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于公元一八六一年五月六日,生于印度加爾各答,死於
公元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一共活了八十歲。
他的父親名叫德本,母親名叫薩拉達,兄妹一共十人,他是最
小的一個。
他於二十三歲時結婚,生有二子三女,於三十歲前後,後的長
女次女相繼夭折,幼子殤亡,妻子也逝世了,這種極度的傷痛,
使他的思想和作品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他於一九一三年,以『頌歌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這是東
方人獲得這項榮譽的第一人。一九一二年曾攜帶自己英譯『園丁
集』,遊歷歐美各國,並在各大學講演,深受歡迎。一九一五年
英皇以爵士榮銜。一九一六年遊歷日本,一九二0年再赴歐美。
他於一九二四年來到中國講學,深受我國人士歡迎,並與當時
我梁啟超、胡適、徐志摩等人,結下很深的友誼,梁啟超並給泰
翁取了個『竺震旦』的中國名字。泰翁亦以此事為榮,對中國更
產生深厚的感情。他曾在病塌上寫一首紀念中國的友情詩:
在異鄉開著不認識的花朵,它們的名字也生疏,
異鄉的泥土是它們的祖國;
但在靈魂的樂土裡,
它們的親屬,卻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從以上的詩句裡,我們可以看出,泰翁對於中國的真實感情。
在泰翁的著作裡,最使我醉心的,是他的詩集。他的詩不但充
滿了哲理和智慧,而且對人生表現了最大的熱愛與關懷。讀他的
詩,有如咀嚼橄欖,啜飲玉液,並不像艾略特那些詩作,艱深難
懂,晦 不堪。自從泰翁來華之後,也同時掀起了中國文壇上的
狂熱。許多書店均搶著翻譯他的著作,但均流於草率,而且零散
不全。如鄭振鐸為當時對泰翁頗有研究的人,亦不免錯誤百出。
直到來台之後,糜文開先生的譯本問世,泰翁的詩作,才算有了
一個全貌。而且譯筆嚴謹,十分值得信賴,給我的譯文,實在作
了很大的舖路工作。
泰翁的詩作,一共有八集,尚有『落日之歌』仍付闕如,原因
是在台灣無法找到原本,去年我曾託人到國外去找,亦未如願。
好在此篇是泰翁的早期作品,亦詩集裡最脆弱的一環,對於讀者
的損失並不太大,將來有機會我一定會把它補上。
我對泰翁的作品,雖然下過很大的功夫,但我仍不敢說,我的
譯文要比以前的幾位都好,只是我是個寫詩的人,在某些地方,
可能對於『詩』的感愛要稍為深一點罷了。
周仲諧六六年五月於台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