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5-09 16:09:00| 人氣5,4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中就是一個中華民族

推薦 5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端午節到了,參加龍舟賽了嗎?這就是文化中國.

最近有意逐鹿大位的人,紛紛提出兩岸政策,

有杯子論、鋼索論,也有「備戰、不求戰」的主張;

以「戰」為前提,買武器布地雷,

讓台灣變成火藥庫,危矣。

 

兩岸大戰略一定是此次大選的決戰點,

其他的公共政策相形之下將淪為次要。

在台灣,很多人思考兩岸互動,

其假設前提認為中國硬要統一台灣是「領土野心」,

但真的是這樣嗎?台灣對整個中國領土而言,

四百年前康熙就說了,台灣乃彈丸之地,

得之無所加,失之無所損;

大陸民間社會並不認為統一台灣就是為了擴張版圖,

若北京政府以「領土擴張」作為侵台理由,

也不會得到民間的支持。

 

中國民間社會認為統一是「民族感情」,

百多年前在祖先手上割棄,

現在做子孫的就應該收回,因此「一點都不能少」;

這樣主張,對台灣人當然有辯論空間,

但民進黨政府一直以中國的「領土野心」建構兩岸政策,

不知是無知還是裝傻?

以「抗中保台」凝聚選票鞏固政權也就算了,

如果導致戰爭,真的會成為罪人。

 

兩岸戰火邊緣,要和平一定得「求同存異」,而非零合;

不能將政治上的「獨立」或「統一」變成唯一選項。

台灣民眾對「中國」的想像有四個面向:

 

血緣中國:

台灣人祖先當年無論是求口飯或避秦,都是渡黑水溝而來;

客家人堂號、河洛人祖塋書寫原籍,就是血緣的不忘本。

即使原住民,經過四百年通婚也有廣義的漢人血統,

台灣與中國的血脈關係哪能說斷就斷?

更何況現在多的是兩岸通婚,

多少孩子有「中國媽媽」或「中國拔拔」。

 

歷史中國:

台灣歷史只有四百年,但既然先祖來自中原,

那秦皇漢武、赤壁風流、王朝更迭的精采歷史要不要繼承?

捨兩千只取四百,自成井蛙夜郎,聰明乎?

即使自限四百年,東寧、有清、國民黨辭廟來台,

甚至日治時代,文人雅士孺慕祖國;政權分隔即使藕斷,

情感仍然絲連,台灣歷史和中國割也割不斷。

 

文化中國:

台灣語言、文字、習俗、宗教無一不和中國有關,

河洛話就是源自中原古音。農曆三月隨媽祖行腳、

七夕拜七星娘娘,漳州人拜開漳聖王、

客家人拜三山國王,這些神祇都來自閩粵原鄉。

臨蘭亭集序、看富山春居圖、讀唐詩宋詞,

與古人神遊,也是台灣知識分子生活的一部分;

在地文化當然應該光大,但刻意抑中揚台,總覺心虛。

 

政治中國:

施琅的平台紀略碑說:台灣遠在海表,昔皆吐蕃,

未有所屬;至澎湖一戰,偽軍全沒,遂入版籍。

扣除日治五十年,台灣與中國的主權關聯或牽扯僅三五○年;

但自一九四九年政治中國已分裂為二,

兩岸制度截然不同,勉強統一只會造成災難。

 

兩岸要「求同存異」,「求同」

就是承認血緣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

這三個元素合起來就是「中華民族」;

「存異」就是尊重彼此差異,絕不勉強湊合送作堆。

但民進黨因選舉操作「去中國化」主張,

已將歷史中國、文化中國的連繫破壞殆盡;

而近日試圖彌補的「反共不反中」,也顯遮掩。

 

尤其談「反共」也是不對,且不說是否刺激北京,

大法官會議已明表示主張共產主義屬言論自由,

總統候選人何必限縮。

「反共」是六十年代東西方冷戰的口號,

也是蔣介石之牙慧,現今還有此思維,真不知今夕何夕?

 

「求同存異」方能構築兩岸和平架構,

共同主張一個中華民族就是「求同」,

擱置政治紛擾、讓時間解決,就是「存異」;

當供奉相同祖先,兄弟即使分家自立門戶,

仍是一家人,不是嗎?

 

 

2023-05-09聯合報/鄭自隆/

政大傳播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台長: 王維
人氣(5,468) | 回應(0)| 推薦 (5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好文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深沉而寧靜的臂彎
此分類上一篇:少年愜特的煩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