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場教學下來,
因為橡皮章實在太小,
新手們還是會很疑惑於某些細節,
所以乾脆haru就重新做一篇教學文,
更詳細地拆解刻章步驟,希望大家都可以一目瞭然。
本篇是以右手握刀的角度來示範。
下刀深度約2~3mm為標準,刀鋒要固定略傾斜以朝向身體左側。
一般下刀角度建議為45~60度之間,
但遇到特殊情況時角度也要隨之調整,
大家可以不必死記這些數字以免反而綁手綁腳了。
【2011.04.06補充】
左手握刀的朋友,請將文中任一地方出現的左、右對調,順時針與逆時針也對調即可。
不過因為印章小,我的古董相機近拍焦距又不夠近,橡皮擦表面我已經有拍上咖啡色印泥以較易區分剔除的部分,但照片還是拍得有點模糊,敬請大家包涵喔~
Step 01
圖案描好也轉印完成後,右手如握筆般略斜的姿勢持握筆刀,自圖案的左側找一處下刀,緊貼圖案外輪廓鉛筆線逆時針方向繞劃一圈(筆刀不動,用左手轉動橡皮擦)。
Step 02
藍線為筆刀刻過的路徑,筆刀方向不改變,
而是橡皮擦在轉動。一直刻直到筆刀刀鋒回到杯子把手下緣,
也就是下刀起始處為止,此時外輪廓己完整刻過一圈。
Step 03
藍線為刻完的第一圈。再來一樣不改變握刀姿勢,而改由圖案的右側往外約2~3mm處下刀(即為綠線痕跡),改以順時針方向刻。這一刀刻時盡量維持與外輪廓鉛筆線相同的寬度,不要忽窄忽寬。
Step 04
一邊刻時也是筆刀不動,以轉橡皮擦的方向來控制。
一邊刻時,會有一圈圖案外輪廓橡皮屑被刻下來。
如果不覺得橡皮屑有脫離感的話,就表示第一圈與第二圈兩刀並無相交,
兩刀一定要相交這一圈橡皮擦才會成功被刻下來。
Step 05
第二圈完整刻完後,就可以用刀尖剔除或以鑷子夾除外輪廓那一圈橡皮屑。綠線即為第二圈下刀的路徑。至此圖案的外輪廓已清晰可辨,之後在修除外圍時比較不會傷到圖案本身。
Step 06
接下來開始刻出內輪廓。
此時握刀方向都不變,但要從圖案的右側下刀,如桃紅線所示,
(刀鋒一樣朝向左側,也可以說是朝向整塊橡皮章的中央方向),
開始沿鉛筆線順時針刻好一圈。
杯子圖案有三個部分要挖空,
要從大處或小處著手看個人習慣,沒有一定順序。
【2011.04.06補充】
這裡指的是各挖空處的內輪廓要刻除的順序,
但如果沒有把握或怕混淆的話,乾脆就都先刻小處最保險。
Step 07
桃紅線為內輪廓的第一圈,接著第二圈在距內輪廓約2mm處下刀(水藍線),逆時針方向刻完一圈,內輪廓即可被清出。
Step 08
內輪廓刻完兩刀,即清出一圈橡皮屑。刻出這道內輪廓圈,在內部挖空時比較不會傷到鉛筆線條部分。
Step 09
利用筆刀挖空時,由右側下刀,
並要在斜坡的一半高度處斜斜入刀,刻完一道。
【2011.04.06補充】
當挖空處的面積差距不大時,要從哪裡先下手都可以,
我自己習慣先從外圍開始逐漸往內刻,可避免小指不小心把鉛筆線壓糊。
當挖空處的面積差距懸殊時,先刻小處,大處留著最後刻,線條邊緣會比較穩當。
Step 10
將橡皮擦轉個方向,在旁側適當距離刻下第二刀,就可刻除一道橡皮擦。依此方法漸次慢慢挖空。
Step 11
同步驟09,一樣從斜坡下方下刀來刻。
Step 12
再把橡皮擦轉反過來,再從更右側一點的地方下刀。如此重覆即可一道道慢慢挖空全部。
Step 13
在進行修除外圍前,
筆刀以接近垂直的角度,沿著外輪廓的「谷底」痕跡往下劃一圈,
下刀深度增加1~2mm即可,不用切得過深。
接著用美工刀水平橫切,將外圍部分切除即可。
因為這個章太小,美工刀橫切的照片看不出所以然,
想參考的朋友可以看這篇教學文。
Step 14
完成的杯子陽刻章。
由側面看可明顯看出橡皮章呈現下寬上窄的「布丁狀」。
這樣線條基底才夠穩固,用力壓印時不易扭曲變形,
保存時也比較不易受損。
如果刻好的橡皮章側面不是如圖般下寬上窄的話,
就表示下刀方向錯誤,
必須重新調整刻章習慣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