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8 17:18:21| 人氣1,15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端午節的奇風異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攝於2007鹿港天后宮端午節躦轎腳活動

〈圖/文陳南榮〉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照臺灣傳統民間習俗,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是一年的三大節日。端午節又叫「五日節」、「五月節」、「端五節」、「重五節」、「端陽節」。在台灣端午節有著獨特的信仰與習俗,地方民俗活動應該要特別介紹與認識。

端午節臺灣家家戶戶用竹葉包糯米為粽,叫做「角黍」;用以投入河中或贈送親友。粽子古稱角黍、筒粽,原是南方的一種用竹葉把米包起來煮食的風味小吃,相傳屈原因愛國憂民投江自盡,人們為了敬愛他,於每年五月五日將白米裝在竹筒內,投入江中給魚類吃,以防止魚群去毀壞了忠臣的軀體,流傳到今天,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

早期端午節的風俗,當天給小孩子佩帶長命縷,在手、腳繫五色絲縷、香包;香包是以綢布內包香料、檀香而成,又稱為「香袋」,據說具有驅使蚊蟲、避邪和保佑兒童快快長大的功能。

臺灣早期端午節舉行「打炮城」的活動十分特殊,「打炮城」又稱「擲炮城」,就是在寺廟廣場豎立十支二、三樓高的竹竿,上端掛著一隻類似四周有洞口的城門標物,裡面放一串小炮竹,這就是「炮城」,然後由觀眾用點燃的竹炮,從下面擲向炮城,誰投的小炮竹引燃了城內的炮竹,就可以得到獎品或獎金。這個民俗活動很有意義。

臺灣人相信在端午節當天午時,到井邊取水,密封瓶蓋,擺在神案底下,稱為「午時水」,這種水據說不會腐臭,日後小孩子發燒時,喝了也可以退熱,但是沒有科學上的根據。

臺灣在端午節有鑽轎腳的習俗,據說會避邪保平安,民間流傳一句諺語:「鑽轎腳,來年生卵葩」,意謂是沒有生男孩子的男女,端午節都會跑出來鑽轎腳,卵葩就是男孩的LP,據說新婚男女鑽轎腳會生男孩子。

俗話說:「插榕,較勇龍」,所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口都要插菖蒲、艾草、榕樹枝,來驅除蚊蟲和避邪,並且要飲雄黃酒來除災祈福、辟邪氣的習俗。早期臺灣農村在端午節下午,燒一把稻草,在屋裡外煙燻一番,據說也有驅除蚊蟲和避邪的作用。

端午節臺灣民間流傳兩句諺語:「食菜豆食至老老,食茄人較會超騰。」是指端午節民間必備菜豆與茄子兩樣菜,稱為「午時菜」,據說菜豆具有健骨、造血的功效,所以吃了菜豆可以長壽。茄子臺語唸「ㄍ一ㄡˊ」具有防止血管硬化和降血壓的功效,所以吃了會超騰;「超騰」臺語唸「ㄑ一ㄡ」「ㄊ一ㄡ」,生氣勃勃的意思。另一句諺語:「未食五月粽,破裘不通放」因為端午節前,天氣還會轉冷,所以不要將禦寒的衣物收起來,但是端午節一過,就是盛夏,破裘就可以收起來了。
端午節臺灣民間到處舉辦慶祝活動,端午節在臺灣民間到處舉辦慶祝活動,例如台中市南屯區木屐競走習俗,即是源於當地穿山甲翻身的傳說,南屯老街舊稱犁頭店,從清朝以來就有一個傳說,當地屬於穿山甲穴,但穿山甲有貪圖午睡的習性,尤其在接近盛夏時,常會貪睡忘了翻土,影響農作物生長。所以犁頭店的居民就會在農曆開春之後,以木屐吵醒穿山甲的習俗,希望以木屐巨大的聲響震醒穿山甲,希望牠的甦醒,能帶動全年的好運道,但在台灣光復後,這項活動就改在端午節當天舉行。
;又如宜蘭二龍村無裁判、不擊鼓,無法分出勝負的龍舟競賽;鹿港地區、淡水祖師廟會在端午節前後舉辦「暗訪」活動,也就是冥界的「掃黑行動」,神明在夜間出巡,緝捕危害地方的邪魔陰煞,有祛邪且安定民心的效果。
端午節各地美食儘出,除了不可暴飲暴食之外,因已接近盛夏,飲食衛生一定要特別重視。

台長: 陳南榮
人氣(1,15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民俗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拜月觀牛神 中秋古早味
此分類上一篇:扇子之美

春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22:32: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