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08 11:18:38| 人氣1,902|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談中國教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很多台灣人現在跑到大陸唸大學,甚至是碩士、博士。我離開台灣已經五年多,到中國工作有四年多,對台灣開始覺得有點陌生了,對很多台灣的現象並不太能了解。我目前在天津工作,因為沒有台灣電視可看,也沒訂台灣報紙,網路新聞也被大陸封鎖 (除了 ET TODAY 以外),所以不太了解為什麼有越來越多人想到大陸唸書。

一些念博士、碩士或是參加高階白領 MBA 課程的社會人士,其實是想透過這些管道,建立人際關係的。我的朋友中有人已經唸完大陸的中醫,有的正在唸天津南開大學的博士,有的是正在北京修碩士,還有朋友的小孩唸大陸的普通小學,也有唸台商小學的,也有唸國際學校的,所以就說說我所看到的大陸教育。

大陸最近有一則社會新聞,一名大學教授因為向剛入學新生強索紅包,而被告上法院。這家大學的校長公開說這是普遍的現象,並非是特例或少數情況,這早就是一種慣例了。大陸的大學早就變成學店了,只要交錢就能唸,老師也都在忙著如何「撈錢」。最近大陸有一個新的法令,不准學校再搞企業了。大陸以前有很多的「校辦企業」,例如北京清華大學有一家叫「清華同方」的校辦企業,是知名的電腦公司。

先插幾個話題,因為很多事不太容易說清楚,多數的台灣人並不了解大陸的一些歷史沿革和法律制度的變化。大陸以前有所謂戶籍制度,簡單說就是不允許人民有自由遷徙的權利,能合法的到外地取得戶籍,一是在那個地方上大學,二是娶當地的姑娘,才能入當地的戶籍。現在對戶籍制度放的比較寬了,比方說之前上海房地產難銷,就鼓勵外地人到上海買房,然後發給「藍印戶口」,或者開放給高科技人材入上海籍。一般來說,不是太多人想擠進去住的城市的話,在該城市買房就可以得到該城市的戶籍,這已經比前好多了,進步多了。

台灣人可能又不懂了,這有什麼關係?第一、如果你是窮鄉僻壤的窮苦農民,你要如何翻身?唯一機會就是到大城市上大學!然後在大城市落戶,改變自己的戶籍!我們在台灣不會覺得有什麼城鄉差距,開車繞台灣一週一天應該也足夠了,但是在大陸光坐火車要三四天是很正常的,下了車可能又要爬幾個山,過幾條河才能回到家...會不會有一種被困住的感覺?一輩子沒前途、沒出息?

第二、在台灣的聯考,是統一試卷考試,統一標準錄取。在大陸不是,全國最好的大學在上海和北京,所以為了保障上海和北京的本地學生,這二個地區是不同試卷獨立考試的。當然你要是外地戶籍,就只能參加全國聯考,不能參加上海及北京的獨立考試。通常上海和北京的考題比全國考題簡單,錄取分數又比全國的低100分左右,而且這些好大學對每個省的招生名額都有限制,而不是公平開放給每一個學生的。

舉個例子來講,北京的高中生要考上北大,可能只要500分 (還是考題簡單的北京市獨立招考的),江蘇的學生則必須是600分以上,而因為北大給江蘇省高中生的名額是50名,江蘇的第51名考生雖然成績是599分 (大陸高考中考同樣分數的人通常有幾千人以上) 比新疆的榜首580分還高分,但是新疆榜首的學生可以上北大,而江蘇的第51名上不了北大。但實際上給新疆的名額是比江蘇少,而且二地的教育資源並不相同。

所以大陸的父母,想方設法讓小孩唸重點小學、初中、高中、然後考上「一大」。大陸把大學分為「一大」、「二大」,簡單的說就是一流好的大學和二流大學,所以大陸學生的升學壓力不小。現代的父母為了減輕小孩的升學壓力,也會「孟母三遷」,想辦法把戶籍搬到錄取名額高的城市或是錄取分數低的北京或上海。

和大陸人相處後,發現他們很會「爭」,「爭取」的爭。一個準博士生告訴我,大陸人太多,資源不夠,你自己不爭取就沒有機會得到!這就是在大陸教育制度下產生的思想。我覺得他們因為「生存」不易,所以都用「叢林法則」求生存,只要自己能生存就好,沒辦法考慮到別人。這個準博士舉一個例子,他有一位老師是目前剛學術領域的第一把交椅,現在有一個國家院士的名額出缺了,論實力能力年資,此人都是實至名歸,結果這個老師沒有找人關說,把這個事情落實,結果就被比他差的人搶到院士的位置了。

以前大陸大學的錄取率不到2%,唸大學不用交錢,國家出的。現在很多人發現辦大學可以「賺錢」,所以大學越來越多,現在上大學和台灣沒什麼二樣,容易的很,所以不是一流大學畢業的學生,通常素質也不怎麼樣。而一流名牌大學畢業的人,通常眼高於頂,不可一世,一般的薪水請不動他們,多數都想辦法出國留學,一般企業的工資恐怕請不起他們。

大陸大學的學費最少要一萬多元人民幣以上,學校通常都有宿舍和餐廳,食宿不成問題,但學費真的太高。台灣朋友可能又不明白,一年一萬多元的學費是什麼概念,如果是那些窮鄉僻壤的窮農民 (佔中國八億人口,有代表性吧?) 一年的收入可能只有一千元人民幣,很多窮鄉僻壤的人沒見過人民幣100元的紙鈔,因為農村其實大多是自給自足,錢只是用來買一些鹽、布之類無法自已種植的生活必須品。

別說農民,說東北吧。黑龍江省一般工人的月薪約三百元,東北太遠了?講大家比較知道的地方,廣東的東莞深圳,或是江蘇昆山,上海的操作工,月薪也不過是一千多元。有這樣的概念就明白一年一萬多的學費,是很多人唸不起的!

所以每年都看到新聞報導,窮農民的小孩考上一流大學沒錢唸,很多大學的窮學生,一天只吃一餐,那一餐是饅頭配開水,真的不騙人!我每次看到這種新聞都覺得很可憐。雖然中國有給貧困學生貸款的方案,我的大陸同事就是貸款唸大學的,但大陸有很多的地方無法執行中央的政策,不然就不會每年都有這種新聞在報導。

高學費並不保證學生具有高素質。對大陸學生而言,他們恐怕不在乎學校能給他們多好的教育,而是希望能保障就業!唸書的成本高,低工資的工作就不願去了,不然怎麼還唸書的貸款?那裡的企業工資高?沿海發發達地區的外資企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於是大學畢業生工作並不好,通常學校教他們的策略是「先就業後失業」,不要揀三挑四,先確保有工作,再慢慢換工作。

和台灣不一樣的是,大陸的大學只上了三年半就停課了,學生這時就開始找工作上班了,這種稱為「應屆畢業生」。然後半年後大約是六七月份,必須回學校交報告或是象徵性的考試。大陸的大學要求大學畢業生要取得國家認識的「英文四級」的資格,考過四級才有大學「學士」學位。英文四級沒通過的,只算大學畢業而沒有學士學位。不過只要畢業後再去補考英文四級,通過後還是能拿到學位的。

這麼說大陸的大學生英文都很好了喔?想想拿到英文四級就有學位,那種四級其實沒多大用處,說白了就是把指定英文教材背好,通過考試就是四級。我雖然也是「菜英文」,但比大陸一般英文四級的大學生還強多了。我的同事應聘時,他還有計算機的檢定證書,事實上他的電腦也不行!不過我看到英文六級和英文八級的大學生,那種等級的英文程度就很強,英文八級是可以當英文老師的等級了。

當人才為了高工資以平衡高學費而往大城市流動時,就會造成大城市人才過剩,平均薪水不增反減,而小地方沒有人才可用。可能又有人不明白這會有什麼問題,簡單的說,中國的大城市的醫生過剩,醫學院畢業的學生沒有大城市的醫院可以分發,而小城市缺醫生沒人肯去。

在泰國規定,大城市的醫生必須抽調部份的人力到偏遠地區當醫生,採論調制,而且要想再往上升級就必須有到偏遠地區住診的經歷。由大醫院派醫生輪調的制度,可以確保偏僻地區的醫生,一直能不斷進步,有機會回大醫院學習更新的醫療技術。大陸醫生的調動不是醫生管的,是政府官員非醫療專業人管的。

有關大陸教育經常上報紙電視的就是「亂收費」。亂收費的原因很多,一是貪污腐敗,巧立名目收費來改善教職員的待遇,二是因為大陸撥給學校的經費不夠,所以學校入不敷出,必須想辦法自籌財源。這和剛才說辦大學賺錢有矛盾,因為這些亂收費的是高中以下的學校,大學收一多萬的元的學費,隨便收二萬個學生就有二三億經費,不會缺錢。但高中以下沒有這麼高的學費,政府撥款不足就會出問題,所以亂收費是由一個「好」理由開始產生的。

大陸新聞討論過一個北京小學教育的問題,一些沒有北京戶籍在北京打工人的小孩,唸北京的小學無法得到補助,必須交全額的學費。因為小學是義務教育,國家有補助,比方說真正的學費是500元,北京的家長可能只要交50元,其他的450元由北京市政府補助。而那些窮苦工人在北京打工人的小孩,則必需交500元的學費。為什麼?北京市政府的理由是北京市沒有這些外地人的預算,這些外地人應該向他們家鄉的政府要錢,而不是向北京政府要錢。

最後如何,我就沒再追蹤下去。總之,大陸很多不公平、不平等的政策制度,說不完道不盡。大陸人們也很無奈,然後告訴我一大堆的理由,主要是中國人多、窮之類的話,不然就是已經比印度好,比朝鮮 (北韓) 好。不要忘了,說這些的背後思考,就是反應出他們所受的教育,不檢討問題,討論如何改善問題,而是拼命為問題找理由,合理化問題,這是我認為大陸教育不好的一面。

天津房東的小孩今年差了七八分考不上天津好的重點高中,所以就託人找關係,花了三萬元,請客吃飯送錢,這樣就可以進重點高中唸書了。在台灣,恐怕只能重考了。在大陸真的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想進一流大學也有後門,都是一樣的。就有大學生把入學名單和錄取名單做比較,然後把不在錄取名單上的新生公佈出來,這些新生不在錄取名單上而能入學,不就是走後門嗎?

大學的老師怎麼賺錢啊?大陸的教授可以申請「研究經費」,而這筆經費就可以挪到私人用途了。以前還可以用學校的研究能力,開發商業產品,然後成立校辦企業賺錢。現在要求學校不可再經營企業了。好的學校,有人想擠破頭入學,也可以收紅包,聽唸天津南開大學 (全國知名的一流大學) 的校長,去年底聽說光收理就超過40萬人民幣!一般教授弄個計畫申請研究經費,往往也有百萬之譜,小計畫至少也有幾十萬元。

如果有幸成為國家「院士級」的人物,有點像當兵當到將軍的意思,權、錢都有了。所以在中國唸書留在學校當教授是一個不錯的出路。不過,大陸也不是都這麼黑,還是有很多很有風骨的學者,有很好的研究成果,本身不算太貪財。只是在一個貪污為常態的環境裡,利用研究經費改善個人生活,應該還算是無可厚非的,起碼有點研究成果,不是嗎?

台長: 大陸台勞 / 玫瑰騎士
人氣(1,902) | 回應(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教育就業 |
此分類下一篇:再談中國的教育
此分類上一篇:應徵驚魂記

江湖人
大陸台勞

轉貼一份新聞供你參考

================================================


中國將免除1.5億農村學童學費
從2007年春季開始,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將全部免收學雜費,估計將有近1.5億名農村中小學生受惠。
中國教育部部長周濟透露,免除學雜費後,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元人民幣,初中生年減負180元,貧困寄宿生可減負500元,因貧輟學的孩子將更多地重返校園。
這是中國義務教育計劃的第二階段。
今年年初,在第一階段的義務教育計劃下,政府已免除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學雜費,惠及5000多萬名農村中小學生。
中國財政部是義務教育計劃的撥款機構。
財政部一官員說,雖然學雜費免除的數目對城市家庭來說並不大,但是對於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卻是重要的。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機局的數據,農村居民在2004年的平均淨收入為2936元。
學雜費免除的對象為在各縣及省轄市市區範圍內農村鄉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學生。
不過在城市的農民工子女並不在受惠範圍內。這些在城裡學校上學的孩童將由當地政府負責。
教育部發言人說,每個地方的政府有不同的政策,一些會承擔這些民工孩子的學費,有一些則不會。
據北京市政府的資料顯示,目前北京共有37000民工子女,當中40%由於不具合法身份,無法在當地公立學校就讀,而必須在民工設立的學校求學。
北京目前有239所為民工子女辦的學校,不過這些學校多數都不合法。
From: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170000/newsid_6174900/6174987.stm
2006-12-14 16:49:51
大陸台勞
江湖人

學長,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 中國的最大毛病就是好的政策很多, 但奇怪的是能從好的政策受益的人卻很少!! 比方說助學貸款, 窮人借不到錢, 村幹部的子女卻可以借的到錢...去消費!!

以下是一則報導...中國中央的政策很難落實到地方政府...學長, 你再想一想, 中國憲法都規定好”義務教育”, 但中國自己都執行不了了, 這是為什麼? 如果憲法的規定, 中國政府都能違憲, 出再多政策又有何用??

再說, 您知道嗎? 偏遠地區根本沒有”師資”, 一個月不到50元的工資, 還經常拖欠老師薪水...如果說中國政府敢說不必再搞”希望工程”了!! 中國政府願意照憲法執行, 保障全國每一位偏遠地區小朋友的受教育權, 那我還會相信...

中國對義務教育的投資不足假設是3000億人民幣, 但中國政府最多能多出1000億人民幣...結果還是不夠2000億, 校長老師還是沒薪水, 學校還是沒水沒電沒教材...怎麼辦呢? 那就再向學生收費啊!!

中國城市亂收費是一種正常的普遍現象, 中國政府根本管不了!! 我廣州助理就抱怨老師要學生每個人買一套一百多元的參考書...她不想買, 老師就特別照顧她女兒, 她女兒急到問父母”怎樣才可以賺到100元”...

中國一切向錢看的問題, 也扭曲了正常的義務教育...學長, 您真的在中國長期待過嗎? 那麼不要再和台商在一起了, 多和中國人民在一起, 聽聽他們生活上的抱怨吧!! 和中國本地報紙報導的有很大不同喔!!!

課外勞動…中小學生停課採棉花 20061120  

記者(蔡振源/綜合報導)  

對小朋友來說,下田採棉花原本是件快樂的體驗;甘肅省最近卻發生政府要求中小學生集體停課從早到晚採棉花,還規定每位學生的採棉數量,引起極大爭議,中央電視台批評此舉為剝奪學生受教權。

每年10月中旬起,是內地西北產棉區棉花採摘期。央視記者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發現,當地許多學校最近大門深鎖,原來數萬名中、小學生在當地學校組織下,以勤工儉學為名,集體停課到棉花地採摘棉花,許多學校更經常讓學生們從早上7時一直採到晚上7時。

報導指出,各學校還給各年級學生訂定不同的採棉任務 ,高中生每人40公斤,初中生每人30公斤,許多學生採棉的時間長達10天。學生如因身體或其他原因不能參加勞動,必須向學校繳數十元的「勤工儉學費」。

據稱,這種「勤工儉學」的方式已持續三年多。每年為當地教育部門帶來約台幣2500萬元收入,而教師的獎金居然來自「學生的血汗錢」,而學校師生的福利和獎金更佔整個「勤工儉學」活動收入的兩成。

今年有學校還讓高中生自己駕駛四輪農用車送棉花。不久前,當地一名高二學生在天黑送棉花的路上從棉花車上摔下後身亡。

按民勤縣教育部門在「勤工儉學安全規範管理責任書」上規定,學生的勞動時間每天不能超過8小時,但實際上,許多學校經常讓學生們超時勞動。

有學校甚至把小學一、二年級年僅七、八歲的小學生也派去採棉。 中央電視台在「焦點訪談」節目中指出,即使民勤縣經濟條件差,辦學困難,但也應該規範勤工儉學,以保障學生權益,更重要的是讓社會更關注貧困地區的教育。
2006-12-16 03:40:46
江湖人
大陸台勞

轉貼一份新聞供你參考

嘉惠1億5千萬學生 中國全面實施農村中小學生義務教育
2007/01/02 11:10
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從今年起,中國全面實施農村中小學生義務教育,全部免收學雜費,此舉將惠及近1億5千萬名學生。免除學雜費後,平均每個農村小學生年減少負擔人民幣14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元,貧困寄宿生可減負500元。


從2006年春季學期開始,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學雜費工作在中國西部地區先行啟動,已使近5千萬名農村中小學生直接受益。為了擴大補助對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於06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要求,07年在全中國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提高對中西部地區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貼標準,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會議還要求,必須加快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全國範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北京「人民日報」今天引述中國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基礎室副主任汪明說,中、東部地區也全面實行此項改革,不過在全面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的同時,必須對義務教育學校的其他收費予以規範,才能體現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的精神和全面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的初衷,也才能真正將農民的負擔減下來。

汪明表示,免除學雜費之後,學校不得搞另外的變相收費,如向學生收費統一購買教學輔導材料和學具,不得要求學生統一購買校服、臥具等,而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採取政府購買的方式,向學生免費提供。

對於免除學雜費後學校資金補充的問題,汪明說,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免學雜費的資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擔,西部地區為8:2,中部地區為6:4。東部地區除直轄市外,按照財力狀況分省確定。關於免費提供教科書資金,中西部地區由中央全額承擔,東部地區由地方自行承擔。補助寄宿生生活費資金由地方承擔,補助對象、標準及方式由地方人民政府確定。

據指出,目前中國各地對於免除學雜費對象的劃定是:本區域農業戶口(含城鎮農業戶口)在普通中小學(包括民辦學校)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一旦跨區域流動暫不列入免費對象。
from:http://www.ettoday.com/2007/01/02/162-2035387.htm
2007-01-02 11:49:25
大陸台勞
江湖人

這個新聞我知道, 但錢從何來呢? 地方政府會不會挪用? 本來地方政府就會把中央預算用在蓋新的行政大樓, 購車和公務考察和差旅費上!!

再者, 學校會不會繼續變相亂收費? 我廣州助理的女兒被老師強迫買一百多元的兒童課外讀物, 不買老師就沒好臉色!! 就算那套書多有價值, 最多一班買個幾套輪流看, 甚至由學校買(學校當然說沒經費)放在圖書館大家一起看就好, 何必全班人手一套? 說白了這是老師賺錢的方法...

偏遠地區的老師會叫學生去工作!! 甘肅省的就這樣!! 再更偏遠的地方, 根本沒有師資...為什麼沒師資? 一個月幾百元的工資, 老師都活不下去!! 減學費又有何用?

我從不懷疑中國中央政府照顧百姓的政策, 但這種有損地方政府財政圖利百姓的事, 和升官發財指標無關的事, 基本上不是令不出中南海, 就是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真要檢驗這個政策很簡單, 中國應該停止一切希望工程的捐款!! 拜託, 基本的國民義務教育是政府責無旁貸的工作, 還要人捐款!! 中國到底有多少破爛學校或根本沒有學校的, 師資到底夠不夠, 教師素質夠不夠...這些請都先拿出數據, 然後再說要如何解決問題, 要花多少錢, 要準備多少人力, 在多少時間內解決, 由誰監督, 辦不好的要如何處分...

這就叫完善的計劃和配套措施...不然只是另一個口號政策, 只有口惠而沒有實惠了!!

抄幾個中國的笑話...看看中國人消遣中國政府...

單位領導總結發言:我們工作搞不好的原因是:一是像寡婦睡覺,上面沒人;二是像妓女,上面老換人;三是像和老婆睡覺,自己人老搞自己人 .


中國人民為:

  國家大劇院驕傲——到30億的國家大劇院看戲是每個國人的夢想!

  為CCTV(中央電視台)新大樓驕傲——50億的新大樓讓多少國人看電視時心潮澎湃!

  為上海磁懸浮驕傲——中國人用600億解決30公里的交通問題多麼令世人驕傲!

  為中共紀檢委驕傲——讓5000多貪官帶走400多億美金到國外!


中國的 ”新三座大山”:

教育改革產業化,醫療體制商業化,房地產業商品化!

近期改革熱點結論:

教改把家裡二老逼瘋,醫改提前給你送終,房改把百姓腰包掏空!


小時候,把”English”讀成”硬給利息”的同學現在當了行長;

讀”因果聯繫”的現在成了哲學家;

讀”硬改歷史”的現在成了領導……

我讀”陰溝裡洗”,結果今天成了賣菜的!


一早起床用高露潔致癌牙膏刷牙,給兒子沖一瓶碘超標的雀巢奶粉,

然後自己喝杯過期的光明牛奶,吃幾個超標麵粉做的饅頭,夾點臭水池裡面醃的搾菜。

準備坐公交吧,坐車人真多,手機沒放好,不小心被一個小新疆”借”過去了。

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頓蘇丹紅炸雞,

下午給老婆打電話,約她到新開的菜館吃地溝油炒的菜,

其中有一盤避孕藥催大的香辣鱔魚絲,一個牛肉毒粉絲,兩個四川資陽豬肉大包子,

老闆上了一杯重金屬超標100倍的碧螺春茶,再喝點含甲醛的啤酒。

晚上,保姆打電話說因為礦難在井裡出不來,叮囑我別忘了做摻入白蠟油大米的米飯,

別忘了做個敵敵畏泡過的金華火腿小菜,別忘了給小孩沖阜陽產的奶粉,

別忘了給大人沖幾杯還是金華那裡產的糖精水拌銀耳燕窩……

如果能從礦井平安裡出來,一定給全家帶溫州產的優質紙皮鞋,

最後再提一下,千萬別忘了買西安的福利彩票!

嘿,這小日子過的,那叫一個幸福!
2007-01-02 13:51:39
大陸台勞
江湖人

也轉貼一篇文章...看看當年共產黨的承諾如今跳票了, 要求”一代人”犧牲來成全社會主義的轉型...共產黨的支票可期待, 但不保證能兌現!!

由國有企業轉型改制成依”公司法”成立的公司時, 已經領到國企退休金的一代, 轉由社會福利繼續承擔責任; 但在改制中還在職的員工, 通常就是”買斷工齡”, 簡單的說就是發退職金...

問題是過去國企的承諾是”住有所房”, ”病有所醫”, ”老有所養”的支票, 現在卻是每年工齡從幾百元到千元的”買斷價”, 比方說工作20年吧, 一年一千元的話, 就是給你2萬元, 然後國家和企業都不管你了!! 你自己想辦法再就業謀生吧!!

中年失業多悲慘啊!! 一生青春歲月奉獻給黨奉獻給國家, 黨和國家當初承諾的誓言, 如今只說必須犧牲一代人才能順利完成國家從計畫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但決策錯誤的黨員, 如今人人都是鄧小平口中”先讓一部份的人富起來”的”那一部份富起來的人”...這公平嗎?

犯嚴重錯誤的人上天堂, 認真規矩幹活的下地獄...難怪刁民要不平則鳴了!! 對從國有企業被買斷工齡下崗的員工來說, 共產黨和中國確實欠他們一個公道!! 應該要納入社會福利保險的範圍中, 不能用買斷工齡的方法, 撕毀以前黨和國家的保證! 這是錯誤和不公平的!!

所以我們可以期待共產黨承諾, 但不能保證共產黨的承諾不會跳票!!


網路夕間爆紅 刁民為下崗工發聲 批黨假改革

記者( 亓樂義/台北報導)  

 最近半年大陸網壇出現一位「刁民」。他叫陳洪,是靠每月二百三十元人民幣失業救濟金過活的下崗工人。他寫了六十篇文章貼在他的部落格(大陸稱「博客」),發抒個人遭遇和揭發社會陰暗,並為失業職工和城市貧民請命,不到半年點擊量超過一百二十萬,在網路引起強烈反響。
 陳洪自稱「刁民」,因為「刁民一般都是權貴階層對不安於現實境況的低層人物的統稱」。現年四十九歲的他,高中畢業,從工廠下崗後,靠照相、做名片、幫人打印文稿和做胸卡等零工餬口。去年三月,他改行開「黑摩的」(改裝摩托車非法搭客),百感交集之餘,在部落格發表一篇〈一個摩的司機的自白〉,在網路掀起筆仗。

黑摩的司機 跟菁英打筆仗 

一位自稱是人民大學研究生的「郭鋒」,看了「刁民」的自白後不以為然,稱個人要為自己的命運負更大責任,並指責開「黑摩的」不僅非法卑鄙,也危及乘客安全。三天後,陳洪砲火全開,指出他和「郭鋒」是「兩個不同社會階層」間的對話。

 陳洪的言論激起許多下崗工人的共鳴。頓時,二人對話引起軒然大波,並被貼上「中國草根階層與菁英階層交鋒」的標籤,使得陳洪的部落格每日點擊量超過八萬,數千封評論文章如雪花飛來。「刁民」順勢寫下〈一個下崗工人談改革〉、〈窮人沒有憂傷〉和〈是誰侵占我們的路權?〉等數十篇發自社會底層的吶喊,受到網友熱烈支持。

 陳洪在部落格中大膽直言,改革已蛻化變質,成了「偽改革」,對底層社會來說,改革意味「失業下崗」,代表「剝削」,也呈現「權貴和富人對公共和國有財產的瓜分和掠奪」。這種「偽改革」,老百姓憑什麼要歡迎?陳洪批評一些主流經濟學家,為達改革目的,說必須犧牲一代人,而這一代人就是「幾千萬的老工人。」 

計畫經濟失誤 老百姓犧牲 

談到「計畫經濟」的失誤,陳洪更是理直氣壯,稱共產主義和計畫經濟都是共產黨搞出來的,出現錯誤,首先是共產黨要負責,先下崗的應該是共產黨,憑什麼要老百姓做犧牲?

 自稱有三十多年工齡的「刁民」說,他們年輕時聽從政府安排,努力工作卻領取低工資,換取政府「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承諾。如今,老工人體弱病衰,政府卻以改革之名一腳踢開他們,反而使他們過去創造的財富落入貪官汙吏之手。陳洪的文章,每每一針見血,比學界的理論更有說服力,而且感人肺腑。

 當然,「刁民」的部落格也有被查封的時候,但雖然幾經震盪,如今尚存。記者發稿結束前上網查閱時,點擊量累計為一百二十萬九千多次,評論達三萬三千多封。該部落格為《長沙刁民陳洪的博客》(http://chencs.blog.hexun.com)。
2007-01-02 14:29:36
大陸台勞
轉貼上癮了...再貼二篇...


推動和諧社會 請先說真話

記者(朱建陵)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日前到華府演講時說,大陸是世界網路最自由的國家,引得台下老外啼笑皆非。

 但蔡武在美國發生的這段糗事並不是特例,在中國大陸十三億人口中,官員如此,百姓也如此,每個人都被要求在正式場合中說一些言不由衷的冠冕堂皇話語。這裡面,既包含著刻意作弊,也包含著一種心照不宣的上下默契。

 先說說刻意作弊的部分。剛剛結束北京訪問的法國總統席拉克,訪問期間曾經到北京大學做了一次演講,並接受學生提問,而這段三十分鐘的學生提問,人為斧鑿痕跡鮮明,這裡面既包含學生提問內容恰好在國際關係、國內問題、個人問題中面面俱到,嚴肅問題與輕鬆問題交雜出現,也包含北大校方指定提問時與現場遞麥克風者間少見的默契,才剛點名,麥克風已經送到提問者嘴邊。此外,還包含學生有如背誦般的問題表述。

 對於這種作弊,北大已經是老手。一九九八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北京並到北大發表演說時,同樣的情況,透過實況電視轉播,已經上演過一場。當時,針對柯林頓關於「自由」的表白,北大中文系女生馬楠「提問」說,她認為,個人自由與集體自由並不衝突,真正的自由,應該是人民有權選擇他們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發展方式。言下之意,大陸目前集體自由現狀,是大陸人民自由選擇的結果。

 在這次的提問之後,馬楠得到北大校方領導的表揚。但時隔七年之後,去年八月間,大陸網路論壇出現一則經證實為真的帖子:《北大反美姑娘馬楠的近況》,指大學畢業後的馬楠,不但到了「人權狀況惡劣」的美國去留學,後來還嫁給了一個美國人。

 對於這種狀況的出現,柯林頓知道之後一定要納悶,因為提問者都是他親自點的。事實上,包含北大在內,大陸上自官員、下自百姓作弊手段已爐火純青,別說柯林頓搞不清楚狀況,連中共中央都經常被下級欺騙。

 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講過他自己的一段經歷。一次,他到基層去視察,半途中遇到一個住戶,問了問當地的情況,得到滿意的答覆,於是,他毫不吝惜地給予當地官員表揚。但後來,他接到電話才知道,那個住戶反映的情況都是安排的。李源潮對此百思不解,因為該住戶是他在沿途中隨機詢問的,怎能作假?後來查知,地方官員已經把李源潮要走的路先走了一遍,所有當地住戶都被一一打了招呼。據說,得知真相之後的李源潮一夜難眠。

 這種刻意作弊的現象,雖然在中國大陸所在多有,但其危害性,遠不如得到中共官方默許的,一種上下心照不宣的說假話風氣嚴重。這裡面,蔡武說「中國大陸是全世界網路最自由的國家」只是一個例子,在他之前,前中共國防部長遲浩田在美國說,他保證,「六四」期間,天安門廣場上沒死一個人。

 類似這種假話,中共官員說起來臉不紅、氣不喘,甚至被賦予神聖的意義。SARS期間,中共衛生部長張文康因公開說謊而下台,但持平而論,他只是倒楣。中共駐聯合國日內瓦大使沙祖康就坦承,當時他雖然知道大陸SARS的真實情況,但被迫只能在駐外時對老外說「非典在中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這句話才說了沒三天,張文康就下台了,於是,沙祖康不得不又對老外說:「這次是真的,我們採取了有效措施,目前正在繼續努力中」。對於這段說謊經歷,沙祖康後來自我點評說:「沒辦法」,「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

 很難想像,如果中國大陸繼續這麼充斥著假話、空話與上下交相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將如何推動他的「和諧社會」宏圖?或許,大陸早年一首流行歌曲「一塊紅布」的歌詞可以描繪出那個「和諧社會」的美麗新世界:「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矇住我雙眼也矇住了天;你問我看見了什麼,我說我看見了幸福;這個感覺真讓我舒服,它讓我忘掉我沒地兒住。」又或許,在推動「和諧社會」之前,大陸應該先來場「說真話運動」。



小病不治 大病等死 大陸醫改徹底崩盤

記者( 賀靜萍)

九月十七日,中國國家發改委表示,由十一個部委組成的「醫療體制改革協調小組」開始運作,專門統籌協調醫療改革各方利益,醫改方案今年底或明年初就可以公布。
 但這個消息,並沒有掀起中國社會的期待。「得啥別得病,缺啥別缺錢」這句口頭禪,依然傳遞中國老百姓對醫改的不屑與悲觀。

 去年五月,一位沒錢買保險的四川農民傅利松,身患絕症無力就醫,索性用口袋中僅剩下的錢,買了炸藥在家裡把自己炸死。八月,福州一名四十二歲的農民缺錢醫治肺癌,在公共汽車上引爆土製炸彈,炸死自己及一名婦女,還造成三○多人受傷。

 這些故事,被大陸媒體及路透、華爾街日報、美聯社等西方媒體大幅報導。西方社會不能理解這種現象。如今,中國不少老百姓甚至開始懷念上個世紀七○、八○年代,讓赤腳醫生看病的時代。近二十五年市場經濟的改革,使得過去醫療福利體制完全崩潰。

 給政策不給錢 敗筆所在 悲劇,在中國社會無時無刻上演。中國醫改徹底失敗,導致全中國各地成千上萬的人被排除在外,陷入小病不治、大病等死的境地。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都毫不避諱地表示,中國的醫改已經失敗。

 一九八五年,中國政府啟動醫療改革,由於中央政府財政困難,所以「只給政策不給錢」。未料,醫療改革的進行,對中國老百姓愈來愈不利。

 近年來,中國各地不斷爆發醫院開出天價收費的案例,例如哈爾濱醫大收取病患家屬五五○萬元人民幣醫療及病床費;深圳人民醫院在一二○天之內,對患者收取一二○萬元人民幣的病床費,讓人瞠目結舌。

 病床費天價 老百姓哀嚎 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抱怨,「如今的醫院和醫生,根本不是治病救人,而是宰人。」 根據資料顯示,大陸醫療保險覆蓋範圍出奇狹窄,全中國十三億人口只有一億人有醫保,農村八億人口絕大多數因沒錢交保險金,而未被納入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內。這些農民一旦生病,要如何面對極其高昂的醫藥費?中國老百姓哀嘆,當然只有「寧死不醫」這條路可走。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的醫療資源愈來愈投向大醫院,更加劇城鄉醫院間的強弱懸殊。資料顯示,全中國八成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城市,其中三成又集中在大醫院,縣級以下的公共衛生機構只有三分之一能維持正常運作,另外三分之一已經癱瘓,剩下三分之一亦已瀕臨瓦解邊緣。

 專家表示,現在中國的情況是,「高官,百分之百享受免費及最頂級的醫療服務」,檢視醫改的宗旨,根本是南轅北轍。

 中國經濟學家茅于軾痛心疾首地表示,醫療要麼完全自由市場化,讓自由競爭決定一切,要麼完全公共服務化,看病不要錢。「然而,中國一方面是國家建醫院,但另一方面要醫院建成後,讓醫院自己賺錢,自謀生路,這種不自由又不公共服務化的結果,使中國百姓花天文數字的醫藥費,卻只能得到不入流的醫療服務。」 再從各國經驗來看,英國由政府主導,資金來源是稅收,也就是由國家提供各類醫療保障。因此老百姓看病是免費的,有錢人需要特殊服務,可以到私立醫院。

 美國則是市場主導型,由企業向私人保險公司購買醫療保險,公立和私立醫院都在市場上平等競爭,政府除了監管,只負責替老人買單。德國則是由雇主和雇員向保險機構繳納保險費,保險機構和醫生組織簽訂合同提供服務。

 醫療制度本身就生病 但無論是英國的國家健康保險模式,還是美國的自願性醫療保險模式,或是德國的法定社會醫療保險模式,大多採取「患者先行得到醫療機構救治,再由醫療保險機構負責與醫療機構談判醫療費用的支出」。相較於中國,目前「由患者先支付醫療費,再由醫保單位報銷的支付方式」,中國的確該重新扭轉醫療改革的方向。

 「人人享有醫療保險」,在中國只是個口號。看在西方媒體的眼裡,中國的醫療制度自己就生了個大病。而「只給政策不給錢」,把醫院推向市場,導致了今日的「看病難、看病貴、藥價虛高及醫生收紅包」等各種情況,也顯示中國政府在啟動醫改時,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
2007-01-02 16:39:29
v8
台長新年快樂!

看台長貼的笑話, 覺得中國人還挺能苦中作樂, 如果沒有一點阿Q精神, 大概那種日子是過不下去的. 可是「這小日子過的,那叫一個幸福!」那篇, 實在令人揪心. 想請台長談談, 你在那兒生活, 如何避免把黑心食品吃下肚?
2007-01-03 18:01:27
大陸台勞
盡可能吃
2007-01-04 09:03:39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