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02 12:55:52| 人氣2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異化的人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切,就從隔壁公寓的鋼琴聲開始。

我家隔壁棟公寓,常常傳來小朋友勤練鋼琴的聲音。不帶感情的琴聲反覆彈奏,鐙鐙鐺鐺,練習著巴哈的小步舞曲,也很少聽過新的曲目。虛應故事的指法演練,時而伴隨幾句媽媽高八度的責備聲,聽起來特別刺耳、不舒服。「你在彈什麼東西,再不好好彈,我要生氣了喔!」

因為鋼琴彈不好而被罵,絕不是單一事件了。隔壁媽媽對她小孩(國小生)的責罵,涵蓋了生活中的大小細節,「叫你放學先去洗澡,要我講幾次,皮在癢是不是?」、「你沒看到我現在很忙,沒空教你功課」、「你吃個飯要吃多久啊?我都不用洗碗了嗯?」

我通常聽到那位家庭主婦對孩子的不耐,以及家務瑣碎引起的抱怨和毛躁。但是,我很少聽到小朋友的說話,他總是沉默,只能從他的琴音中,聽出不快樂的心情。

這樣的畫面,讓我聯想到自己小時候,坐在鋼琴上和琴譜對戰的情景。只覺得練琴是一件苦差事,每一個按下的音符,都是心不甘情不願。

馬克思的反資本主義思想,影響後世最大的概念之一,就是所謂的「異化」(alienation)論述(異化概念最早是由黑格爾提出,但由馬克思發揚光大)。異化的簡單定義是:對原本和自我應該有親密關聯的人事物,感到疏離,人的生命缺乏意義、熱情、創造力。站在馬克思的立場,他當然是揪著資本主義痛批,指陳資本主義,把個人工具化、去熱情化,人相仿於工廠裡面的作業機器,從一個自由主體淪為被資本家奴役的客體。

女性主義學者將「異化」的概念,進一步套用到「家務」的觀察上。面對讓人很難快樂起來的洗衣、煮飯、清掃、帶孩子等等家務活動,Alison Jagger提出,強迫性的家務分工,使得女人和自己、男人、孩子處於異化狀態。她主張「凡是別無選擇的工作,就是異化的勞動」。

話說至此,好像已經把非自願從事、異化狀態、不快樂的人生,成功鏈結起來!

我不知道隔壁那對母子不愉快的人生,還會持續多久?只希望那小朋友長大以後,不會有一天猛然驚覺,他走過的是一場徒然,那不是他要的人生。只希望那做母親的,不曾有那麼一刻,後悔過結婚生子的當初,那不是她要的人生。

當然,我更期望的是,迴盪在耳畔的,是發自內心、情感灌注的輕快樂章。

台長: JR
人氣(2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