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3-04 21:19:01| 人氣4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雲林縣采訪冊》<農事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根據《雲林縣采訪冊》<農事篇>所描寫清光緒年間,斗六堡的農事:「田園並耕,一年兩穫。」「作苦餘閒,或入山砍析薪出街貿易、或糖廍傭工以資家費,頗耐勤勞。」

牛車

 

DSC_0013  

由文中可知清末時期,雲林縣的農民十分刻苦勤勞,清寒持家。農地採田地和菜園並耕制,農田一年可以兩次收穫。農閒時,有人還入山砍柴拿到街市販賣或到糖廍做傭工,以幫助家計。

由史料記載,早期先民進入雲林縣地區開水圳、闢良田、建立街莊,無不仰賴農具,最早的生產工具,大多由農民就地取材打造,使用材料以竹、木、鐵為主,並以實用為目的,因此造形樸實堅固耐用。

雲林縣的農具和大陸華南地區水田器物同一系統,生產方式大致相同,農民順應四時使用農具例如碌碡、犁、耙、鋤頭、風鼓、水車、割耙、摔桶、簑衣等等,這些農具以人力或獸力操作,農耕項目多樣,同一樣器物,可以使用於種植不同的作物。

隨著科技現代化的進步,農具早已機械化,昔日收割季節互相幫忙割稻的情景已不復見,取代的是電動割稻機,因此農具逐漸被淘汰了。

雲林縣自民國六十年之後,農村的風貌,也發生急遽的變遷,農民所使用的農具不斷的更新,再過幾年雲林縣的新生代,可能無法瞭解民國五十年以前的農村生活了。例如先民如何開拓?如何耕種、除蟲?如何灌溉、製肥、施肥?如何蓄牧、魚撈?農民的食、衣、住、行如何運用農具以營生圖存?這些景致影像隨歲月的遠去,也正在消失之中。

先是犁田機和俗稱『鐵牛』的電動拖拉機的發明,代替了牛的犁田、翻田的工作,水牛和黃牛竟成為多餘的動物,最後不是被出售宰殺,就是老死。民國八十年以來,在雲林縣地區想要見到牛的倩影,已十分罕見了。插秧機也代替了農民的手工插秧,過去稻子成長過程中的灌溉方式,一向是十分艱辛,在烈日下用腳踏水車、搖戽斗。民國六十年以後,抽水馬達普遍使用,戽斗消失了,踏水車和龍骨車的美景,只能在照片或在記憶中去尋覓。

稻子成熟時節,農村最忙碌的收穫季節,在田裡可看成群彎著腰割草,在曬穀場風鼓仔、粑仔、米籮、布袋、掃把等傳統農具全部出籠。民國七十年以後,電動割稻機的大量出產,田裡看不到割稻班,吃不到香噴噴的割稻飯。稻子割成後直接進入烘乾機,這些風鼓仔、粑仔、米籮、布袋、土礱等傳統農具,全部被閒置於農舍或丟棄,農家樂的景象,只能在影片中或照片中去想像了

這些正在消失的雲林縣早期農具,幸好有愛好且有志於維護農村民俗器物的人士,紛紛收集早期的農具,作有系統的整理典藏與展示,表現了對鄉土文化的關懷和維護傳統民俗文化資產的行動,實為雲林縣之福,期望更多人能投入關懷這塊土地的文化工作上。

台長: 陳南榮
人氣(448)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台灣農具 |
此分類下一篇:臺灣農村器具 龜甲笠,又稱為「背蓬」,「龜笠」
此分類上一篇:牛軛又稱為「牛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