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forever2076/6/124629111357)
死亡
到底離一個人有多近?
『…嬰兒因有先天性心臟疾病,出生至今已接受過近數十次手術,今日此嬰父母決定簽字安樂死……』本台記者 報導。
『他們早就該讓他安樂死,不然浪費那麼多社會資源。』有人說著。
因為地球豐富資源的關係,我們大口呼吸,不知珍惜的大量利用,在接近山窮水盡的時候,就開始呼籲大家要愛惜資源,不要過度的浪費。你們到底在搞什麼?不!正確來說是我們!雖然,政策不斷的落實到生活週遭,但是,生活品質改變了嗎?
看到一段段的生命逝去,我只能問自己,為什麼我有資格活的比他們久,甚至活的比他們快樂?那些躺在病床上等待奇蹟的病人,我們是否有著同樣的心情呢?曾經走進醫院大廳,陪爺爺在醫院度過一個長長悠悠的月,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卻只能默默的看著。
醫院裡有很多病人床旁的家屬座位,很多時候都是空的,或許是因為工作無法隨時陪伴,也或許是沒有家人。很多的原因使的病人,顯得特別孤單,只能看見他們想要努力好好的吸一口空氣,也或許他們根本不想,我多事了。
躺在病床上,一動也不動靠呼吸器維生的人,他們連想活下去的話也說不出口,那些患了神經性疾病的人,會從一個正常的人,慢慢退化到四肢不受控制,漸漸失去說話的能力,到最後或許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所說的每一字句,他們能像正常人一般聆聽,可是卻無法表達,台灣類似的病例已經慢慢增加。
“Paula. Maybe one day, you will see newspaper that the head-line new write 『Jump to death,』” said one of my friends.
其實,我真的很想給他一拳!
自從認識他以後,我一直站在聆聽與鼓勵的腳色,在等待我的一點點樂觀能傳染給他。很多旁人的眼中,覺得他是一個怪咖,然後就掩蓋了他也需要朋友的事實,而我在接觸過後,發現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且非常的聰明、謙卑,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只是不曉得他需要多久的時間,走出自己的房間,看看那些樹木正在努力吸收養分,聞聞那些芬芳的花朵,為自己生命喝采的味道。
『我很乖,我想要繼續長大......』
前天,我看到電視上有個小妹妹,得了尼曼匹克症,現在已經不太能說話,可是她曾經是喜歡唱歌、跳舞的小朋友,如今因為病魔的侵襲,跟同年齡的孩子差了幾乎半個身高,也看見生命慢慢在流失。是不是到最後,她也會躺在病床上,靠維持器延續生命呢?還是安樂死呢?
曾經看過一本漫畫(作者 伊藤潤二),場景是有位老婦人躺在醫院半死不活,孩子們站在旁邊一動也不動的看著,心裡正在祈禱他們的母親趕快去世,因為他們知道病不會好,每天卻需要支出一筆龐大的醫藥費。討論著如何讓母親趕快死去,他們的心意一字一句被老婦人清晰的接收。
『怎麼會這樣啊?!』老婦人感嘆的想著。
好幾十年前,老婦人的母親躺在病床上,而負責照顧的老婦人,也懷抱相同的心情。現在,她終於體會,當母親的心痛與無奈。
『是……輪迴,還是…報應。』老婦人慢慢……沉睡。
用僅有的生命去認識死亡,平靜的讓人充滿希望;還是等死亡慢慢逼近,發了狂似的求神拜佛(本人對宗教無偏見)。只是,隨時對自己的人生充滿好奇與想像,不是比整天擔心受怕的埋頭苦幹,好多了?
看到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努力不是掛在嘴巴上講講就算了,而是真誠的付出行動,在一切還是未知數,不管最後的結果是不是你要的,都該給人生機會,或許真的言而無味,可是事實卻擺在眼前。
下次,把我安樂死之前,先通知我一聲吧!
生命,堅強也脆弱。
年輕人,給自己一個機會吧!(不要親自將自己的生命安樂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