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18 12:41:26| 人氣6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種詩意的散文,沒有節奏和音符的音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波德萊爾的《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又名《小散文詩》(Petits Poemes en Prose),是一本被沙特譽為「捕捉現代城市生活之美」的遺世奇書。
幾乎與《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出版的同時,波德萊爾開始在各種雜誌上陸續發表一些散文。按照詩人的本意,想寫的是「一種詩意的散文,沒有節奏和音符的音樂」。這些散文日後以《巴黎的憂鬱》為名出版,共五十篇。他在作品中絕妙地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手法,具體而微地描寫城市中的眾生相如〈暮色〉、〈孤獨〉、〈人群〉、〈寡婦〉、〈賣藝老人〉和〈在淩晨一點〉等,透過其看似怪誕的抒寫,令人更深刻瞭解城市生活的內涵和城市人的內在心靈世界。

波德萊爾寫道:「這還是《惡之花》,但更自由、細膩、辛辣。」後世普遍公認,這些簡短的散文詩比《惡之花》更寬容、溫和。其中所淡淡流露的,更多的是詩人對美好世界的嚮往,以及對現實世界無可奈何的情感。

本書早已被奉為二十世紀文學經典之作。生活書店曾於1935年出版中譯本,並配有五十幅精美插圖。此次以亞丁先生1981年中譯本為文字內容,以生活書店舊版插圖配之,重新編輯出版,可謂搭配得宜,允為經典佳本。

■作者簡介

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
1821出生於巴黎,父親是一位具有啟蒙運動思想的畫家。他受父親的薰陶和影響,從小就酷愛藝術。在他6歲時,父親病逝,母親又改嫁,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了一層陰鬱的色彩,產生了「永遠孤獨的命運感」。

17、18歲時,他經常在拉丁區的詩人畫家中作客,變成一個極端的浪漫派。後來,他到印度去旅行,在旅途中,外界景物豐富了他內心的感受。我們不難在他作品中讀到許多描寫海洋、陽光和異國情調的內容。回到巴黎後,波德萊爾索取了父親的遺產。他母親看到他揮金如土,就為他找了一位法律顧問,限定了每月的花費。從此,波德萊爾便一直過著艱苦的日子,而生活的艱苦卻促使他拼命地寫作。

起初,波德萊爾撰寫藝術批評,以犀利的筆鋒闡明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想觀點,又以優美的風格創作了不少出色的散文。1848年二月革命時期,他創辦報紙,發表了許多激烈的文章。後來,他接觸到美國作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的作品。這兩位詩人在思想上、經歷上和才智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在以後的10年中,波德萊爾不斷地翻譯出版愛倫‧坡的短篇小說。愛倫‧坡豐富怪誕的想像以及冷靜準確的分析使波德萊爾受到了很大啟發,使他脫離了當時浪漫主義詩歌的個人情感與憂愁苦悶的泥潭,並且發揮了想像力在詩歌中的重要作用。1865年,波德萊爾旅行病倒於布魯塞爾旅次。1867年,他在巴黎逝世。享年只有46歲。














.

台長: blue raincoat  
人氣(6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