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緣起:
斗六市以前有許多富有歷史意義的古蹟,例如寒碧樓、斗六門橋,斗六糖廠等,都是因為地方上建築的需求,在不知不覺地被挖土機肆虐之下消失了,實在令關心地方文化資產者感到惋惜萬分。筆者自從執教鞭以來,就一直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的理念關心地方文化資產,近年來,時常利用課餘時間參與有關社區總體營造的調查和史前遺址搶救工作,例如梅林遺址、坪頂遺址、坪頂村公共美化環境計畫案、古坑鄉樟湖化石區規劃案、斗六市太平路歷史老街再造計劃等,其中以斗六市太平路歷史老街再造計劃,給我的印象最深刻,因為該計劃是透過歷史考察與資源調查、景觀改善、空間再造工程、交通整體規劃和居民參與溝通,不但能使斗六市太平路歷史老街呈現跨世紀的新風貌,更可能成為雲林縣各鄉鎮新風貌總體營造的參考。尤其每當筆者走進斗六市太平路時,在櫛比鱗次的大樓建築中,發現這兩排近百年歷史的巴洛克式老洋房,雖然掛著零亂雜沓的廣告牌攙雜其間,外表也已日漸頹圮斑剝不堪,但是從它的華麗的花紋及獨特的建材,仍然讓人驚豔,似乎可感受到當年的繁榮與風光程度,意識地走入時光隧道,遐思著當年街道裡的種種,在人車雍塞的街道上,流盪著一股濃濃的懷古思情。因此將筆者關懷斗六市太平路歷史老街之經驗敘述於後:
(貳)、地名和歷史沿革:
斗六市為雲林縣主要的行政中心與工商重鎮,斗六名稱來源,筆者是根據《雲林文獻創刊號》記載:『斗六兩字是番語『捕鹿、打鹿』而來。在荷蘭人佔據臺灣時代,就有『斗六柴裡社』或『斗六門柴裡』之稱,後來為省略稱呼,作為『斗六』或『柴裡』或『柴里』﹝今為斗六市三光里﹞等稱呼。』文中柴裡社係洪雅平埔族的一個社名,因洪雅平埔族狩獵時,捕獲山鹿喜歡之餘,咆哮『ㄉㄨㄌㄡㄇㄣ』,此歡呼聲是平埔族歡喜慶賀之感嘆詞。斗六門實為『ㄉㄨㄌㄨㄇㄣ』轉音而來。臺灣已故的民俗專家林衡道先生,也在《鯤島探源》書中明確記載:「斗六原名斗六門,其得名的經過相當原始,也很有趣,以前居住此地的平埔族,他們在狩獵時,每次捕獲了山鹿,就會發出『ㄉㄨㄌㄨㄇㄣ』的歡叫聲,當年斗六門的地名,確實與平埔族有關。」
筆者又根據《雲林縣志稿卷土地志勝蹟篇》記載:『斗六地方,本來係平埔族中洪雅族,於清康熙末年移住在此開拓,結成部落。將洪雅族之歡喜感嘆詞作為地名,斗六乙句,意味深長,斗為泰山北斗,六為六合和平,日據時代亦沿用「斗六廳」、「斗六郡」、「斗六街」,光復後才改為『斗六鎮』,至民國六十九年升格為斗六市。
斗六市的太平路是雲林縣現存老街區中,年代最長久,保存最為完整的街區,其年代從二十世紀初期、中期晚期都有,不但完整地呈現了臺灣建築發展史;其中九十棟已有八、九十年以上歷史,大約是明治末年或大正初期利用巴洛克式建築的原理建設的,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
(參)、巴洛克式建築的特色:
根據史料考證,巴洛克式建築是歐洲在下十七世紀時,所流行的建築風格,它主要的特色是建築外觀運用華麗的浮雕與裝飾,來表達出特殊的立體感。日本明治維新後對西化採取積極的態度,什麼都要學習歐美的,於是派到歐洲留學的學生,就學到了歐洲式的建築,等到這些留學生學成回臺灣之後,就將他們在歐洲所學的建築原理,應用在臺灣的建築上面。因此在日據時代初、中期(大約清末民初)臺灣的建築,就是引用這種西方建築的特殊風格,到現在臺灣官方或民間的大街上,常可發現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還為數繁多,不勝枚舉,例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大醫學院、監察院、建國中學、三峽老街、湖口老街等。
巴洛克式建築的特色是常以紅磚、洗石子方式交互使用,使得頂層的山牆和窗前的花台以及四周亭都有繁多的紋飾;紋飾主要題材有花草、動物等,最引人注意是最上方女兒牆部份;女兒牆都是以磚造或是泥作線腳與下方的屋身分隔,除了少數以簡易的平頂形式之外,多數作成各種華麗的裝飾造型,有三角形假山牆、圓拱型假山牆、破山牆、書卷、鏤空欄杆等型式;紋飾以泥作雕飾或彩磁拼、貼剪貼方式,有人物、花草、太極、吉祥物(獅、龍、鳳)、家族姓氏、對聯、英文字等圖案。
(肆)、範圍與史蹟考察:
斗六市太平路老街位於市中心,起點為火車站附近的斗六圓環,終點為郵局附近的永福寺,全長約六百公尺,全屬商業區,包括四維里、光興里、信義里、中和里,是日治時代早期住商混合型態的商業使用的傳統街屋形式。
斗六市太平路老街確實自清朝至日據時代就已存在了,這是根據光緒二十年倪贊元所著《雲林縣採訪冊》和日本人富田芳郎所著《台灣鄉鎮之地理學研究》的書中,都記載著斗六郡的大街(即今之太平路)的興建調查記錄,以及當時營建的型態。當時有句諺語:「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街頭媽祖間」即指太平路起點斗六圓環,以前是祭祀天上聖母媽祖的受天宮的舊址;受天宮始建於明朝、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當時前殿供奉開基天上聖母媽祖六尊,後殿祀奉孔子,附祀清同治年間斗六門分縣丞姚鴻祿位,左建聖母堂,右建雲林四大書院之一龍門書院,可惜於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被毀,迨民國六十二年遷往莊敬路現址。
「街尾觀音亭」即指永福寺;永福寺位於斗六市郵局旁,建於清乾隆年間,供奉觀世音菩薩。永福寺經多次翻修增建,所存文物僅剩石香爐及廟門的石獅,另外保有斷裂的「斗六門橋」碑基石,寺廟頂上豎立大型觀音神像為斗六街上一大標誌。
太平路老街與成功路交叉口有一座福德宮;福德宮建於清康熙年間,是當時斗六門大街中唯一寺廟,該廟重要文物為廟左側牆上嵌著清道光年間,縣丞和地方仕紳所立告示石碑兩座,該石碑為斗六市最古老之石碑。
除了上述寺廟之外,太平路老街是清朝領臺灣期間,在道光十五年間設斗六分縣為本地的行政中心,經過考證當時的縣丞署就在今天太平路斗六信用合作社旁,足以證明在當時太平路所扮演宗教、政治地位的重要性了。
(伍)、結論:
根據住在太平老街的耆老一致認為:「從清朝以來,太平路一直是斗六最熱鬧的街道,由圓環算起前半段的老房子建築圖案較華麗、複雜,而後半段建築採簡單的幾何圖形,屋齡也較少,目前仍是商業區,平日車水馬龍,華麗的老建築有九十棟尚保存完善,可惜被現代化的五花八門廣告牌,掩蓋其昔日的風華,已失去原來的風貌,可是屋主大都不願意改建,他們都視為文化的瑰寶,有些已改建部份,大都因火災、地震才被迫改建,因此希望儘速透過創造城鄉新風貌老街再造計劃,將所有商店騎樓打通,統一掛商店招牌,才能重塑太平路的新風貌,創造太平路老街新生命,並恢復商機,以後在太平路就具有老街商店特色了。」
筆者幾年前得知此寶貴調查資料之後,就經常流連於太平老街,開始拍照、訪察、調查與記錄,並撰稿發表,將太平老街的資料提供給雲林科技大學教授群參考,並由雲林科技大學提出斗六市太平路歷史老街創造城鄉新風貌再造計劃案。最近欣聞該案已由行政院核准通過,第一期工程已由民國八十七年九月至民國八十八年六月完成,其間曾舉辦過多次關懷太平路老街系列活動和討論會,並與商家、居民溝通協調。若該項計劃案能順利進行,未來就能完成創造太平路老街的新風貌,並可恢復新的契機了。
依筆者的淺見,斗六市太平路老街經由居民親自參與、景觀改善、空間再造的計畫以及交通重新規劃等努力之後,理應脫離雜亂的現況,進而展現出人性的新風貌。由於老街新風貌的營造是透過居民參與的方式進行,預期居民將因而逐漸發展與凝聚社區意識,這對於日後老街之文化景觀的維護與新生命的綿延有著重大的影響。居民也將因此得到合理的生活空間;雲林縣與斗六市將也因而得到另一新的文化景點;老街的商業機能將更富有歷史的傳承與文化的氣息。透過這次老街新風貌的營造,使居民認知到歷史街屋不但不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反而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歷史街屋的再造,不但可以強化現有的商業機能,更能培養居民愛護歷史建築的文化素養與愛鄉的情操。
※參考書目:《斗六市太平路歷史老街創造城鄉新風貌再造計劃規劃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