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30 09:04:53| 人氣2,1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到60年穀倉「古亭畚」 集集到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報╱記者紀文禮/集集報導】 2012.07.30 08:48 am
 
 
隘寮地標集集鎮民陳仁澤慨捐其父陳水欽手工打造的傳統穀倉「古亭畚」,供移作集集綠色隧道隘寮社區地標。
記者紀文禮/攝影
南投縣集集鎮隘寮里民陳仁澤珍藏父親陳水欽手工打造的「古亭畚」傳統穀倉,雖有人出高價收購,他也不願割愛,為了營造社區特色地標,昨天他與里長楊春進,合力以吊車為古亭畚搬遷到綠色隧道入口,為集集鎮增添充滿傳統風情的地標。
這座「歲數」超過一甲子的古亭畚,高約2.5公尺、直徑約2公尺,一次可儲存約兩噸稻穀,陳仁澤說,早年他家收穫兩、三甲的稻穀,都能全部裝進這座古亭畚,不怕鼠害加上通風乾燥,能常保稻穀新鮮,是老爸陳仁澤心愛的寶貝。

陳仁澤說,古亭畚可說是農民智慧結晶,早期農村沒什麼資材可用,只有底座以水泥砌牢,上部結構全以竹片和木棍當支架,再糊以混合粗糠、牛屎的黃土泥,造型底小腹大,連老鼠都爬不上去,設計很巧妙,而頂蓋最早是茅草覆蓋,後來才改以竹架鋪上薄鐵片而成。

陳家的古亭畚是過世4年的陳水欽老先生還沒20歲時獨力打造,陳仁澤說,老爸陳水欽手藝很厲害,他做的古亭畚特別堅固,用了六十多年,只有在75年一次颱風刮走了屋頂換新外,其餘都還保留最早的原貌。

隘寮里長楊春進說,早年隘寮也是集集的穀倉,很多種稻人家都備有古亭畚,除了因為農家空間小不好存放外,古亭畚獨立在屋外,即使農家失火也不會波及一整年收成的心血,陳仁澤同意將其先父手製的古亭畚捐給社區,社區居民都很高興也很重視,大家出錢出力動用吊車、堆高機,小心翼翼的將這座骨董古亭畚「喬遷」到綠色隧道隘寮段路旁,等到稍加修整後很快就會讓人一看到古亭畚就知道隘寮到囉!

【2012/07/30 聯合報】@ http://udn.com/
 

 

台長: 陳南榮
人氣(2,1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民俗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外埔石滬 見證早年漁民生活
此分類上一篇:老農愛收藏 家像農具博物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