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第13章4~7節)
”愛是恆久忍耐 又有恩慈 愛是不忌妒
愛是不自誇 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
凡是包容 凡是相信 凡是盼望 凡是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星期天的教會由 劉榮神牧師來演講
說明什麼才是愛的秘訣
而他說世人對愛有所誤解 認為:
1) 愛是一種感覺 (love is only a feeling)
2) 愛是無法控制 (love is uncontrollable)
所以當人falling in love時,
才會有茶不思飯不想 臉紅心跳的總總反應
並且相信愛一個人 是需要一種很強烈的感覺
沒有感覺也許就不是愛
但他說上帝所指真正持久的愛:
1) 愛是一種選擇 (love is a matter of choice)
”and over all virtues, put on love,
which binds them all together”
一昧依賴所謂的感覺
那如果有一天所謂的感覺消失了
是否意味愛也不在了?!
愛應該是一種選擇 我們在人海裡選擇了彼此相依
選擇要攜手走下去 也許當中會經歷很多的考驗與試探
會讓我們以為撐不下去了 這時若能堅持
選擇所愛 愛我所選
相信自己的選擇 愛就會回來
2) 愛是一種行為 (love is a matter of conduct)
”let us love not with words or tongue,
but with actions and truth”
而且他說有時爭吵 意見不合 互相生氣時
也許會失去了愛的感覺 要先付出愛的行動
愛的感覺就會回來了
我覺得很有道理 因為有時候我跟大毛蟲
也會因為想法意見不合 而爭吵或是不開心
但只要先為對方付出愛的行動 關心對方
就可以化解僵局 打破沉默的氣氛
還有不要期待用愛去改變別人 要試著改變自己
因為改變人是上帝的責任
我們的責任只是去愛 去包容對方的優缺點
而不是用愛的名義 要求對方為了愛自己而改變
我也覺得很有道理 要改變自己都不容易了
更何況是改變別人 對別人期待過多 反而失望越大
牧師說 兩個人都不是不完全的個體
在一起卻期待對方變成完美
而忘記了自己也是有缺點的
所以才會產生很多摩擦與誤會
愛中需要很大的包容與忍耐
才會長長久久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