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港搭船賞黥]
烏石港的名稱由來,是緣自於港內的巨大黑色礁石,它曾是宜蘭的第一大港,當年清廷在此設有海關及炮台,以防止敵寇入侵。在其全盛時期,更有河道直達頭城慶元宮及盧宅前的十三行,各類民生物資都由此進出,當年商船雲集的盛況,也為其嬴得了『石港春帆』的美稱。
後來,由於河道淤積及美國船隻在港外觸礁沈沒,造成港口堵塞,烏石港即失去了功能,也影響了頭城的繁榮盛況,如今的烏石港只剩下三塊『烏石』在沼澤中供人憑弔。
近年來,烏石港所興建的遠洋漁港工程,也逐年完成防波堤、碼頭,當年的遺址也規劃成紀念公園,隨著賞鯨登島觀光活動的興起,使漁港成為假日休閒的絕佳去處,為方便遊客,還設有遊客服務中心。
早上約09:25左右,我們興高采烈搭著賞黥船,載著滿懷希望由烏石港出發,今天風和日麗,陽光普照,海面風浪不大,應該是一個賞鯨的好日子,船長告訴我們今日行程約3個小時,沿著龜山島附近海域找尋黥豚出現的地區,由烏石港至龜山島航程6海浬(約路上10km)有人說因夢想而偉大,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整個腦海裡總是浮現鯨豚越出海面的場景,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卻不見她們的倩影,船長說也許受到前日颱風影響她們游到外海躲藏還沒回來,雖然乘興而去敗興而歸,但看到一望無際的海洋與蔚藍的天空,海天成一色的美景讓人難以釋懷.
[蘭陽博物館]
一、獨特的單面山造型
由姚仁喜先生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設計依據,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另一翼緩斜的山形,是本區域獨有的地理特質。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由土地中成長茁壯,並和地景融合。
二、以四季音符襯托律動立面
自高空俯瞰蘭陽大地,有著大小不同、顏色深淺與質感不一的田野方塊,這些方塊也隨天色與四季變化而有不同的色調與風情。因此,建築師選取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的主旋律,在建築實量體的外牆,將協奏曲中「春」、「夏」、「秋」、「冬」四篇樂章的音符,以多重質感的石材轉化為音符,依序排列至建築主體的四個實體外牆上,呈現蘭陽大地的四季農田地景,好似動態的音樂歌頌。
三、單面山的節理
外牆的排列組合分割,更是仿效建築造型單面山的岩石節理,與屋頂20度平行層層分割分佈石材及鑄鋁版而下,遠看因蘭陽氣候變換的雨與晴,使石材吸水後與鑄鋁版形成深淺色澤不一、寬度不同、反射不同的視覺感受,試圖反映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呈現豐富的質感與光影。
四、與環境共生
顧及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的完整,本著「與環境共生」、「與自然融合」的核心精神,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之區域,保留最大面積的溼地生態公園,維持既有生態。(資料摘自蘭陽博物館)
一日遊,除賞鯨行程不變外,因林美石磐步道受到這次颱風影響局部路段無法通行,改走~望龍埤~
[望龍埤]
宜蘭除了梅花湖,龍潭湖,長埤湖,等大湖泊之外,其實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迷人小湖埤,只因以前沒開發,交通比較不便利,不容易親近,現在開發了又怕人多,影響到自然生態
太陽埤 雙連埤 望龍埤在 這些迷人小湖埤中 我比較喜歡望龍埤與雙連埤而望龍埤經人工打造與人潮太多有點失去原先的風貌,雙連埤未經人工修飾保持原始風貌,非常幽靜.是一次休閒的好去處.
[望龍埤]早名叫「軟埤」,位於枕山休閒農業區內的枕山村湖山國小後方,面積約二公頃,四面環山,在碧綠的湖水中間有一人工小島,島中有座涼亭取名為「望龍亭」(應該是要與望龍埤結合而命名),小島由醒目的紅色橋墩九曲橋(名曰九曲橋但實際上只有八曲)與紅色拱形橋連接兩岸,湖面非常開闊,在雨中登山飛龍步道上的瞭望台鳥瞰望龍埤]有一種朦朧之美,為了想拍整個望龍埤的美景在倉促的時間裡我獨自登山飛龍步道想在景觀台上取景,因往景觀台小徑路段受受損掃興折返.
排隊上船期待快樂出帆,內心雀躍不已
第一次與龜山島這麼貼近,雖然沒能上去揭開她的神秘面紗,但也心滿意足,登島留到下次吧!
龜山島眼鏡洞,最上方為401高地.登龜山島要事先申請登記後再抽籤 .上401高地事先還要再申請與抽籤,據說在401高地站崗來回就要5~6ㄍ小時.
賞黥船乘風破浪的英姿
午餐地點
位於烏石港前的地標
蘭陽博物館
獨特的單面山造型
由姚仁喜先生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設計依據,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另一翼緩斜的山形,是本區域獨有的地理特質。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由土地中成長茁壯,並和地景融合。
蘭陽博物館特殊的造型
窗外的藍天
令人羨慕的家庭
望籠碑
花田村咖啡廳,電視偶像劇在此取景,雖已來過多次未嘗在此品嚐.
飛龍步道入口
晚餐地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