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29 15:04:07| 人氣3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峽老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峽老街的歷史

第一項:早期墾拓:


  三峽市街為清朝年間,福建省泉州府人士,渡海來此屯墾的發跡地。三峽鎮位於大嵙崁溪流域,昔日乃港灣匯流之區,夙富交通水利之便,其地理形勢負山帶水,市街臨三角溪(今三角溪),西南背鳶山,西濱大嵙崁溪、西北與鶯歌隔水相望,而東南倚熊空山,有重山複水之勢。

  內山盛產林木、樟樹、並蘊藏煤礦:地形、氣候適宜種茶,自然資源豐富,昔因地利並成為平城與山區的物資集散之處。

  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及其周緣係平埔族之一凱達格蘭族的分佈範圍。北起基隆,沿大屯山彙據野至淡水河口,南達桃園縣境。海山(註一)地區大嵙崁溪河域及山麓即此族居息地,附近一帶聚有霄裡、龜崙、武嶗灣、擺接等社。(註二)在大嵙崁溪右岸肥嶗深入內陸的高山地帶,則有泰雅族人散居其間,聚集有大豹、詩朗等社。此地原屬霄裡、龜崙、大豹等社原住民之田原。

  相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泉州人陳瑜至海山庄(今三峽、樹林一帶)從事墾拓,乾隆初年漸有移民由對岸鶯歌石方面越過大嵙崁溪,到更接近山地的右來拓土,於是漸漸形成聚居的村落。乾隆十七年(1752)安溪人李國開屯居公館尾開拓荒地耕耘。

  乾隆二十年(1755)安溪人董日旭隨後亦到三角躅地方屯墾,其所闢之地以及公館尾、公館後、八張、中埔、礁溪等地,允為三峽地區開闢之先驅,迨乾隆末年陳亮、羅廣祿等人並己向東南山區推進,在十三添土名犁舌尾一帶向需崙灣接四社給得埔地開墾成園。嘉慶初年,有泉州人陳金聲繼闢中埔、十三添等地。

第二項:街肆漸興:
  三角湧最早建立的廟宇是位於與八張界處的土地公祠。

  乾隆三十四年代表三角湧及周圍地區安溪移民信仰中心的清水祖師廟『長福巖』建成。

  乾隆四十年(1775)閩籍永春縣的住民義捐『興隆宮、媽祖廟』於今民權街現址上。

  乾隆四十二年(1777)居住公館尾的李氏族人共同聚資創建『宰樞廟』上帝公廟。

  乾、嘉年間(1781-1800)三角湧地區人口增聚,漸漸形成熱鬧的街肆。乾隆五十年八月,庄民在祖師廟右後方,庄境西北角往鶯歌石的路圳邊設『福安宮』土地公廟。當時住民多以耕作為主,輒以伐木、製炭、採藤為耕耘之餘的副業。

  清代中期,三峽人口逐漸增多,交易漸盛。三角湧的街肆,初以附近各庄住民農產及日用物品交易之市埸而起。當時交易貨品多為附近田園山林所產的農產品。嘉慶、道光以後,產業日漸興盛,近山菁染植物的盛產,促成街內染布業的興起。進而同行聚市,街市的規模因此而大有進展,並以之為特色。

  迨同治年間,外商鼓勵植茶,並採購樟腦,使得三角湧的物產交易市場更為擴大,商業機能的需求因而大增,街道也隨著快速發展,店屋再向南延建,直扺山、溪相會處,因地形所限,再往後的發展,只有越過中埔溪或轉往街的北方了。

第三項:劉銘傳之撫墾:
  晚清時期,北部臺灣由於茶葉、樟腦的產量大增,淡水港對外貿易愈發達,而基隆的煤產對於遠涉重洋東來的外國輪船更是最佳補給站,時遭外人注目,於是北部的地位駕臨全臺。

  光緒十一年(1885)劉銘傳來臺擔任巡撫。翌年時值牡丹社事變,原住民叛亂之後,清廷才認清「開山撫民」乃是治臺要務,以劉銘傳兼任撫墾大臣,設撫墾總局於大嵙崁,進行撫墾計劃,亦即是往內山墾拓,撫墾番界。

  三角湧亦設撫墾分局,並於獅子頭、加久嶺兩地設防番屯所,各置兵數十名,藉以對南方山地施以教化,臨以威德。十三年,三角湧南部之大豹番社平定後,從此山地始漸撫平。

  是年並於三角湧設『三角湧腦局』厲行山地開發山地政策,倡導煮製樟腦事業,以提供經費供撫墾之用。由於劉銘傳積極推動撫墾,山地為之開放,並使樟腦製業達到盛產顛峰,同時因產藍靛的出口沒落,相對茶葉出口正興,獲利亦較高,再加上園菁的產地極適合茶樹生長,農民逐都改種茶樹,茶園與茶產顯見大幅成長。

  三角湧的經濟產業由年出產山菁而植園菁,及至樟腦與茶葉的起而代又擴大之相續不繼,同時燒製木炭、染布等產業亦愈見發展,由於可供居民營生的資源多,又繼以劉銘傳撫墾措施之經營,產地開發及商業交易熱絡,逐提供街庄發展的原動力,造成街肆的快速發展。

  由於商況興隆,街屋迅速往南側增蓋延長,蓋此處正當山產出山之徑,又以地形所限,鳶山與土地公坑溪間的腹地漸狹,在兩側店屋紛起之下,由店屋相挾而留出的街道逐在山坡與溪溝間游移,東側的店屋到了南端盡處,深度大約只為二十公尺,僅能容下店面及基地的生活空間,在建築形式上只有一進而已,屋後直迫溪岸。三角湧街發展,至此己達盡頭,再無腹地可用。

第四項:日軍焚街:


  清廷與日本訂立馬關條約,翌年五月底,日軍登陸臺灣,六月南進時,我三角湧志士仁人群起反抗,殪厥酋卒數千眾,傷亡慘重。日軍大為忿惱,逐採取焦土戰術,焚夷村落,實施大屠殺以血洗三角湧反抗地區。於是日軍結集重整後出擊,攻陷大溪後,回攻三角湧,沿路且燒且進,廿四日擊潰義軍的反抗,進入市街後即放火燒街,三角湧街被焚數小時後面目全非,繁盛市街剎那化為不燼,街無完牆、屋無全瓦,所有街庄盡成廢墟。
第五項:街的重建與發展:
  三角湧街在日軍報復性的焚街行動中,不僅房舍、寺廟多遭燒毀,居民亦紛紛逃往山區避難。其後在日人安撫政策下,庄民才陸續回到街庄,以就地重建之方式,整頓家園,浩劫燒去清代三峽街庄的原始面貌,所有房舍皆在廢墟中逐步重建,在日治初的十年中,重建工作大致告成,市街也慢慢回復舊觀,地方的發展在日人體制經營下有了不同的演變。

  走在今天的民權街上,『老街』的景象正是大正五年(1916)『市街改正』後的面貌。三角湧街以舊有基礎就地重建而成,街路仍似晚清漠樣,曲折寬窄不一,寬度約在六尺到八尺之間。

  大正四年,新任支廳長(三角湧當時屬桃園廳轄下的支廳之一)達協良太郎氏到任,見到原有街道狹小且寬窄不一,而屋簷又參差不齊,且無排水溝感到極不衛生,翌年即著手市街的改正。將原來的「亭仔腳」和部份室內拆退,新建的騎樓全部採用磚造,建起磚栱騎樓和三拱式牌樓街面,於是街面整齊劃一,在牌樓面的裝飾上更受到日本及西方的影響,使這條歷史悠久的商業街面目為之一變。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街屋除了少數日後有增改之外,大部份便是這次改正下產物。如欲進一步瞭解三峽老街的形成與構造,請參閱中原大學建築系、歷史與理論研究室叢刊的「街屋立面調查與研究」專冊。


台長: 阿甯
人氣(3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知識 |
此分類下一篇:現代人走路速度10年快10% 新加坡人最匆忙
此分類上一篇:嘻哈&龐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