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我不是武林中人,以下所講的,多半都是道聽途說,未必都是百分之百正確的;所以姑且稱之為武林外傳,非正史也。
小時候,很喜歡看武打片,應該是和老爸有關係,他喜歡看當年香港邵氏影業拍的武俠片,反正小孩看電影不用買門票,所以我從小就喜歡武俠世界;覺得練成一身絕世武功去懲奸除惡,維護正義,當個大俠,應該是挺不錯的。後來再大一點就開始加入“古金研習社”,看了不少古龍,金庸等人的武俠小說,總覺得會一身好功夫,行走江湖快意恩仇,才是大丈夫本色。但幻想歸幻想,武俠的世界終究是不存在的…至少,我一直是這樣想。
到了中國,因緣際會認識了以氣功按摩的師父,算是知道起碼武術門派是存在的;又認識一個對武術有興趣天津南開大學的博士,他雖然沒練武,但因為愛好所以講起武林典故,如數家珍;他一個好友也是準博士生,倒是練過幾天,上次見面時,這位朋友只是小露了一下粗淺的功夫,真的就令人大開眼界…也許,武林從來沒有消失過,只是被小說神化而已…
就從這位小試身手的朋友講起吧。這位朋友本身的哲學博士論文是研究佛教的俱舍論,俱舍論是研究佛教的最好的入門書,屬於小乘佛教,以俱舍論為基礎,後來就發展成大乘的唯識論,就是唐三藏創立的法相宗,即現在西安的青龍寺。這位朋友對練武有興趣,在練過一段時間後,曾經重新拜在“意拳”門下,苦練站樁二個月,後來因為寫論文,太忙了,就沒怎麼練功了。
但是他的小腹已經有“渾元勁”(意拳的樁功叫渾元樁,練成勁力就稱為渾元勁),可以經的起打。他看我不太信,就解下腰帶(以免我打到皮帶金屬部份而受傷)準備讓我打;好吧,既然有人這麼自信,我們就應觀眾要求,試試看吧…我雖然沒練過武,不過基本的常識還是有的,所以我是站穩、扭腰,出拳是以螺旋狀的方式出手,破壞力會更大一點;哪裡知道,我好像打在一個充滿氣體的皮球上,力道使不出來,也打不進去,因為對方小腹有厚厚的彈力,抵銷我的力道!
也沒看這位朋友要運氣還是怎麼的,就能輕易的頂住我的攻擊,還誇說我的手勁不差!其實應該只是我掌握到一些出拳的要領,再者這三年來雖然練功不勤,但多少還是有一點幫助的。於是我的興趣立刻來了,倒不是說這位朋友有多厲害,重點是他以前沒有明師指點,亂練一通,根本沒什麼效果;但經過名家指點,下苦功練二個月,就有此成就,這不是太好了嗎!
朋友說他只練到小腹能讓我們打,他的師兄則是可以讓普通人(指沒練過內家拳沒有內勁的人)打胸部…胸部裡面可是有肋骨,不像小腹是空的,可以充滿氣!胸部能讓普通人隨便打,這可就厲害了。他又講了一個意拳高手和日本劍客比武的故事。
有位意拳高手只練拳沒練過兵器,但日本劍客以武士刀向其挑戰,所以他就用意拳的心法拿起武士刀擺個架勢出來,準備迎敵。他架式一擺出來,日本劍客差點笑死,沒用過刀的意拳中高手擺的架勢是將刀刃鋒利的一面向著自己,有點像西洋劍以刀刃朝向自己刀背向外的敬禮方式。日本幾大劍法流派中如北辰一刀流、柳生新陰流、天然理心流等,都沒有這種架勢,萬一敵人出手快一點,刀刃來不及翻轉,被敵人的劍一砍一壓,豈不是就自己殺傷自己了嗎?
二人一交手,意拳高手的武術刀快速翻轉,產生一股很強的力道,立刻彈開日本劍客砍來的劍,彈開的同時刀刃就順勢直劈而下!這一劈要是砍實了,日本劍客立刻就會變成二半了,嚇的日本劍客立刻投降。這一招上半招是招架敵劍的防禦招式,但下半招直轉急下,轉守為攻一氣呵成,一架開對方的劍(發勁再大一點,恐怕應該是會振飛對方手中的劍),就以雷霆萬鈞之勢,順勢攻擊直劈而下,快到令對手根本無法招架!一招就分出勝負了!據說,這個架勢已經收到日本劍道的架勢中了,不過沒有渾元勁和發勁的技巧,彈不開或振不開對手的劍,不知還有用嗎?
我聽到的這個故事時,是邊聽邊看朋友動作示範和比劃的,顯得格外的真實、合理和可信!所以我回家就上網查一查“意拳”的來歷。在談意拳之前,我先用自己的理解,把武術做一分類。我認為武術至少可分為三類,一是外家功夫,就是沒有修練氣功的武術功夫,舉凡跆拳道、空手道,少林一般的武術(少林的易筋經是內功,但非每個僧人都可學)都是。外家功夫沒有什麼不好,用來對付一般人已經足夠了,而且不限資質,易學易上手;比方說像警方用的擒拿術,教給婦女防身的簡單防身術,都是外家功夫,講究技巧、反應、速度,運動神經發達的人更容易上手。適合軍隊,警察這種團隊訓練用的武術,對付一般人很足夠了。
再者就是硬氣功。硬氣功雖然是一種氣功,但和內家拳的內功差異很大,硬氣功必須運氣,把氣集中在某一處,比方說喉嚨,用喉嚨頂彎鋼筋的表演就是硬氣功的一種。硬氣功不像內家功夫,有護身真氣,像我朋友挨我打的時候,不必特別運氣,直接打就是了,體內自然有內勁抵銷外力;硬氣功則必須運氣,集中於某處,才能發揮作用。所以被硬氣功打到,也不是好玩的!清朝義和團白蓮教說的“刀槍不入”就是一種硬氣功!硬氣功已經很厲害了,只是無法隨心所欲的使用,沒有自動防護的護身真氣,必須運氣才能出力。
最後是內家拳。中國武術的門派搞不好有幾百門,我師父說沒有二十年的了解,是認識不完的,所以到底中國的內家拳一共有幾門,我也說不清楚,但有名的“上三門”是指形意拳、太極拳和八卦拳;這三門是內家拳中最赫赫有名的。其他我聽過的還有通臂拳、奚松內家拳、三皇炮捶、等。其中形意拳據說是岳飛從“岳家槍”所演化的拳法。
講到岳家槍,就必須提到“白蠟桿槍”。以前槍的桿身是用鐵鑄的,槍身硬梆梆沒有彈性,白蠟桿是中國河南省一種特產的木棍,其有彈性又折不斷,有韌度卻不變形,有力度而不震手;具有柔而不折、堅而不硬的特色,用白蠟桿製成的“白蠟桿槍”後,白蠟桿槍就有了彈性,用槍頭硬架斧、棒,槍一彎,有那麼個小小的緩衝,手上就不震了,敵人兵器的勁道也給卸了。因為白蠟桿的彈性,才有辦法應運內家拳所說的“聽勁”,才能借力使力,妙用無窮!
香港武俠片中,常有少林棍的對打,那時我一直懷疑,為什麼木棍會有像竹子一樣的彈性?還以為是電影作假,現在才知道,原來真有這種木棍,具有柔而不折,堅而不硬的特性;而且恰好可用於內家武術當中,還是岳飛對鐵槍所改進的兵器,頂頂大名的白蠟桿槍專用的!
大成拳大概是內家拳中比較重實戰的。大成拳就是意拳,是從形意拳門中創新的拳法,也叫“心意拳”(當初創“意拳”者出自形意拳門下,但認為真正的心法來說應該是“心意”拳而非“形意”拳),因為他打敗當時各派內家高手,有集各內家拳之大成的說法,所以也叫“大成拳”。意拳創始者是王薌齋,少年時拜在當時形意拳的一代高手,外號“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雲深門下,為其入室真傳的關門弟子!
查過電腦網路資料後,我又問問天津的氣功按摩師父,他是家傳武學自幼練武,曾經拜過北派二十多個門派的師父習武;當過兵,也在單位上過班,後來習醫以氣功按摩為職業。恰好,張師父拜的最後一個門派就是大成拳。張師父年輕時為了知道自己的斤兩,所以曾經到處找人切磋武藝,打輸了就拜在那一門再學拳。打到後來在年輕一輩中已經很少遇到對手,但仍敗於形意拳門下!後來苦學形意拳,也深得形意拳的真傳,不過最後還是打不過大成拳!遂又拜在大成拳門下。
不過當時大成拳門中的人沒把他當一回事,所以他就把武功比較差的三流弟子都打敗了,師父才願意教他真正的上乘武功。但因為師父年紀已大,只派門中親傳已得真傳的入室弟子代師父傳大成拳,所以張師傅的大成拳是學自王薌齋的徒孫,非真正王薌齋親傳弟子的親傳了。
不過,張師傅告訴我,真正內家拳學到最後,應該要懂得武為末技,真正內家拳的“寶”是從修練內家功夫,轉往修練道家性命雙修,天人合一超凡入聖的境界。他最候遇到一位高人,告訴他“到岸棄舟”,加上他的武學雖然很高,但在真正一流高手中,還算不上號;所以後來棄武從醫,在氣功按摩的領域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哈哈,說到超凡入聖會有點玄嗎?我沒瞎說喔,總之,內家的功夫真正的寶和道家所說的世界相通的,只是應用不同而已。下面轉貼一段形意拳的心法:
《形意拳經》云:“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學也,丹道有三易,即練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拳術亦有三易,即易骨,易筋,易髓,此三易即拳中明勁、暗勁、化勁也。練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
到底內家拳和一般的拳有什麼不同?從我粗淺的了解,外家拳的原理,是很符合物理學的,透過身體的鍛鍊,提高自身肌肉的力量,再加上對人體的弱點的研究,以速度和技巧打擊人體的弱點。內家拳的力量則不同,一是來自修練氣功的力量,氣功可說是一種能量,一種潛在的力量,練內家拳的人會有這種內勁,這是一種陰柔的勁力、穿透性的勁力,爆發力很強,但卻不需要很大的動作就能發揮出來,這和外家拳是不一樣的。
簡單的做一比較的話,外家拳和硬氣功一掌劈下來,五塊十塊磚都破了;但是在這磚上放塊豆腐,只能豆腐下的磚破,豆腐不能破,這就是內家拳的內勁才辦的到!所以說內家拳的內勁是陰柔非陽剛的、具有穿透的性質,而且動作不必太大,勁道卻十分可怕!
二是來自腰腿和全身協調性所產生的力量。這和外家拳比較接近,都是常識上、物理學角度說的通的,人再怎麼練,臂力總有是極限的,而且臂力再怎麼練,也大不過運用腰力!內家拳能夠透過站樁的訓練,站穩腳後,透過腰腿的全身協調性,把力量集中於一點而發力,這是內家拳的高明技巧。再者,外家拳實戰時,靠的是運動神經和反射動作來反應,內家拳靠“聽勁”。
內家拳的發勁原理,很像是鞭子或是彈簧,練到全身放鬆到極點,但卻蓄滿力道;像鞭子一樣,平時軟軟的,一抖出去鞭尾的力道卻十分可怕!也像是全身都是鬆弛的彈簧,看起來鬆鬆軟軟,但透過瞬間壓縮人體的彈簧就能爆發和釋放出來一種驚彈力,這都是可用物理學的常識解釋的。
講到“聽勁”已經是講的比較深了,越來越沒把握我說的夠不夠正確了。例如太極拳的推手,就是練聽勁、懂勁和發勁及化勁的。練推手的二人,其實是一人試探性的出力推,另一個人則用按太極拳“引進落空”的方法,化掉來勁。這一過程中,主要是學會聽勁懂勁,如果對方勁力一發,我方就要引導對方勁力往空處,化掉對方的勁力;反之,如果我們試探性的出力(就是力沒有使足,沒有用老,稍沾即走,虛虛實實)對方卻沒有聽到勁,沒有化勁,那麼立即得勢發勁,把對方振飛出去了!
再轉貼和聽勁有關的文章:
騎兵用的槍叫大槍, 步兵用的叫小花槍。大槍長丈餘,是整根的白蠟樹,槍把粗如鴨蛋,槍頭粗如鴨蛋黃。大槍又長又沉,兩隻手端平都難,很不好使。小花槍就短多了,也細得多,抖起來容易,槍頭亂飛,故名花槍。大槍平時訓練時為防傷人不裝槍頭就是現在常叫的“大桿子”。抖大桿子是內家功夫的一個重要訓練手段,能練整勁和聽勁。大槍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開,好槍法必須要能聽到槍頭上的勁,化勁、發勁一家,方能不敗。
八極門第五代宗師“神槍”李書文(1862-1934),他的六合大槍進入化境,功藝俱佳。耗大槍架用桿子挑軋地的石墩子,或舊時馬車的花軲轆車輪,非常自如。一麻袋綠豆,他用槍挑起轉三圈,非常自如。練大桿子時能把樹皮滑脫落。與人滑桿子時,不論裏外纏、帶環、刺扎,對手無不應聲而僕,百試百中。持槍扎蒼蠅,蒼蠅落地而窗紙不破,壁不留痕。槍扎香頭,火滅而香不折。他的槍點對方的眼皮、鼻子尖,達到觸而不知的境界。
楊露蟬之子楊班侯能用大槍點死玻璃上的蒼蠅而玻璃不碎,可見其聽勁之好,槍法之高。我師傅槍頭只須一點,青磚牆角的磚,要那塊就下來那塊,這全是靠的聽勁,若是用蠻力就是把桿子頂斷了也沒用。
所以內家拳高手,往往一出手,功夫和其差太遠的人就會被振飛出去,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的內勁和虛實,一交手就會被對方得空發勁給打飛出去了。如果二人的功夫差不多時,才能走上幾招,但不會像練習推手那樣二人黏在一起。實戰中最困難的是自己在移動中,對方也在移動中,這和練習“站樁”的靜態是不一樣的,而且對手在移動中,你必須練到想打裡就能打到哪裡,而對手躲都躲不掉,這才有用!所以靜態練習和真正實戰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內家拳的困難之處,非人人都能練會的原因,就是上述所說的情況。基本功是站樁,站樁其實很重要,而且裡面有一些真功夫,但真的沒辦法說,只能邊練邊悟,有的人練一輩子也悟不到什麼,有的人三、五年就有成就了;真的必須是天資和苦練缺一不可。樁站好了也練成的內勁,行了嗎?對不起,還沒用!還要懂得聽勁、發勁、化勁等等勁力的使用…這樣就練成了嗎?當然還沒好,不要急!
這些都會了,要進入實戰應用,真正對打的時候,對手不可能站好好的等著讓你來白打,實戰中你可能不斷在移動中,所以樁也時時在變,離了樁就使不出力道了;而且對方可能出手,出腿,用兵器;地勢可能高高低低,各種情況都有可能,但是你必須在這樣複雜的情況下,使出你的苦練的內家功夫…不然,怎麼打的到人呢?人不是砂包會跑的啊!哇!那要練多久才能到這種水準啊!所以內家拳很難練吧,不是武癡的人,沒有天份和悟性,又沒有恆心毅力和耐性去苦練,是很難練成的。
最後,我看了一些資料,這些成名的武林高手也未必活的特別長壽!有的生前也都是生了病才往生的,並非我們想像中的練武之人就會長壽。不過,據天津張師父說,如果練武只是修身養性,不與人動手(與人交手發勁都會傷元氣,必須再練功補回虧損的元氣)這樣應該可以延年益壽。如果老跟人比武,發勁發多了,卻沒有補回來,造成身體元氣的虧損,反而不益長壽。少林寺表演武術的武僧,活過百歲的恐怕不多,但不太顯露的武當山老道,卻常有活到八、九十歲甚至百歲的,原因就在此。
看來武功高強的大俠肯定不是人人都能當的,要成為武林高手,必須有名師指點,再加上自己的天資、悟性和刻苦的練武十幾、二十年才能有所成就的。而且就算練成蓋世武功,打遍天下無敵手,如果不重養生保健,經常與人動手隨意發勁造成自己的元氣虧損,補都來不及補回來,那麼也不會因為練武、練氣功而長壽了。
以上我對中華武術的一點心得,其實要殺人或與人博鬥,買把槍買把刀就好了,何必下苦功練武(我沒說練武不好喔!我是指錯誤的練武動機,不如不練!);當然研究武術並沒有不好,了解武術技巧,人體弱點、發勁的方法…但真正要說的是“武為末技”,“到岸棄舟”!從中國的內家武術入門,應該去追尋內家武術中更廣闊和神秘的領域,而不應該只局限在武術範圍而已,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是買櫝還珠,暴殄天物不識寶了。
上圖故事
河南武術教練單掌劈磚2008塊向世界吉尼斯衝刺
楊玉印,1973年出生於民權縣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自幼癡迷武術,從小喜歡武棒弄棍。1982年,9歲的楊玉印看了《少林寺》電影后,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把中華武術發揚光大。於是,他在自家門口的空地上栽了幾十根木樁,用“梅花樁”練習起硬功來。
1989年中學畢業的楊玉印來到河南嵩山少林寺習武。第二年他應徵入伍成爲某集團軍偵察大隊的特種兵。軍旅的生涯,尤其是5項全能的訓練,不僅提高了他的身體綜合素質,而且,在部隊的大型硬氣功表演中他脫穎而出,成爲技術骨幹。
1992年,轉業回地方工作的楊玉印,並沒有終斷練武。1994年在商丘地區體育運動會上,他獲得了散打65公斤第一名;同年,泰國華僑旅遊觀光團到民權祭祖,他助興表演了中華武功,博得了客人的高度讚揚,泰國華僑爲了感謝他的精彩表演,特饋贈千元鈔票,但卻被楊玉印婉言謝絕了。華僑們臨行前執意要求與他合影留念,並高度稱讚他爲“功夫好、骨氣硬的男子漢。”
1998年8月,楊玉印在民權創辦了健民武術學校,他倡導全民健身,弘揚中華武術精神,一面抓教學管理,一面苦練單掌批磚硬功。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他劈磚的速度越來越快,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手掌的暴破力和耐久力也在不斷地提高。2001、2002年,他先後兩次在網上查詢了中國吉尼斯記錄,當查證中國吉尼斯紀錄是每小時劈磚1341塊後,他給自己提出了超越中國吉尼斯紀錄的挑戰。
6月26日,按中國電視吉尼斯總部要求,楊玉印進行了挑戰吉尼斯的測試,50分鐘劈磚1342塊。這一紀錄經民權縣公證處公證後,真實有效。
楊玉印在民權縣公證處監督下,用1小時21分鐘時間劈磚2008塊,實現了自己申報世界吉尼斯批磚記錄的夙願。
他說:“選擇2008塊磚來劈,並沒有達到我的力量所及,而是存在著兩種特殊含義:一是劈磚2008塊足以可以申報世界吉尼斯記錄;二是取‘2008奧運會’的含義。作爲一名中國公民,我熱切盼望英國吉尼斯總部對這一記錄作最後的鑒定,同時,衷心祝願‘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成功舉辦。”
楊玉印最後說,他將正式挑戰中國吉尼斯劈磚紀錄,努力爭取進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爲國爭光,使中華武術走向世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