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了兩本相簿,台中行跟奮起湖。
這幾天的所見所聞,
著實有很多想法,之後會一一補上。
還記得先前正在猶豫要不要買數位相機時,
總擔心買了會不會到時候一點都沒用上,
放在那邊晾,白白浪費了幾張小朋友。
Opal的回答是:「只要買了相機,你一定就會用。」
買了相機後的感覺是,
相機對我就好像一本用視覺記錄的記事本。
原本很多只是一剎那晃過腦海的想法,
因為有了影像,
變得更加清晰具體化,
而即拍即看的便利性,讓記錄心情變得像是一種剪貼般的容易。
對旅行的渴望,彷彿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這句話在這次休假後,
感觸尤深。
黃金麵包,是我這次到台中一遊第一個大驚奇。
麵包店的店名叫做羅娃(ROI)
黃金麵包約莫20公分高,
據說吃起來很細緻,是口感像戚風蛋糕的麵包。
Tinyu看到的第一個感言是:「這是用黃金做的嗎?」
某臨的回應是:「這頂多只是鑲金罷了,純金的會更貴。」
撇開我們兩人耍冷的對話,
黃金麵包從頭到腳跟黃金其實沒什麼關係,
道道地地是麵粉跟酵母做成的。
只是做工講究,
採用天然酵母,發酵跟揉製過程聽說特別費工,
也因此口感特殊,價格也特貴。
雖然羅娃的麵包並不算便宜,
可是在那裡買麵包的人似乎並不以為意,
黃金麵包一盤一盤的賣出,
彷彿是一個50元般的稀鬆平常。
不過就是個麵包,大家其實也不用那麼大驚小怪。
只是英文店名-ROI
實在惹起某臨職業病的聯想。
唸過財務的就知道,
ROI是
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的縮寫,
是以淨利除以投資之績效衡量。
既然扯上經濟面的聯想,
腦筋裡不可避免就在這500元的價格上轉啊轉。
500元到底貴不貴,尚且不予置評,
商家敢開這種價格自然有其道理。
從另一個角度想,
譬如說,圓山飯店的三百元便當。
便當成本有三百元嗎?
想也知道不太可能,
但它並不是A錢,單純的是「掛字號」,也就是所謂的「品牌效益」。
在美國,
光是麥當勞因為特別節日發明的創意杯子,
某位婦人裝咖啡時不小心被燙到了手,
怪罪麥當勞杯子設計不良,
提告後得到了500萬美金高價安慰金!
今天在路邊攤買到的50元便當也許俗又大碗,
裡面有什麼不乾淨,
就算你告他,
告贏了也不一定有那個效益,
而且便當不乾淨也說不定人家能夠凹說是你自己弄的。
一個麵包500元,
「市場機制」自會決定這個價格合不合理,
不過要自行培養天然酵種作麵包,
所費的精神與時間,不難想見會有這種行情。
我想的是,
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經常性、高頻率性地在買這種麵包?
一個財產有一百億的人,
以每年10%的獲利計算,年收入有10億,
用1000萬辨一場婚禮,
不過是年收入的10%,
這樣的婚禮花費他當然一點都不手軟。
但如果一個月收入5萬元的上班族,
用50萬辦一場婚禮,
就幾乎是等於是年所得的83%。
一個麵包500元相當於10個普通便當,
如果是長期性的消費,
財力應該要一定水準以上。
當然,
你可以說台灣人普遍消費能力驚人,
連戰都可以吃一個500元的便當,
陳致中帶著太太回娘家,
五個人在日本料理店吃一餐飯花費高達二萬多元,
區區一個500元麵包,又算得了什麼?
真的是這樣嗎?
八○年代台灣股市上萬點,台灣錢淹腳目,
出國旅遊時
台灣人的消費力曾經傲視全球,台灣豪華採購團全世界都非常歡迎,
而今呢?
台股長期低迷不振,
失業率節節攀升,
產業外移,去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降至二萬五千元,
股價本益比目前只有一六、七倍,
甚至債券殖利率都比日本低,
這兩個重要投資工具報酬率都比不上世界其他國家。
套句匯豐銀行亞太區行政總裁裴布雷先生的話,
「台灣人有錢的速度比世界其他人慢」。
當別人快速前進,我們頻頻踩空檔,
幾年下來台灣仍在原地踏步,當然消費力也會輸人一截。
世界知名的百貨或專賣店現在對台灣設點已經停止,
象徵的是台灣消費力衰退,
以及中國消費力的崛起。
大陸團在國外
他們刷卡消費的能力與動力,
坦白講,我們都自嘆不如。
台灣在不景氣下,
消費於娛樂部分衰退,
但有些人仍認為台灣在高檔消費上有利可圖。
於是我們看到的,
高級餐廳一家家猛開,上億豪宅一個個案子狂推,
如果M型社會存在台灣,
經濟寬裕、25到35歲中間層正逐漸減少,
今天大多數人看到500元麵包感到咋舌之際,
黃金麵包仍然一個一個穩定暢銷無阻。
只能說,
這是一個奢華風尚跟平民消費交錯的年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