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my junior lovers,
媽咪不喜歡用比較法或競爭方式看待你們,更不喜歡【以前我們何如..】調調,過往的年歲,孩子來不及參與,如何能想像? 要穿上別人的鞋子方知合腳與否、步履行進樣態,僅是以言語形容,哪能引起共鳴?
假日,帶你們走往嘉義大學,一趟下來約莫三公里,雖然閱閱途中耍賴一下,但你們還是完成了,媽咪喜歡在不同的情境挑戰你們,體能上、思考上、情感上,你們會發現有越來越頻繁的趨勢。在這個大學,我看不到大學生們如同當年媽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即便是孤獨也強迫自己學習;也看不到未來的想望,彷彿把自己餵飽了,就夠了。這樣的空洞,驚駭了媽咪,或許太久沒接觸到大學生了,或許中午時這些學生才起床,所以我偏見了。然,很嚴肅地想,如果你們預知媽咪可以提供一個沒有80分,但有60分的生活,會不會只想溫飽,而不求更多?
2007年,研究所畢業後,媽咪心理的退卻,我還是回到舒適圈裡繼續教書,但這六年來,是會嘆息的!選擇一條較不費氣力的路,竟是把那研所三年浪費了。我符合了我爸的期望,求了穩定溫飽,但卻辜負了自己一路來的努力。努力地擺脫鄉下女性的腳色,硬是在學業成就與工作上有了一定水準。你要知道,三十年前的番路小地方,能念書的才能脫貧,而我爸雖不至於貧,情感上與物質上卻不大方,我沒有太多擁有,僅能共享有。
在這一剎那,我才驚覺,回到十年前,我應該不徬徨地在繼續往司法方向前行,甫教書的我還是很好奇,然多了三年,安逸殺死了貓。
因為有太多擁有,步履沉重了,懶前行了。
不願你們年紀輕輕就如此老邁,或許我得捨去許多,方能刺激你們更輕盈地向前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