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文翼剛開始從事文字工作時,有一位長輩聽說此事,便很好心的給了他一個建議:
「文翼我跟你說,如果你在寫按字計酬的文章的時候呢,阿北教你一招,你就給他每個句子都多加幾個字進去:
『說。』
『你說。』
『你快說。』
『你趕快說。』
『你快給我說。』
『你趕快給我說。』
像這樣把他拖長一點,你就可以多領到好幾個字的稿費了。」
對於這位長輩的建議,蕭文翼臉上笑笑,不好意思當面吐槽,心裡卻忍不住OS:
「阿北你以為編輯都是瞎子北七,還是把我當做金庸還是倪匡,不管怎麼寫編輯都不會砍喔?照你說的去寫文章,下星期我就得換工作了。」
實際上,蕭文翼最常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如何在文章裡多灌幾個字,反而是恰恰相反的,如何從文章裡砍掉一些字。
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時,都會有字數限制,畢竟紙本媒體版面有限,每一份報紙、每一期雜誌就是只有這麼多頁,就是只能刊出這麼多字,多印還得增加成本,除非多印的頁數都是廣告,否則,當然必須控制文章字數,文章才能擺得下。
就因為字數計算跟版面大小有關,所以,標點符號也算在字數裡,每個標點符號都算一個字也都能領到稿費。畢竟,標點符號跟字一樣會佔版面空間。
紙本媒體有版面限制,那麼,網路媒體可以無限擴充版面,在網路媒體發表文章,應該就沒有字數限制了吧?嗯,是這樣的,網路媒體雖然幾乎有用不完的空間,但,卻不會有用不完的經費,除非你寫的是沒有稿酬的文章,不然只要談到錢,還是必須有~所~斬~節~的唷,啾咪~
(提示:個人部落格PO文沒稿費,所以前面那句的寫法純粹是在製造效果,不是在騙稿費,謹此聲明)
就因為必須配合字數限制,所以,控制字數就成了很重要的一門工夫。
蕭文翼的做法是,先把自己想到的、想寫的東西通通寫出來,等全部都寫完了之後,再回過頭來檢視,看有沒有什麼可以砍掉的地方,沒必要的廢話砍掉,太過累贅的虛字助詞砍掉,可以用十七個字來寫出來的句子就不要寫成二十七個字的句子。以前面這句為例,「可以用十七個字來寫出來的句子就不要寫成二十七個字的句子」就可以改成「十七個字能表達的就別寫成二十七個字」,意思不變,要傳達的內容也都有提到,但字數更少用字更精簡,文章讀起來也能更流暢。
不過,寫作也不是一昧精簡就好,有時依文章內容需要,也可以故意加進一些虛字助詞,或是太囉嗦的廢話。像是描寫一個人說話的內容,大多數人說話時並不會像寫文章這樣,一字一句反覆思考修改老半天後才出口,通常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所以如果寫的是口語的內容,那麼,添加一些「的」「了」「這個」「那麼」「呢」「啊」之類的虛字助詞,也是很合乎邏輯的。
當然,即使是口語,也很少有人真會這樣說話的:「說。」「你說。」「你快說。」「你趕快說。」「你快給我說。」「你趕快給我說。」所以,那位長輩的建議,蕭文翼也只能一笑置之了。寫文章時,還是安分守己,乖乖精簡淬煉文字就好。
今天的蕭文翼,也很努力地在修剪自己的文字,喀嚓,喀嚓。
「原來一個標點符號也可以算一個字啊,那就更好辦了,以後你寫文章時就都這樣寫,像是這個句子:
『總有一天,我會把這些帳一筆一筆的,都跟你算清楚討回來!』
你就可以給他多加一些頓號逗號,這樣不只增加字數,還能加強氣氛:
『總、有一天,我,會把這些帳,一筆、一筆的,都跟你,算、清、楚,討、回、來!』」
「...阿北,你真的把我當成金庸倪匡就是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