有沒有失禮呢?

禮之美,在慈濟的團體中應落實,在教育志業體,
教導學生待人有禮、志工們回家後有家庭之禮,如此,台灣光是委員、慈誠,就已經有五萬多人,等於五萬多個家庭,再加上其他志工團體。
這樣的家庭假如通通落實家庭禮貌,我相信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會更紮實。從學校,從志業體同仁開始,以及慈濟的志工們的家庭,這都是在社區裡面,從修心、齊家,全民進而影響全國。

希望「禮儀」要用在日常生活中,用禮來提升人品,從所有慈濟人,包括志工與員工,我們應該要求他們,在這個機構工作,就要有禮貌。
我們要不斷的,慢慢地滋潤到內心,讓他把禮帶回家,很紮實地
把禮用在慈濟以及自己的生活範圍中。

最重要的,我們要提倡克勤克儉,現在的人太浪費了,過度浪費中,
總是會產生環保問題。只要出門就會有碳足跡,時間也會浪費。
總之,克勤克儉的美德,我們要身體力行。
另外,克制自己的性情,克服不好的習氣,這也是克己。
在四大志業同仁中,要彼此之間互相影響,人人彼此都要有禮。

慈濟要做的,最重要的是要如何落實在慈濟人與慈濟的人之間,
很自然的,就會有很多家庭在社區中推廣起來,因為我們有社區志工,
有很多帶動的機會,希望大家要有此觀念。

總之,我們真的要做到克己,要人人克己,人人在互動中,簡單有禮。
家庭之禮要推動,我們應該要民德歸厚,溫良恭儉讓,我們如何做到
脾氣很溫和,對人很恭敬,生活節儉,對人事物禮讓,這是我們應該
要有的民德歸厚,都應該要學會的。

克己復禮的時代意義
期待人人都能從──
「克己」、「知足」、「知止」的理性節制,
進而發展成「好禮」、「尊重」、「利他」的人文素養。

◎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

中國人講「禮」,源遠流長。
周公制禮作樂,以「禮」作為規制社會階級的上下統治關係,而成為倫理規範。及至春秋時代,周室式微,諸候爭逐激烈,社會秩序崩壞瓦解,孔子以回歸周初封建家族道德為理想,提倡「克己復禮」的仁道,宣導「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主張。

儒家以為「禮」是諸德根本,仁義道德,非禮不立。但因為禮是階級社會的歷史產物,難免由於政治的操弄、人性的扭曲,而逐漸庸俗化、形式化、教條化,發展為表面上重視虛禮,而實質上爭奪實利的「禮教吃人」社會。

老子曾經對禮教有激烈的批判:「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近代雖有袁世凱的尊孔尊禮運動、國民政府的「禮義廉恥」教育,但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的斑斑歷史亦殷鑑不遠。

「禮」常隨著階級與時代演變而生成、發展、崩壞、再生。慈濟提倡的「克己復禮」運動,不應只是復古,更必須是創新,成為一個賦予時代意義的新文化運動。


台長: 古及
人氣(1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