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廟裡,有些學生絕食抗議。
有人將之類比為十多年前的野百合學潮;
不過也有不少人冷眼旁觀,甚至嘲諷不斷。
野百合時代有個明確的訴求,那就是萬年國會改選。
不管學運背後有沒有什麼政治力的支撐,
國會改選本身的民主正當性是無法被質疑的。
而這回的學生絕食呢?雖然,有人參加,
但似乎在質與量上都不構成所謂的學潮。
當年的野百合,李老登輝透過學運,是權力鬥爭下的
獲利者(這中間的確存在正面效果);今年的中正廟絕食,少主水扁,顯然無從獲利,
所以對之相應不理。
真正的問題是:學生們說出了什麼樣不同於政治人物的信念?
學生們是否找到或建立了一種不會被質疑的正當性?
民初的學運是鼓動風潮,帶領了一整個世代的思想,把政治人物拋在後頭。
現在的學生運動呢?規模局部性,信念的片面性。重點是:他們是否走出了
政黨的運作?是否走在政黨的前頭?有不少人做出這樣的懷疑。
我是支持學生發表意見的;我也相信絕食靜坐是一種強烈而有力的意見表現方式;
但阿扁的冷處理,國親的爛利用,這些學生,是可憐的一群。
在台灣,過去對的,現在可能是錯。理應是好的,卻往往出問題。
我們為了某些口號和被掩飾過的政治私心放棄了太多,
卻從那些政客手中得到太少。
一切是共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