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與環球技術學院吳世卿教授研究華山化石〈圖/文陳南榮〉
一、華山地區的地質與化石
『華山』顧名思義一處『華麗山村』,有雲林縣的陽明山之雅稱。華山村舊名『大湖底』,因為從大尖山瞰華山地區,整座地形蒼蓊青碧如一綠色潟湖。東有海拔 一千三百零四公尺 的大尖山,左右各有小丘陵環抱,宛如『畚箕』之狀,華山村即位居底部,因此稱之為『大湖底』。從山底一路蜿蜒而上可以經過著名的綠色隧道,看見搖曳的竹木,蒼翠的草木,令人忘卻了所有塵世的惱人俗事,讓您盡情的享受大自然的洗禮,再以香醇咖啡與美麗的夜色景緻相伴,是一種不同凡響的新體驗。華麗山村─華山是一處山明水秀、景色宜人的美麗山村,也因為此地風景優美而博得雲林縣之『陽明山』的雅稱。華山村東有海拔 一千三百零四公尺 的大尖山,左右各有小丘陵環抱,形似畚箕,從大尖山俯瞰華山地區,地形蒼翠青碧宛如一綠色潟湖,因此先民稱之為『大湖底』後改名為『華山村』。
依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民國八十七年四月出版的台灣地質圖第三十八圖幅雲林,可以看出本區地質,可分為A、三峽群及相當地層中新世晚期;B、頭嵙山層砂頁岩相;C、頭嵙山層礫岩相;D、台地堆積層等四個地層,其分布情形茲分別敘述如下:
A、三峽群及相當地層:本地層為台灣西部中新世中最年幼的一個沉積循環,為海陸相交的陸台型沈積相,南莊層位於下部,由白色砂岩黑灰色頁岩,以及砂岩、坋砂岩、頁岩的薄葉互層構成;桂竹林層位於上部,主要由厚層淡青色、灰色或灰白色細粒砂岩夾雜著深灰色頁岩構成,互層存在者較多。
B、頭嵙山層砂頁岩相:頭嵙山層可分為上、中、下三部;中、下部為砂岩之膠結疏鬆,部份具有交錯偽層,偶爾含有漂木碎塊,而且層理不明顯,分布在棋盤厝至古坑、梅山附近,成帶狀分布。
C、頭嵙山層礫岩相:礫岩相頭嵙山層的上部,以塊狀礫岩為主,夾有薄層砂岩,而且在砂岩中出現交錯偽層,礫岩厚度在百公尺以上,常形成峻峭懸崖和鋸齒狀山嶺。
D、台地堆積層等四個地層:本地層形成於更新世,多數是地表堆積物和河谷或盆地中的沈積物,在地形上都是以海岩台地、河階台地和沖積平原出現。本地層大多未經膠結的礫石及其中夾雜著平緩砂質凸鏡體及粘土等沈積物所組成,一般層理很差,分佈於龜仔頭、桃源、蜈蜞坪等平緩地區。華山地區近年來因大雨發生土石流崩落的岩塊,岩塊內含少數動物化石、海膽化石和大量貝類化石的碎片以及牡蠣化石、船蛆化石等。
二、土石流整治模範區
古坑鄉華山村大尖山、二尖山位於鼎鼎大名的「大尖山斷層」地帶,經過九二一大地震後,岩層結構鬆動,大量土方堆積於「科角溪」、「華山溪」上游山谷。每逢暴雨時,土石流災害便成了華山村(大湖底)最大的危機。爾後縣府制定「雲林縣山坡地野溪坑溝疏浚整治作業辦法」,每500公尺深挖一個大池,做為一個近天然大型攔沙壩,並利用河道中巨石鞏固河道,利用巨石間的天然孔隙排減水壓,協助溪水下滲入土壤下。如此工程不僅環保,又符合當地景觀,整個土石流整治工程成果因而受到大眾肯定,並成為全國土石流工程整治模範區。
從華山村華山國小一帶地區舊稱大湖底,稱大湖底的原因是從山上看下去,適巧位於地勢低窪地區的底部。此一處低窪地帶的形成,主要是長期受科角溪、華山溪沖刷侵蝕所致。而華山國小上頭的科角、龜仔頭社區,位於二尖山崖壁下端,自古以來即是土石流高危險區域(並非今日才發生)。觀察大尖山二尖山的位置及地形,可發現其山勢為何如此高峻,是岩層受板塊擠壓褶皺力量不斷上升,當褶皺到一彎曲程度後,岩層斷裂產生斷層,斷裂崩塌處,每每形成陡峭的崖壁。追溯其土石流發生的根源,不外乎受此先天地質作用力所影響。
1.菲律賓海板塊受到壓力持續向歐亞大陸推擠
2.長久推擠使山越來越高,壓力過大時,地層發生斷裂。
3.地層斷裂的地方滲進雨水或地下水,再加上長期的熱脹冷縮使裂縫加大。
4. 斷裂的岩塊就滑下來,形成山崩或土石流。
三、結語:
古坑鄕可說是一所天然的地球科學教室,這些珍貴的化石和特殊的地質現象是古坑鄕最珍貴的文化資產,除證實草嶺地區在五百萬年前在海底,而且是一淺海的潟湖之外,對古坑地區的觀光和學術研究不無助益,唯恐珍貴化石消失殆盡,這些化石標本大多數已送到師大古生物學者胡忠恆和台大動物學系 陶錫珍 教授研究室進行研究,希望該項研究成果,可以彌補雲林縣化石出土的空白,甚且編寫《雲林縣古坑鄉化石誌》提供雲林縣中小學鄉土教學之用。
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所稱文化資產保護的範疇,包括:一、古物;二、古蹟;三、民族藝術;四、民俗及有關文物;五、自然文化景觀;六、歷史建築。建議政府將珍貴化石應列入第五項自然文化景觀保護的範圍,更希望政府有關單位能盡快協助搶救,將來能在古坑鄕成立一所雲林縣化石博物或自然科學博物館,以輔助促進地方產業、觀光的繁榮和進步。
參考文獻
Cally Hall (1994)。貓頭鷹出版社編譯小組譯 (1996)。寶石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Chris Pellant (1992)。朱靜江譯 (1996)。岩石與礦物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Cyril Walker & David Ward (1992)。陳星譯 (1996)。化石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何春蓀 (1982)。臺灣地質概論。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何春蓀(1982)。臺灣地體構造的演變。臺北:經濟部。
何春蓀(1986)。臺灣地質概論。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林朝棨、周瑞燉(1974)。臺灣地質。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忠恆(1995)。臺灣貝類化石誌。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胡忠恆、陶錫珍(1996)。臺灣甲殼動物化石誌。臺北:大進印刷有限公司。
茅榮吉、黃永忠、茅秀娟編著 (2000)。菜寮溪的化石。台南縣自然教育館。
張志純(1992)。彩虹寶石及礦物便覽。臺北:徐氏基金會。
戚啟勳(1989)。化石與古生物。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陶錫珍、胡忠恆(2003)。雲林縣十坑鄉草嶺及樟湖地區貝類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子究報告。
曾德明 (1997)。甲仙化石誌初編。高雄縣甲仙鄉公所編印雲林縣志稿,卷一土地志勝蹟篇
雲林縣政府(2002.12)。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6),起飛的鳳凰:古坑鄉。ISBN:957-01-2695-7。
雲林縣政府。樟湖化石誌(一):樟湖化石館館藏化石圖鑑。
雲林縣樟湖國小(2002.03)。樟湖地區生態規劃與生態教育導覽。ISBN:957-01-1028-7。
雲林縣樟湖國小(2003.01)。樟湖地區化石解說入門。ISBN:957-01-3053-9。
楊明耀、賴耀裕 (1994)。化石之旅。臺園:桃園縣自然史教育館。
楊訓庭(1979)。化石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8.04)。台灣地質圖第三十八圖幅雲林。
謝米亮 (2001)。臺南縣地理、地質與化石。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文化局。
文章定位: