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政府舉債5.5億新建的媽祖銅像
前陣子老張與許久未見的好友們餐敘,
席間名醫老吳提及有位病患因想方設法都無法掛到老吳的號,
因此特別在門診時,請託護士轉交一張紙條給老吳,
希望老吳能夠看到紙條後,允許其加掛。
老吳看到紙條之後,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我們很好奇,到底是何方神聖的關說,
讓老吳這位鐵面無私的醫生給予特權?老吳說,
患者是奉某著名宮廟媽祖的指示來找老吳,
紙條上有媽祖指定的醫生名單,
既然是媽祖的指示,一定有其道理,因此給予加掛。
老吳還秀出該紙條的照片,所有人都驚呆了,
讚嘆現在的宮廟服務竟然如此的先進與周到,
連要看哪一家醫院的哪一科醫生都有明確的指示,
真是不得不令人佩服。
現今的社會變化無常,天災人禍頻仍,人心躁動不安,
部分宗教扮演著療癒與撫慰身心的角色。
根據內政部二○二一年的各宗教概況統計,
國內寺廟教堂數高達一萬五千多家,
其中寺廟數一萬二千家,教堂二千九百個左右,
而這還不含沒有登記的宮廟神壇,
因而有人開玩笑說,國內的寺廟教堂比便利商店還多。
這些寺廟教堂所提供的服務含括
祭解、點燈、求籤、普渡、進香、收驚、問事等,
有些規模比較大的還有推廣素食、環保教育、
急難救助、弱勢關懷,辦理中小學,
甚至高等教育和醫院的培育及醫療服務,
可以說食衣住行育樂都涉及,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其所創造的產值不容小覷。
以大甲媽祖每年九天八夜,跨越四個縣市、廿一個鄉鎮,
來回共三三○多公里的遶境為例,
透過志工對媽祖信仰的強大意念,加上綿密的人際網路串連,
疫情前每年估計都有超過百萬人參與。
今年雖因為疫情影響,根據商業媒體報導,
仍有六十多萬人參與,
統計包括信眾捐獻的香油錢,加上十二家上市上櫃公司贊助金額,
以及信徒吃喝住宿交通,
以及帶動的當地特色產品與文創商品的銷售等等效應,
創造超過卅億的產值,
美國CNN甚至稱這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一場健行。
而這幾年因疫情影響,神佛經濟也開始邁向零接觸,
像前述提及寺廟教堂提供的服務,
如點光明燈、安太歲、求籤、祈福、問事等都開始轉向線上。
社群媒體也被廣為運用,
有些宗教團體運用Line大家一起念經、禱告、共修並迴向,
各類行動支付也運用得相當普遍,甚至有NFT的發行。
因此,就經濟發展而言,若能進一步將這些傳統的民俗寺廟活動,
發展台灣特有的文化藝術特色,
讓全世界的人覺得這一生一定要來參與一次,
甚至每年都想再來一次,相信對內需市場的提振,
將會有很大的助益。
若這些外國人不能親自來台灣,也可以進一步運用最新的科技,
讓這些國外的信徒及觀光客在元宇宙的廟宇內抽籤、擲筊、參拜、點燈,
目前北港朝天宮已有這樣的服務。
未來若能在元宇宙內參加遶境,將讓全世界更為驚豔。
綜言之,世道不安,經濟前景晦暗不明,
神佛信仰除為信徒帶來心靈平靜及慰藉外,
若能萃取其民俗精髓與藝術特色,
向上提升為台灣文化特色,並善用虛擬實境科技,
透過虛實整合,讓世界更加認識台灣,
對我國的觀光經濟將有莫大的助益。
2022-11-07 聯合報/ 詹文男/
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