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13 00:35:11| 人氣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週二晚上9點,聊號召群眾、與你同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王文華 原文出處: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0150091876768739
故宮正在舉行大英博物館珍藏展,我立刻覺得這是一個好的Change-Makers主題。於是我跟夢想學校的創始員工、目前在倫敦大學念MBA的能為連絡,他爽快答應成為今年第二次Change-Makers線上討論會的主講人。能為研究英國兩大創新機構:大英博物館和BBC,如何發起一個有意義的活動,並且運用新科技動員眾人參與。這對於所有像要號召群眾make a change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有深刻的?示。講到號召群眾,巧的是,「愛你22小時」的固定來賓曉煒老師最近也談到了大英圖書館運用群眾的力量解決難題的故事。當年大英圖書館搬家,預算不足,無法搬運所有的書。情急之下創意發光,想出一條妙計:「即日起,大英圖書館免費無限量讓市民借閱圖書,條件是從老館借出,還到新館去。」以下是能為特別為週二討論會寫的文章。時間是1月25日週二晚上9-9:50。地點在http://www.facebook.com/TheDreamSchool。特別邀請2月12日「經營客戶與人脈的10種方法」的學員參加,讓我們在線上先認識,為年後的相遇暖身。其他學習管道:1. 「夢想學校」2月12日(六)「經營客戶與人脈的10種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820028818315752. 每週學行銷:每週四早上8:30我在陳鳳馨主持的《財經起床號》談行銷, 第一集「秒殺行銷」、第二集「博物館行銷」、 第三集「個性化行銷」、已上線,請看:http://www.facebook.com/notes/wang-wen-hua-de-meng-xiang-xue-xiao/wang-wen-hua-tan-xing-xiao/179649075409387改變前,先瞭解過去by 林能為 (http://www.facebook.com/entrepreneursnotebook)英國,紳士的國度,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也是近代民主體制的起源處。近年來的經濟困境以及政治角力,讓這個曾經輝煌的國家,現今看起來灰頭土臉。但身為歐洲的領頭羊國家之一,英國追尋改變的腳步其實從未停歇。對有過精彩過去的英國來說,從過去的故事,來探討未來的走向,當然成為了一個必要的方針。“A History of the World"是由BBC歷史部門,以及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共同合作的計畫。此計畫的負責人,大英博物館的Director,Neil MacGregor先生以及他的團隊,從大英博物館超過百萬的館藏中,選出100件足以代表人類歷史走向的珍寶,並且透過建立精彩的有聲講解,文字說明,圖片導覽,並且整合到網站上(http://www.bbc.co.uk/ahistoryoftheworld/),刻劃出我們這個世界的歷史。由於大英博物館收藏包羅萬象,因此來自各國的奇珍異寶,比比皆是。在一百件文物當中,有一些代表著亞洲文化。舉個例子,周朝的銅器也在文物的列表當中(圖1),代表西元前東亞高度發展的文明。當然古代埃及葬禮時使用的面具,中東地區亞述帝國的雕像等等,都在介紹的文物之中。除了建立了精緻的影像資料庫,以及詳細的文字介紹外,這個計畫的野心和創新當然不只於此。在大英博物館和BBC的號召之下,有200個位於英國不同城市的博物館也先後加入此計畫。在200間博物館中,由大英和BBC組成的專業團隊,更選拔出600多件能夠刻畫這個世界的收藏品,並加入網站的資料庫當中,供大家查詢以及學習。[
AD插播:除蟲 空間設計 內視鏡隆乳 網路行銷 小木屋 空間設計
]當大家看到這篇文章的同時,合作的博物館數量,以及加入的文物,這兩者的數字還在不斷的增加當中。其中我個人覺得最有趣的,是一件來自埃及的女神人像(圖2),外表看起來相當平淡樸實,並沒有特別之處,但除了它擁有長達三千年之久的歷史外,最讓我覺得驚奇的一點是:它的收藏地點,是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博物館,The Petrie Museum – 沒錯,就是我的學校的博物館!位置就在我的系館的旁邊。經由身邊展物的連結,讓自己覺得,彷彿身處歷史的洪流之中,這種感覺十分的奇妙。對主辦的BBC以及大英博物館來說,“A History of the World"不只是撰寫“世界歷史”,透過這個網站的建立,讓全英國的人民更瞭解英國自己的歷史。例如,在地方博物館選出的600件文物中,本土文物就佔了極大部份的比例。另外,BBC也和英國各地許多的中小學合作,將此系統導入學校的學習中,讓學生透過網站生動的功能來學習歷史。其中展出文物間單卻又精要的分類,例如“主題“的分類法,讓學生能夠從“運動”“藝術”“領袖”“戰爭”等等不同的“主題”,來快速搜尋自己想要最後,也是最有趣的部份。BBC所建立的網站,更開放所有的人加入會員,並透過在網站上撰寫自己的所擁有的事物,來撰寫歷史。例如,一個英國女生,就將她的父親在二次大戰時被日本俘虜後,在監獄裡吃飯使用的飯盒的照片以及解說放上了網路。(圖3)另外還有一位英國民眾將自己從祖父那邊繼承的一章海報的照片放上網路,這張海報是一個礦坑的系統圖以及介紹,海報的來源則是因為150年前一個嚴重的礦坑災難,讓英國國會決定從此之後修改建立礦坑的規定,而這張海報則是在介紹修改規定後的第一批新礦坑,是如何的安全以及高科技導向(圖4)。在150年後的現在,看起這個故事,顯得格外的真實。除了這個例子之外,更可以看到各式各樣不同的東西例如鍋子,磚頭等,來自各地的擁有者細心的撰寫了這些平常被忽略掉的古物,將他們的故事分享給全世界的讀者們。大英博物館創館250年之際,他們的願景是”努力促進館藏文物被世人所用“,而“A History of the World"是一個創新的實驗。透過這個計畫,除了圖書館的典藏系統得到完善的規劃跟嶄新的呈現方式,透過整合全國的文物系統,更讓研究者能夠得到完整的資訊。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讓社會大眾能夠在自己家中就可以接受到來自國家頂尖博物館中的訊息,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夠共同分享這些文物所帶來的感動。結合教育系統的設計更讓全國中小學生受益,間接加強了歷史教育的能力。最後,透過互動網頁的設計,讓使用者在接收新知的同時,也能夠回朔到自己身上,讓歷史不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活生生在自己身邊周圍上演的真實事件。“A History of the World"不只是一個歷史資料庫,而是全民共同在撰寫過去、現在甚至未來的故事。改變,不一定要獨特,不一定要想出全新的點子,或者是獨一無二的概念,才能夠讓這個世界不同。大至國家,小至個人,這概念一樣共通。透過觀察自己,甚至別人的故事,再反省到自己的身上,透過這樣的小步驟,你就能夠發現自己改變的契機以及方式。更重要的,就像歷史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解讀方式,對想改變的人來說也是相同。想想你之前在工作上犯下的錯誤,也許這樣的教訓,換個角度,可以幫助你現在在人際關係上的困境也說不一定。在2011年的一開始,請先放下未來的計畫,並打開自己過去的日記。
推薦分享網站:力眾人力仲介 Fanny Design
**以上為分享轉載用途,全文請點選出處!!

台長: 帥俊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